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唐诗研究》第十章

第十章

唐代叙事诗与叙事长篇

本章知识结构

一、唐代叙事诗

二、唐代叙事长篇

本章重点

1.唐代叙事诗的文学特征

2.唐代叙事长篇的一般情况

3.唐代叙事长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叙事诗

中国诗歌的发展,一直侧重于抒情诗,叙事诗特别是篇幅较长的叙事诗,并不多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它和西方正好相反,西方抒情诗并不繁荣,但叙事诗非常发达。

一、唐之前叙事诗经历了两个较为发达的阶段:

1、以《诗经》为代表的时期。《雅》《颂》中有《生民》《公刘》《大明》等类似史诗之作;《风》中有《谷风》《氓》等叙事诗。

2、汉魏时期。有《陌上桑》《羽林郎》

《上山采蘼芜》《东门行》《孔雀东南飞》等篇。

二、中西叙事诗发展不同之原因

荷马诗歌和欧洲诗剧:

直接面对欣赏的群众,需要有具体性和激动性,需要对所歌唱的事件进行加工增饰形成情节动人的故事。

中国诗一般不面对欣赏的群众,甚至可以不顾是否有外在的读者而自抒心灵,因此不必对事件进行增饰而且由于事件是作者自身经历的,他不需要把事件重复给自己听,所以许多诗不交待本事而直抒其情。

黑格尔说:“中国人没有民族史诗,因为他们的观照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从有史以来最早的时期就已形成一种以散文形式安排的井井有条的历史实际情况他们的宗教观点也不适宜于艺术表现,这对史诗发展也是一个大障碍。”(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下)

三、唐代叙事诗的进展: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琵琶歌》、李绅的《悲善才》、刘禹锡的《泰娘歌》、韩愈的《华山女》、柳宗元的《韦道安》、杜牧的《张好好诗》《杜秋娘诗》等篇,在中国叙事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唐以后,社会生活的复杂化,都市的繁荣,促使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形制短小着重表现土大夫情志的抒情诗,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学的要求。

四、唐代叙事诗分类:

唐代诗人中叙事诗创作最多、成就最高的是白居易和元稹。他们的叙事诗可以分为乐府和歌行两类。乐府叙事诗继承了汉魏乐府和杜甫“三吏”、“三别”的传统,一般比较短小朴实。所写的事虽然经过了概括加工,但征实性还比较强。

元白的另一类叙事诗以《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为代表,可以说是更成熟、更典型的叙事诗。其叙事的委曲动人,语言的顺适惬当,音调的优美和谐,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更值得注意的是,拿它们与作者的乐府叙事诗相比,征实性因素下降了,诗人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故事上。

五、唐代叙事诗特点:

(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长恨歌》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限制,着重写马嵬事变以后的情节,便增加了许多曲折,给整个故事带来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二)卓越的叙事艺术

《唐宋诗醇》:“通首分四段:’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畅述杨妃擅宠之事。却以’渔阳鼙鼓动地来’二句暗摄下意,一气直下,灭去转落之痕。

九重城阙烟尘生’至’夜雨闻铃肠断声’叙马嵬赐死之事。“行宫见月伤心色’二句,暗摄下意。”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末叙方士招魂之事。结处点清长恨为一诗结穴,戛然而止,全势已足,更不必另作收束。

(三)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

叙事诗在人物刻画关键时刻加以点画,着墨不多却能细致传神。如《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琵琶行》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整顿衣裳起敛容”都是显例。

在心理描写方面,《长恨歌》写玄宗回京后在空寂的宫殿中思念杨妃则是大段情景交融的心理描写。

《琵琶行》中心理描写的内容也很丰富,特别是借音乐描绘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更是心理描写中一种新的成功的尝试。

(四)浓郁的抒情气氛

《琵琶行》的作者在诗中直接出场,与琵琶女共同倾诉天涯沦落之痛。从抒写“迁谪意”来讲,其抒情气氛非常浓烈。

(五)与抒情叙事紧相配合的写景状物

中国古典抒情诗抒情与写景向来密切联系,元白叙事诗的抒情因素既然在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就必然时时要把写景状物带进诗里。诗中以人物心理感受为本位,创造一连串情景交融的意境。

《长恨歌》中或触景伤情,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或融情入景,如“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或借景言情,如“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正是依靠这些景物描写使作者的抒情得以多方面地深入地展开。

第二节 叙事长篇

唐代李白、杜甫、韩愈等诗人笔下,有一种藉叙事以抒情的长诗,在思想上、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一、叙事诗与叙事长篇的关系

叙事诗与叙情长篇的共同特点是一个“叙”字,说明这类诗叙述的手法用得多,它们之间不同的特点在于有“情”与“事”之别。

叙事诗立足于故事;叙情长篇则立足于抒情,不论在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人笔下,各种叙情长篇结构上有何不同,也不论叙述成分在诗中占有多大比重,抒情在根本上乃是这类诗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叙事诗包含“有头,有尾,有身”的情节,是完整动人的故事;而叙情长篇往往能写到许多事件,以表现

情感过程为主,情必须畅通 而事不一定连贯。

二、叙事长篇与抒情诗的差别

叙情长篇与一般抒情诗都旨在抒情。但一般抒情诗往往集中于对一时一事的反映。

而叙情长篇的情感,正像叙事诗中的故事一样,“具有一定长度”。

叙情长篇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叙述。它能展示主体多方面的活动和有关事件与生活场景,表现主体繁复的心境以及广泛的社会现实。

而一般抒情诗,特别是短小的律绝,很少展开叙述它通常是把社会生活和自然景物所提供的作诗机缘,转化为心灵反应。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妃。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

叙事诗的发展脉络

唐代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唐代叙事长篇的艺术成就

本章难点:唐代叙事诗的艺术特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唐诗研究》第十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