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世界以痛吻我,何必报之以歌?
从小,父母就告诉他,他们是河东人(今山西运城永济市)。河东有三大姓,柳、薛、裴。
他们祖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人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还有一个,是唐高宗李治第一位皇后王皇后的舅舅。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柳家最风光的时代就是王皇后的时代,那时他们家同时在尚书省任职的就达二十三人之多。可是,随着武则天的上位,王皇后一人败落,全家遭殃。
柳宗元是个既懂事聪明又早熟的孩子,他从小就有两个愿望:一是让柳家重新辉煌,二是让柳家人丁兴旺。
十三岁的他替一个高级官员为朝廷写过一封祝贺打胜仗的信;二十一岁时,他就在高难度的科举考试中考上了进士;二十五岁,他通过了高淘汰率的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之后,他从皇家图书馆校对管理员(集贤殿书院正字)到长安下辖的蓝田做公安局局长(蓝田县尉),然后做到国家监察部的高级公务员助理(监察御史里行),一直到文化部兼教育部的高级公务员(礼部员外郎)。
柳宗元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此时才三十二岁。
而这时,他已经娶了当时文化名人杨凭的女儿,夫妻恩爱和谐,仕途节节高升,他人生的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
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唐德宗病逝,太子李诵即位,他就是唐朝第十位皇帝唐顺宗。
唐顺宗一当上皇帝就重用王叔文和王伾,发动了“永贞革新”。
但是,革新只进行了八个月就失败了。
顺宗被迫让位。王叔文贬官后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先后被贬官到很远的地方做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皇帝唐宪宗李纯登场,他还宣布,无论什么时候大赦天下,“八司马”在他面前就只有八个字:永不赦免,永不录用!
因为柳宗元曾经写过一篇议论立储问题的《六逆论》,触痛了唐宪宗的神经。
年轻时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如果没有人引路,做大事时很容易栽大跟头。
朋友刘禹锡在偏远的朗州
(今湖南常德)高声为秋天唱赞歌: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他游遍了永州的美景,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可是他依然无法高歌。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由于前八记都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有时候,一念起,天堂未必就是天堂;一念落,地狱也未必就是地狱。
永州就是地狱,十年啊,母亲病逝,女儿夭折,家中失火,妻子难产死,柳宗元可谓是家破人亡,他才三十多岁就浑身是病,记忆力也严重衰退。
他一生没有再娶,但为了不让柳家绝后,他先后和两位身份低微的女子同居过。
第一位为她留下一个女儿,那个十岁的女孩儿跟随他到永州没多久就夭折了,第二位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柳宗元觉得没有给她们任何名分。对不起她们,就写文章很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
柳宗元看到一个姓蒋的捕蛇人,非常诧异,这些毒蛇别说去捕它们,平常躲都躲不及啊!
