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读后感 -你是否陷入如此困境:不接受自己的平凡,不承认他人的聪慧

<前言>

最近构思了一篇奇幻题材的文章,已经写了四五千字了,想着写完之后一次性发表出来,不然自己没有耐心两千字两千字的更新。在文章没有全部写完之前,我会不定期发表一些随笔,希望大家能私信我,给我多一些的建议。

<正文>

国庆隔离在家的这几天,我看完了《尘埃落定》这本小说。小说中对于男女之间关系的描写很是细腻,我从书中感受到的一点就是(用书中的写作风格表述):

男人最喜欢做的就是把女人梦幻的泡泡化为现实,把高耸入云的东西都扯到地上踩破碾碎。这样他们就痛快了,他们的内心就真正得到了圆满。

写以上这段话时,逻辑会驱使我写得圆滑,可是如果我是按照小说中的风格所写,心理压力就小很多。

读小说时,我在读些什么?读一些画面。那种靠想象搭建起来的世界,比电视剧带给人的冲击大得多。当你习惯于依靠文字自己构建一个书中的世界,你就不会满足于靠视频这种慢节奏的叙述所“听故事”了。

与快感并行的,是想象带给人的负面影响。“你跳吧,我就是深渊,你停不下来,跳向我”,小说的每一行字都这么向你诉说,而你也知道自己停不下来阅读,尽管你早已身心疲惫。

其次,在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时间是你审视自己的过程。人往往因为陌生之人而触发感动的情绪,换句话说,人容易在别人的故事中同情自己。所以读小说,能够增强自己的同理心,并能让你的状态自如地应对到“将心比心”需要应用的不同场景中。而这样做,偏于负面的影响主要有三:

1、处理事情容易变得天真单纯,趋于善良化。

2、同理心仅限于心理层面的增强 ,反之,会固化人在现实中同理心弱的情况。

3、利用同理心拿捏他人的心理,使自己变得冷漠。

影响形成的因素复杂,我也不甚清楚。这三点,是笔者总结观察得出的。相对负面,也足以见得我不喜欢阅读小说。

这种心境,是我五、六年创作之路上的绊脚石。创作,如果喜欢,是不会因为考试这种理由而放弃的。如果放弃,就是不那么喜欢了。因为喜欢,足以让你排除万难。扯远了。

我不喜欢阅读,又从自己的作品中收获愉悦感。有些时候,我觉得阅读会破坏我正在构建的世界的结构,会打破我的思路,让人陷入“抄袭”的鸿沟,因为你走的路,已经有太多人走过了。所以我不喜欢阅读,尤其不喜欢阅读小说,当陷入绝望之际,那会侵蚀人的自信心。所以,我反而希望我能保留一些自己的傲慢。

而我自身又痛恨傲慢之人,所以在矛盾中,写作是自身在体内、在头脑中拉扯的过程。很累。很累。

在阅读完《尘埃落定》后,在书中作者无意间所透露的傻与聪明的定义的切换中,我领悟到一句话,也许傻是不接受自己的平凡,不承认他人的聪慧。好玩的是,聪明也是这样。文字真的很有趣,双标的表象之下情绪的表达坚定而唯一。接受与否,承认与否,全靠自己的心境而做出选择,如尘埃飞扬,又如尘埃落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尘埃落定》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