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浪
设计一个沙洲
沼泽吞噬了光
每次被抛弃
月夜都将寂寞拉长
悲伤渗入沙层消逝
世界的迟疑,时间的假象
未知的疯狂,声色的张扬
插在树桩上的羽毛
开启了一扇窗
蜻蜓闪着微光的翅膀
萤火虫在天空的涂画
潟湖的精灵
复刻了沙门外闪光的世界
云层分开,合拢,阴暗而吝啬
黎明穿行于黑暗
海鸟的围绕抚慰
淹没破碎的呜咽
水域掩盖所有秘密
生命平静地睡去
梦见秃鹰返航
在蝲蛄吟唱的地方
——《湿地女孩》
故事发生在北卡罗来纳州海滨荒凉的湿地中,一个被原生家庭抛弃了的孩子的伤痛疗愈故事,一个远离人群的女孩的爱情故事,一个只上过一天学的生物学家的成长故事,一个花花公子意外死亡凶手却不知所踪的悬疑故事。
小说内容很丰富,仿佛将人性中的善恶毫无保留地用细细密密的线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那些文字穿梭在网络之中,阅读的过程是有些痛觉的,但更多的时候是被温情包围。
-关于亲情:上天帮助我们选择了一些人作为家人,他们常常教会我们爱,也常常教会我们离别。不管怎样,除了接受,似乎别无他法。
-关于爱情:真正的爱似乎都有着“怜”的底色,它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好、更爱自己,让生命生出无数可能性;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让你开始否定自己,别犹豫,离开就是了;离开以后,别惋惜,忘掉就是了。
-关于成长:成长这个话题聊得多了就有点鸡汤,但还是想说一句话:除了你自己,没人能决定你是谁。
-关于偏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常人还是智慧有限,不能次次做到公正如一,但时时审视自己,尽量避免偏见,这是修行一种。
作者采取了两条线索的构思和情节:
一是基娅和另类的爸爸的苦难人生。
二是湿地命案。
人这一辈子最难的事情就是放下偏执 ,不论是对别人的还是对自己或是对过去 ,有了偏执人就会变得很奇怪 ,等哪一天你感觉到自己放下了,一种环绕已久的执念的时候 ,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一部分自然知识成功有效地保护了她,一部分自然知识也把她与社会隔离开,造成了更深的对立仇恨。可怜的基娅没有人教给她人与人的交往规则和智慧,没有人教给她人与社会融合的能力和要求,她拥有了与自然合为一体的才能,却在与人这种高级动物,与社会这个复杂虚拟结构接触时一筹莫展,手足无措,为此付出了血泪代价。
书中描写了很多父母,基娅的父母,蔡斯的父母,老跳夫妇和老排,他们多数都挣扎在自己的生活中。泰特成长得如此优秀,是受了老排父亲巨大的影响。
感动于泰特对基雅的情感,时时刻刻的默默陪伴,不忍触碰的保护,还有耐心的成就对方,相伴时静静欢喜安心。因他的善意,基娅对湿地的爱才能够成为她一生的事业。这是她的生命。她收集的每一支羽毛、每一个贝壳、每一只昆虫都可以与人分享,而且再也不用从泥里刨食,也不用每天吃粗玉米粉。泰特是真正改变她一生的人。
他教她识字,基娅才得以记录下湿地的知识,泰特还为她介绍出版商,使这些知识又有机会得以传播。泰特是一个媒介,通过基娅最爱的湿地的事业,使她和湿地以外的世界联系起来。基娅能遇到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爱人,一个循循善诱的师长,是何其幸也。在泰特的帮助下,基娅的书终于发表了。她得到的启蒙知识,都是来自于泰特。基娅深爱的湿地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泰特就是基娅黑暗中的指路明灯!
虽生于湿地,却没有被埋没,而是活出了一个强大的自己。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或许老跳和玛贝尔不如泰特对她的影响之大,但老跳和妻子也给予了基娅很多庇护。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还是黑人遭受严重歧视的时期,甚至连基娅一家,作为破落潦倒的白人阶层,都是被踩到社会最底层的家庭。老跳一家在过着艰难生活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帮助被遗弃的基娅,给了她生存下来的勇气,给了她连接外界的通道,给了她家人的爱。
基娅无法得到正常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无法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知识,这些巨大的欠缺成为基娅生存、成长的先天性不足,给她带来了深重的痛苦煎熬,幸运的是老跳一家、泰特为她提供了遮护、温暖和爱,辅之以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基娅镌刻着满身的伤痛,储满了难以言说的悲哀,踉踉跄跄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留给我们的是热泪、恐惧、悲痛、伤心,最终是欣慰和高兴。
然而我们揪心的是这个倔强坚定的湿地女孩,将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她把自己的命运进一步与湿地捆绑,逃避世界,报复仇恨,还是回到社会,携手自己的真爱?我有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当泰特父亲意识到是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对基娅心存偏见了,敢于承认并改正,还试图去了解基娅的优秀。一位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父亲,一位终于了解儿子追求的父亲,一位支持儿子事业并支持儿子爱情的父亲。不随波逐流,坚守正直善良,勇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谬误,是人生在世最宝贵的品质,很明显,小镇上的大多数居民被偏见掌控着自己的头脑,被愚昧误导着自己的人生,不仅使自己沉沦,还伤害了那些弱小无辜的心灵。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抛弃了你,假如所有人都与你为敌,也不要停止希望和爱。
大浪淘沙筛下来的,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在背后做坚强后盾的,都是爱你的人。
别怕流言蜚语说三道四,别怕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别怕别人的“有色眼镜”,就像复旦陈果老师说的“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热热闹闹地过自己的日子,不要害怕爱,推开爱。你要知道,你值得。大胆地迎接和拥抱爱吧!
摘录:
脚趾被泥沙拉扯,发出吸吮的声音。她蹲在清水边,看着小鱼在光斑和阴影间来回游动。
蜉蝣在月光下发亮的泥地上鼓翼,而基娅在蜉蝣苍白的翅膀间起舞。
大海变了脸色,灰色、冷峻、涌动着的大海皱起了眉头。海浪互相拍打,激起白色的浮沫,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撞碎在岸上——能量寻找着滩头阵地。碎裂后回归为一片平静的泡沫,等待着下一波大浪袭来。海浪嘲弄她,挑战她,让她突破浪头,冲进大海。
约翰·梅斯菲尔德的《海之恋》:我渴求飓风裹着白云驰骋飞翔,怒涛冲天,泡沫喷涌,海鸥喧嚷。
湿地温柔的风丝绸一般裹住她的双肩。月光选择了一条出人意料的路径照入松林,落下有韵律的斑驳树影。月亮如美人出浴般从水中升起,一节一节爬上橡树。她漫步月下,似在梦游。
手掌在口琴上起伏,如同一只在瓶中挣扎的鸟。口琴声美妙而忧伤,仿佛来自遥远家乡的讯息
云朵在山的怀抱中游荡,然后翻腾向上,再飘向远方。一些卷须状的云拧成螺旋状,朝着温暖的山沟飘去,如同湿地的雾追踪潮湿的沼池。同样的物理游戏,不同的生物板块。
天色灰暗,雾气伸出手指与海浪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