可是蒋氏告诉他,毒蛇虽毒,但它可以治很多病,可以拿这个来抵税。所以尽管自己的祖父、父亲都是被毒死的,他仍然选择留在这里,至少他比那些为了躲避赋税,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邻居还好一些。
柳宗元忍不住悲叹: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和朋友韩愈还有刘禹锡,都在礼部做员外郎,平时聊聊诗歌、文章什么的,非常愉快。可是,忽然有一天,韩愈被贬官到了遥远的阳山(今广东阳山)。
一帆风顺时的祝福不过是锦上添花,而身处逆境时,哪怕是一声关切的责骂,都是雪中送炭,令人备感温暖。
你说贵州的那头驴技穷了,只知道虚张声势,是讽刺那些浮夸的没有什么本事的官员。可是你知道吗?那头驴明明就是柳宗元自己啊果不是那么爱显摆,被敌人抓住弱点,还会是今天的下场吗?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
柳宗元忽然收到一封诏书,要他们这八个远看“司马”一个,近看“死马”一匹的人回到长安。
长安!朝思暮想的长安!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零陵早春》)
美好的世界用炽热而痛苦的嘴唇又吻了他一下。
刘禹锡的一首诗皇帝身边的小人就抓住把柄了,得,这下八个人全都升官了——发配到更远的地方。
刘禹锡你不是能吗,给你分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吧。
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柳宗元不仅没有责怪刘禹锡,反而给唐宪宗上了一封奏折,希望和刘禹锡换一下地方,让朋友去条件稍好一些的柳州(今广西柳州)。播州太远,刘禹锡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怎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最终刘禹锡改去连州(今广东连州)。
你心中的天堂未必就是天堂,而你心中的地狱也未必就是地狱,天堂与地狱,全在乎你心中的一念起、一念落罢了。
他把自己在永州时作的一首诗送给刘禹锡: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ǎi)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在柳州,释放奴婢,兴办学堂,开凿水井,开荒种地,种柑植柳,治病救人,短短四年时间,柳州那些避难的百姓纷纷回乡,他们说,是柳大人把地狱变成了天堂。
柳宗元一生处处为人着想,就在他人生的最后四年,他还给和他一样同呼吸、共命运的“八司马”写过一首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是的,聪明正直者为神。
他死之后,柳州百姓果然在罗池建庙来祭祀他们心目中的神,并称柳宗元为“柳柳州”。
柳宗元像神一样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刘禹锡后半生对柳宗元一直念念不忘:呜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
之后,刘禹锡倾尽余生之力,整理了好朋友所有的诗文,这才有了传之后世的宝贵的《柳河东集》。
韩愈为他写下《柳子厚墓志铭》,记录了柳宗元一生的风雅与深情、旷达与忧伤。
他向往最纯洁、最晶莹、最令人无欲无求、超脱凡尘的一个新世界。
他的世界,名字叫作: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万孤独,刻骨铭心……
仅仅四年后,四十六岁的柳宗元在柳州病逝。
柳宗元去世的那一天,是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廿八日,那时,韩愈正从他被贬官的潮州前往袁州赴任。
杜牧
如何安放矛盾的人生?
先说杜牧的风流。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整首诗里就看到了两个字:忏悔。
真的悔悟了吗?未必。
那时杜牧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做掌书记,相当于秘书。他每次去妓院,牛僧孺都派保镖悄悄保护并做了记录。唉,也不知道谁是谁的秘书。
杜牧这次离开扬州,是要调回京城做监察御史。杜牧忙着给歌伎告别。
赠别
娉娉(pīng)袅袅(niǎo)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刘秀才和歌伎分手,他替他写一首: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吴秀才和歌伎分手,他替他写一首:
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
(《见吴秀才与池州妓别,因成绝句》)
杜牧回到京城以后,被分到洛阳做监察员。
在那里,他遇到了被遗弃的歌伎张好好当垆卖酒。
张好好诗
唐 · 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杜牧手书的这幅《张好好诗》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说他游湖州时,认识一民间美貌女子,只有十几岁,杜牧与她的母亲相约过十年来娶。
十四年后,杜牧到湖州来做市长,发现这个女子已经嫁人,孩子都生了两个了。
于是,他怅然写下一首诗: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人们总是习惯给别人贴标签,却遮住了发现真相的眼睛。
杜牧写女子,不仅有风流韵事,还有表达对女子同情的诗。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秋娘诗
唐 · 杜牧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差。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
红粉羽林杖,独赐辟邪旗。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
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
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
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
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崭崭整冠珮,侍宴坐瑶池。
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
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
我昨金陵过,闻之为歔欷。自古皆一贯,变化安能推。
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织室魏豹俘,作汉太平基。误置代籍中,两朝尊母仪。
光武绍高祖,本系生唐儿。珊瑚破高齐,作婢舂黄糜。
萧后去扬州,突厥为阏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难期。
射钩后呼父,钓翁王者师。无国要孟子,有人毁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
给丧蹶张辈,廊庙冠峨危。珥貂七叶贵,何妨戎虏支。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主张既难测,翻覆亦其宜。
