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下)

第三册

第一部

生产力是历史的创造者,而生产力的体现主要还是靠普罗大众。历史在局部是有涟漪的,但在大趋势下是有其必然性的,趋势越大,必然性越明显。

苹果成熟了就掉下来,——它为什么掉下来?是因为地心引力吗?是因为茎干枯了吗?是因为太阳把它晒干了吗?是因为它太重了吗?是因为风吹了它吗?是因为树下有一个小孩想吃它吗?这都不是原因。这一切只是每个重大的、有机的、自发的事件得以实现的各种条件的偶合。植物学家认为苹果之所以落下来,是由于细胞组织腐败等等原因,站在树下的小孩却认为,因为他想吃苹果,并且为此做了祈祷,所以它才掉下来,植物学家和小孩都同样正确。说拿破仑去莫斯科是因为他愿意去,说他毁灭是因为亚历山大希望他毁灭,这样说的人,也对也不对,同样,一座被刨倒的一百万普特的山之所以倒下来,是由于最后一个工人用十字镐刨了最后一下,说这话的人也对也不对。在各种历史事件中,那些所谓伟大的人物,不过是给事件命名的标签罢了,他们也正如标签一样,与事件本身关系极少。他们每一个行动,他们觉得仿佛都是他们独断专行似的,其实从历史的意义来看,却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与整个历史过程相关联,而且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决定了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下)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