我愁眉苦脸的,因为我心里一点事都搁不住,最漫不经心的人也能看出我心里的哪怕一点点的焦虑。
可是其中有这么一个论断就太尖刻、太粗暴、太过露骨了。
在退隐中寻求安宁和平静的受人尊敬的贤哲。
只好怏怏不乐地归来独自晚餐,心里对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尊重人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最后的那一次失约尤为严重,更使我寒心。我于是写信向他抱怨,但语多温柔亲切,我写着写着,泪水便沾湿了信纸。
他就是用这一手来让人赞赏他的多情、侠义,而谴责我的不知好歹、忘恩负义。
只要态度温和、方法得当,没有解不了的冤仇。这种错误的想法使我一辈子总是在自己的假朋友面前唯唯诺诺的。
他们的怒火日甚一日,就像老虎一样,越是迁就它,它就越是要发虎威。
当我十分尴尬地扮演着很不适合我的那个角色,怯生生地说了几句来见他的原因之后,他非但没有对我开恩,反而极其傲慢地说了一连串他事先准备好了的训词,列举了他罕见的美德,特别是在对待友谊方面。
便给了我一个吻,以示和解,还微微地拥抱了我一下,就像是国王在拥抱新骑士一样。我仿佛从云端跌落下来,茫然不知所措,瞠目结舌。
总感到根据表面现象去判断有多么骗人,而庸俗之辈又极其重视表面文章。
常常是有罪之人极其大胆、极其自傲,而无辜者却总是羞愧难当,尴尬窘迫。
把自己的一生浪费在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上去。
由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这个灾难却产生了极其可怕的后果。
世界上没有谁比她更会控制自己的表情和举止,为此我更加惊诧不已。
我发现他俩看到平常那么怯懦的一个人竟然如此大胆,感到十分沮丧、茫然,一句话也答不上来。我还特别看到那个盛气凌人的人垂下了眼睛,不敢正视我那闪亮的目光,但与此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在发誓必置我于死地而后快。而且,我深信他俩在分手之前一定先密谋一番。
我坚决彻底地、毫不动摇地作出了这一抉择,大有一定要洗刷将我逼到这种山穷水尽地步的那些过错的大义凛然之气概。
它使得我名誉扫地,而且由于他们的精心策划,使得公众对我的敬重消失殆尽。
让我耐心等待,少安毋躁,仿佛牵涉到的是一个需待解决的深奥问题。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便想出同我绝交,而且其手段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
女儿坚贞不渝的正直与其母的卑鄙懦弱有天壤之别。
逐客令,容不得我有片刻的迟疑
第13章
在一种使我感到自己行将就木的慵懒倦怠之中度过的。我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看着末日的来临。
我虽名噪整个欧洲,但仍保留着我最初的那种种淳朴的志趣。我对一切党派之争、钩心斗角深恶痛绝,这使得我保持了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使得我除了心灵的种种依恋而外别无牵挂。我单寒羁旅,身居异国,离群索居,没有家庭,只恪守自己的原则和义务,因此我矢志不移地沿着正直的道路走着,绝不阿谀奉承或宽容照顾任何人而损及正义与真理。
他们置身于旋涡的中心,生活在最上流的社会里,交游甚广,几乎平分了其中的各个领域。达官显贵、才子文人、法官、女人等等,他们都能串通一气,到处让人听从他们的摆布。
所以还不敢把自己的阴谋诡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致达朗贝尔的信》中透着一股心灵的温馨,大家都觉得根本就不是装出来的。要是我在乡下坐卧不安的话,我的笔调会流露出来的。我在巴黎时所写的所有作品中,都笼罩着一种愤懑不平的情绪,而在我于乡间写的第一篇作品中,这种情绪便不复存在了。
写得彬彬有礼,但怨情溢于言表。
自从摆脱了那帮暴君的桎梏之后,我便平静而愉快地生活起来。
我厌烦透了我的那些所谓的朋友,他们拼命地想支配我的命运,让我不由自主地承受他们所谓的恩惠的奴役。
我决定今后保持淳朴和善的交往。这种交往既不妨碍自由,又可增添人生的乐趣,而且,又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我有很多这样的交往,足以使我尝尽自由的甘美,而又不必听任别人支配。
只要我写的时候坦率直露,这回忆录就能变得有趣了。
他一面假惺惺地承认自己的缺点,但又谨小慎微地把它们都描写成可爱的小瑕疵而已。
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有多么纯洁,总不免窝藏着某些可憎的恶念。我知道,人们在社会上把我描绘得与我的原貌相去甚远,而且有时候歪曲得不成样子。
开始搜集可以引导或唤起我回忆的那些信件和材料,非常惋惜此前被我撕毁、烧掉、丢失的所有那些东西。
凡此种种,构成了一个巍峨之中透着淳朴之风的整体,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我倒是宁愿他们让我保持本色,既别捧我,也别糟践我。
否则将会被视作傲慢无礼和毫无教养的人
她那风韵是经年不衰的,是最能引起我心灵震颤的。我原以为她的谈话必然是咄咄逼人、满含讥讽的,并不妙趣横生,并不字字珠玑,而且,严格来说,也不寓意深远,但甜美甘纯,虽语不惊人,却总让人听着愉快。她的恭维话尤因其质朴而更加醉人,就好像是脱口而出,未经琢磨,是她心声的自然流露,就因为她的心中洋溢着太多的感情。
这与我刚刚抛开的那些所谓保护者朋友的那种经常不断的、既假惺惺又令人讨厌不已的关怀真是相去甚远,他们总在想方设法贬损我而不是帮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