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已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
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怡。
小杜同学出生于贞元十九年(803)。这时的唐朝身上长着三个大毒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边疆时不时还有吐蕃、回鹘来捣蛋,使得我大天朝面临着大厦将倾之灾。
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杜佑,刚刚当上宰相。
杜佑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史学家。
他曾经用三十六年的时间,编了一本约一百九十万字的史书,叫作“通典”。这本书一不小心开创了史学界的先河——专门记载历代的规章制度,被称为“政书”。
还有更牛的,杜牧和“诗圣”杜甫同为晋代名将杜预之后。
在长安还有一套别墅,叫“樊川”。
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牛,不是看你的外在条件,而是看你的实力,自己牛才是真的牛。
杜同学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孙子兵法,后来写了十三篇《孙子注解》。
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写了一篇《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十五岁,他又写了一首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
《感怀诗》杜牧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咸欠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隄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能够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常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二十六岁,去参加科举考试,被主考官内定为第五名进士,他立刻写了一首诗: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杜同学为什么这么牛?看看他写的一首诗就知道了:
旧开朱第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个人命运再怎么好,总是无法摆脱他所生活的大环境啊!
他的志向是: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郡斋独酌》)
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朝廷发生了“甘露之变”。简单说,这是一场皇帝和宦官夺权的斗争,结果皇帝失败了。
自此,宦官势力越发嚣张,他们“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那时,杜牧刚好被分到洛阳,就在他为张好好掬一捧同情之泪的时候,却不知,长安城一夜之间,新添了多少孤魂野鬼。
和他同朝为官的朋友李甘,因为这场政变被贬官,后来冤死。
杜牧痛心疾首,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上书劝谏,在诗中痛骂自己是个胆小鬼(“胆薄多忧惧。”)。
事实上是这样吗?
《新唐书·杜牧传》中评论杜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chuò)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他是心在“李”,身在“牛”。
他曾经在军事上给李德裕提过建议,被李德裕采纳了,后来还成功了,但李德裕就是不重用他,据说是因为他看不惯杜牧太风流。
牛僧孺和杜牧的父辈是朋友,他一生都对杜牧好,甚至杜牧逛妓院他还要派保镖,但杜牧又不支持他在政治上的主张。
他写的五类诗:女子题材诗、忧国忧民诗、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怀诗、酬答寄赠诗
忧国忧民的: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借古讽今”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怀古伤今”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写景抒怀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寄扬州韩绰(chuò)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称呼太阳~跳丸。
跳丸相趁走不住。(《池州送孟迟先辈》)
描绘大雨
神鞭鬼驭载阴帝,来往喷洒何颠狂。(《大雨行》)
构思也很新奇——未出现紫薇花却句句在描写紫薇花。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写作手法也很新,一般人写诗,都是“托物起兴”,而杜牧这首,却是“托事于物”来起兴。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观点新
赤壁
[ 唐·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
[ 唐 ]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会昌四年(844),四十二岁的杜牧在池州(今安徽池州)担任刺史。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出现了“荒草千里”的萧条景象。
这就是他要生活的土地,这就是他要来治理的池州,这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可是,面对日薄西山的大唐,他有心,却无力。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长安,樊川别墅。
杜牧坐在一个火盆旁边,拿起他所有的诗文,一篇一篇看过去,不满意的,丢进火盆,烧掉。
仅剩下的十分之二三,交给自己的侄子,编撰成《樊川文集》。
尽管杜牧才五十岁,但他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于是提笔写了一篇短文:《自撰墓志铭》。
十一月十日,梦书片纸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傍有人曰:“空谷,非也,过隙也。”
他按照传统的写法,规规矩矩地交代姓名、出生地、家族、履历、妻、子、卒日、寿年、葬地等,什么手法也没用,什么创新都没有,然后静静地死去了。
一切繁华,终究归于平淡。
人生直做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温庭筠
男人最大的魅力不是家财万贯,不是貌比潘安,而是……
他穿着很邋遢,从来不讲究。
他考试作弊,自己考完还主动帮别人答卷子。
他名声不好,整日和歌伎混在一起,给她们填一些“艳词”来传唱,被很多人看不起。
《新唐书》和《旧唐书》里对他的评价是“薄行无检幅”,说他是一个“潦倒失意,有才无行之文士”,而他写的词不过是“侧辞艳曲”。
温庭筠十八岁从家乡苏州来到长安,二十四岁时和年龄相仿的庄恪太子成为朋友,当文宗迁怒于那些下人的时候,他正好不在长安,否则他也难逃大难!
