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音乐:教士的传承和发展
【我的书评】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歌带给人一种纯洁崇高的感觉,现代的教皇乐团的许多作品都像是在洗涤人的灵魂,比如听那歌颂摩西的歌曲,会有一种远古传说的恢弘飘渺感慢慢飘来。
中世纪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封建主的暴戾和教会的严酷统治。
格里高利圣咏在罗马教会礼拜音乐中处于权威地位
这些音乐都是为了基督教教会的仪式所作,演出地点在教堂里,配合诗歌朗诵。顺着宗教音乐的发展,就有了后来的弥撒曲、安魂曲。
世俗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的游吟诗人、爱情歌手、民间歌谣产生。这些音乐反映了世俗人们的生活,体裁上多为单声音乐,打破了当时教会音乐中复音音乐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来音乐发展更加多元化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天堂开启,一道明亮的灼目光芒从天而降涌入我的心灵之中。
我的歌像是上帝呼吸间所吹动的羽毛,在空中悠悠飘浮。
内容多为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为半唱半说的朗诵风格,就像现在的和尚念经。
打破沉闷的清凉之风
在中世纪,听觉上有立体空间感的音乐风格出现了,那就是复调音乐。所谓复调音乐,就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是指作品中含有两种以上独立旋律,并通过技术处理后能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作品。
人们在唱颂歌的时候,各自在不同的声部上唱出了不同的旋律。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就是“奥尔加农”。
在古希腊记谱法的基础上,中世纪记谱法第一次使用了线形记谱,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基本上形成了五线谱的雏形。它的产生让欧洲古代旋律有了记载的可能,推动了音乐的传播,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