太子死后,没想到温庭筠竟自投罗网,他写下了许多怀念太子的诗篇,其中就有影射“甘露之变”的内容。
温庭筠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唐才子传》中说他:“少敏悟,天才雄瞻,能走笔成万言。”
有个非常好听的字,叫“飞卿”,可是大家都喊他“温八叉”。
唐代以赋取士,每赋八韵。
温庭筠还有个特殊的本事:“有弦即弹,有孔即吹”
一个开放的大气磅礴的时代已经过去,时势衰颓,留给文人书写的,也只剩下了爱情。
“爱情”这种题材是最受欢迎的。温庭筠用女子的口吻、女子的心情来写离别、写相思、写爱慕、写闺怨,一夜之间成了长安城的红人,大街小巷都在传唱他写的词。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tóu)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是长安所有女子心中的男闺密。
温庭筠的远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温庭筠要振兴自己的家族,就必须走科举这条路。
开成四年(839),温庭筠二十八岁,他在京兆府考试中名列第二!
接下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一件事发生了:在礼部任命官员的考试中,他竟然弃考了!难道温庭筠脑子进水了吗?
受庄恪太子事件的影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呀!
从那以后,那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霸开始放纵自己。他和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令狐滈(hào)天天混在一起,这个人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私底下买官卖官,被人称作“白衣宰相”。
十四首《菩萨蛮》,让一个文人的政治生命被终结了,而一个划时代的“花间词祖”即将诞生。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那些等着被人爱的女子,和他这个等着被人赏识的文人是多么相似啊!
温庭筠离开了长安,他漂泊的脚步来到过边塞,来到过江淮,也来到过吴越,他的梦里时时会出现家乡苏州的美景,那些荷花,那些莲藕,还有,那些划着小船的江南女子。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
词中的女子含情脉脉,她的心上人犹如悠悠江水,一去不复返,她禁不住肝肠寸断。
殊不知,写词的那个人,想到自己每日奔波流浪,连个给他提供工作机会的人都找不到,也是寸断肝肠啊!
大中二年至九年(848—855年),也就是温庭筠三十六岁至四十四岁这八年间,温庭筠赌气地回到长安,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不断地扰乱考场。
没想到,温庭筠居然时来运转了——他接到一道奇怪的圣旨:他被贬官到随县(今湖北随县)做县尉!
真是笑话!温庭筠一介布衣,何来贬官之说?也许是因为他的确太有才华,或者皇帝也不想每年科举考试都有人在这里胡闹吧?
四十五岁的温庭筠百感交集,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他竟然用这种方式获得了官职。
他早早地起床,背起行囊出发了。他忽然想起江南的家,想起长安的大雁,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在外漂泊的辛酸,忍不住吟诵出一首诗: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最后他根本没去随县,温庭筠听说徐商到达了襄阳,立刻投奔他而去。
徐商是谁?他是山南东道节度使,随县属于他的管辖范围,所以,他把前来投奔的温庭筠留任为巡官也不算抗旨。
可谓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
这五年里,温庭筠快乐得像个孩子。
你写《嘲飞卿七首》,“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明天我写《答段柯古见嘲》,“彩翰殊翁金缭绕,一千二百逃飞鸟”,玩得不亦乐乎。
温庭筠和段成式、李商隐写的骈文,在晚唐并称“三十六体”,因为他们三个在家族里排行都是十六。
后来,徐商调离襄阳,温庭筠在咸通四年(863)冬天又重新回到长安。途经扬州的时候,五十多岁的温庭筠遭遇了人生中的奇耻大辱。
温庭筠被人给打了,毁了容,还断了牙齿!
《旧唐书·温庭筠传》记载:
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心怨令狐绹在位时不为成名。既至,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扬子院,醉而犯夜,为虞侯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令狐绹捕虞侯治之,极言庭筠狭邪丑迹,乃两释之。自是污行闻于京师。庭筠自至长安,致书公卿间雪冤。属徐商知政事,颇为言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才子在政客面前,尊严扫地,体无完肤。令狐绹,才是温庭筠一生最大的克星。
温庭筠在长安闲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人生中的贵人徐商举荐他任国子助教,也就是在大学里做讲师。
然而,他只在这里做了一年,就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悬崖。
咸通七年(866),温庭筠主持考试,参加考试的一千三百余人中,有五百人是官员子弟,八百人是平民子弟。
温庭筠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推荐,他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把选拔出来的举人文章全部张贴出来,在当时引起轰动。
温庭筠竟然以一己之力,在向唐朝的科举制度宣战!最终的结果是,他被贬为方城县尉,病死在前去赴任的路上,终年五十五岁。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可是,再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个爱她的人始终没有出现,这就是那位美丽女子的命运,这就是空有一身才华的温庭筠的命运。
他唯一的儿子后来当上了官,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出于皇帝对他的补偿心理,他的女儿嫁给了朋友段成式的儿子,生活非常幸福。他若地下有知,当心安矣。
他更不知道,在他去世七十四年后,后蜀赵崇祚编选《花间集》,开卷便是温庭筠词六十六首。中国词史上第一个重要流派“花间词派”诞生,从此成为“婉约词派”的直接源头。
这,就是温庭筠的魅力。
他做到了,他证明了:男人最大的魅力不是家财万贯,不是貌比潘安,而是守住一条做人的底线,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欧阳修
活得有趣,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最好的人生状态是什么?
自然是活得有趣啦!
“有趣”的反义词是“无趣”。
谁喜欢一潭死水的自己,谁不想活得风生水起。
欧阳修不但不是个有趣的人,而且长相不好、身体多病、命运多舛(chuǎn),脾气还很倔、很火暴。
欧阳修出生在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吉州永丰人(今江西永丰)。老爸给他起名叫“修”,字“永叔”,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希望儿子健健康康、福寿绵长。
小时候家里穷,四岁父亲病逝,随母投奔随州(今湖北随县)的叔叔。
考了两回不顺利,二十四岁那年,他忽然开窍,连中三元——监元、解(jiè)元和省元。原本很有希望考上状元的,可惜因为主考官认为他“锋芒毕露”,要“挫其锐气”,给了个第十四名。
一是不好好上班,总是跑出去玩;二是给中央官员写信,指责人家不好好工作;三是怒怼大学生,说他们写的文章太烂。
这样的人能叫有趣?这叫有病吧!
人这一辈子,无论再倒霉,总是会有幸运的时候。
两个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的人。
一个是他的上司钱惟演。
欧阳修在洛阳工作,洛阳可是北宋的“西都”啊,钟灵毓(yù)秀,人文荟萃。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有趣的人,一定是有真性情的人,过于理性,很难做到有趣。
钱惟演要离开的消息刚刚传来,他就收到了家书,他的夫人留下一个早产的儿子撒手西去,年仅十七岁。
欧阳修悲恸欲绝,不禁回忆起他们新婚宴尔时的甜蜜: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沉醉在爱情中的人,只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十分美好。
愿日之疾兮,愿月之迟,夜长于昼兮,无有四时。(《述梦赋》)
人生是一场不断说再见的旅程,要么生离,要么死别。
那么多人同时离开,钱惟演调离,妻子死去,朋友任满,而欧阳修,也即将离开这里,到汴京去上任。
洛阳啊,洛阳!这里,有多少他的青春、他的欢乐、他的热情?
他一时难以接受,含着泪写下了一首离歌: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真性情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反常理的事情。
比如,欧阳修曾经冒冒失失地给当时的谏官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谴责信。
他说人家在其位,不谋其政,作为谏官,自然要给皇帝提建议,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见提一条建议。
这个无辜“躺枪”的谏官是谁?
他就是比欧阳修大十八岁,后来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欧阳修到汴京之后,他们很快成了忘年交。
后来,在范仲淹提出改革朝政时,这个小迷弟不仅为他摇旗呐喊,还不惜赔上自己的政治前途,超级够意思!
有趣的人,一定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人云亦云,很难做到有趣。
北宋时期,政府官僚机构非常臃肿。
范仲淹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必须要从宰相用人的制度开始。
于是,他给宋仁宗画了一张《百官图》,里面详细地列出了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员名单,谁是正常升迁的,谁是越级提拔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这可把宰相吕夷简气坏了,他执掌朝政二十余年,朝中遍布他的党羽,他怎能咽下这口恶气?
于是,他给范仲淹扣上了“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三顶大帽子。
范仲淹立刻回击,连写四封奏章,但是言辞太过激烈,宋仁宗为了避免矛盾,把范仲淹贬官了。
有个叫作高若讷(nè)的谏官,他在公众场合说范仲淹该被贬官,欧阳修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骂他不知羞耻。
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与高司谏书》。
高若讷就一夜之间上了热搜,红到国外去了。
以后说别人坏话,最好看看在场有没有文人,尤其是有才、有个性的文人,不然一不小心就臭名昭著了。
欧阳修马上被贬官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夷陵区)。
此时,他的第二任妻子也生病去世了。
景祐三年(1036)的元宵节特别寒冷,但夷陵的街头特别热闹。
他用一首词记下了这浪漫的夜晚,也记下了他心中最深处那无法触碰的痛。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有趣的人,一定是有着平常心的人,太焦虑烦躁,很难做到有趣。
来到夷陵的欧阳修,决定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有趣的人。
为什么要把自己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别人开心呢?
欧阳修一边整顿吏治、健全规章制度,一边调整自己的心态。
这时,他随身携带的六卷书引起了他的注意。
影响欧阳修一生的另一个人终于要出场了!
这个人,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欧阳修十岁那年,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时候,在一个邻居家里发现了六卷残破的《昌黎先生集》。
一定要振兴文化传统!欧阳修为自己定下了这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当然,还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眼泪为自己流,微笑给别人看。
欧阳修的文学修养越来越高了。他有一首词特别有名,把一位闺中少妇的幽怨描绘得入骨三分,以至于后来的“婉约派”女神李清照崇拜得不得了,模仿了很多次。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趣,是一场惊喜的意外。
庆历三年(1043),是振奋人心的一年。
宰相吕夷简因年老多病辞去相位,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在十月正式拉开序幕。
一时间,贪官污吏纷纷出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日子的官员也逐渐被清理。
坐卧不安的官员们又重新拾起“朋党”的刀子,说范仲淹结党营私,频频在宋仁宗耳朵边吹风。
欧阳修立刻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他写下了一篇不朽之作:
《朋党论》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小人,往往比君子显得更聪明。因为君子的脑细胞都用在了事业上,小人的脑细胞都用在了整人上。
欧阳修,竟然被控告他和外甥女私通,并且企图侵吞外甥女的家产!
庆历五年(1045)十月二十二日,欧阳修被贬官到了偏远的滁州(今安徽滁州)。
屋漏偏遇连夜雨,他八岁的女儿不幸夭亡。
回忆以前,女儿“暮入门兮迎我笑,朝出门兮牵我衣”,而现在,“暮入门兮何望,朝出门兮何之”?
他的管理理念是两个字:宽、简。
“宽”不是放纵,而是不苛刻;“简”不是疏忽,而是不烦琐。
做官,先要“不扰民”,然后为老百姓带来真正的便利。
欧阳修在滁州西南面的丰山上建了一座丰乐亭,并把这里建成了一个免费的游览区。
当负责种花事务的办事员拿着公文来请示他的时候,他居然在公文后面直接回复了一首诗:
谢判官幽谷种花
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
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
这时,琅邪山的和尚智仙在山麓建了一座亭子,邀请欧阳修提个名字。
欧阳修提笔写下了三个大字:醉翁亭。
他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办完公还和大家一起爬山、野宴,喝醉了就歪在草地上呼呼大睡。
欧阳修不是才四十岁吗?怎么给自己起个号叫“醉翁”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有趣的最高境界,是热爱生活,活出自我。
他写诗,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他写词,着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踏莎(suō)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他写散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语言平易近人。
他写论说文,《朋党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他的名作《秋声赋》,开创了文赋的先河。
他还把一些逸闻趣事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笔记《归田录》,我们熟知的小故事《卖油翁》就出自这本书,它对后世的笔记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晚年写的随笔《六一诗话》,以访谈的形式论诗,创立了文学批评史的新题材……
尽管他之后在政治上起起伏伏,顺利的时候担任过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师,倒霉的时候又一次被污蔑,说他和长媳有染,还被一个非常看重的学生落井下石……
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文学复兴的梦。
他撰写了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集古录跋尾》,主持修订了《新唐书》,独自撰写了《新五代史》,还写了专门介绍牡丹的《洛阳牡丹记》。
他的书法也深得颜真卿楷书的精髓,著称于世。
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除了个人的成就非常高,还带动了整个北宋文坛的欣欣向荣。
“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另外五个人里,苏轼、苏辙、曾巩均是他的学生。
苏洵深得欧阳修的赏识,王安石早年的诗文得到了欧阳修很大的帮助……
韩愈的星星之光,在欧阳修这里终于成为熊熊燃烧的燎原之火。
都说文人相轻,可是欧阳修从来都是欣赏、鼓励、提携。
当看到苏轼的文章时,他惊呼: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历。
他调侃自己的文章:
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他自我解嘲是个酒鬼: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他鼓励年轻人要多玩: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他很喜欢颍州(今安徽阜阳市颍州区)这个地方,给朝廷写了无数道请求,希望来这里养老,终于,他在六十五岁那年实现了愿望。
他欣喜若狂,一口气写了十首采桑子来赞美颍州的西湖,每一首都以“西湖好”来开头:“轻舟短棹(zhào)西湖好”,“春深雨过西湖好”,“画船载酒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平生为爱西湖好”……
啧啧啧,真是有才任性呀!
一起来欣赏一下流传最广的第四首吧——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熙宁五年(1072),在颍州只享受了一年退休生活的欧阳修去世了,享年六十六岁。
这可真是“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啊!
后世人一提到欧阳修,必定会想到“六一居士”这个号,此“六一”可不是儿童节,但这个可爱老头的解释,倒是颇有几分童趣,他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别人问他怎么还少一个“一”,他得意地回答: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唉,简直就是个老顽童嘛!
老顽童欧阳修虽然生活随意,但他对自己一生孜孜以求的文学改革事业异常严肃。
他要把这个使命交到弟子苏轼手里。
他握住苏轼的手,语重心长地交代:
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
二十年后,苏轼成为文坛一致拥护的领军人物,甚至成为整个宋朝文人的代表,他来到颍州欧阳修故居的门前,郑重告慰老师:
虽无以报,不辱其门。
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重读欧阳修留下的《欧阳文忠公集》时,仿佛还能看到一个头上插满了鲜花的老头儿在笑嘻嘻地向我们挥手:
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管弦作离声。
附:
〔宋〕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