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民国十一年(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民国十四年(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1986年3月6日,朱光潜逝世。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
作品简介:
《朱光潜谈美》主要内容: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泰斗和主要奠基者、开创者之一,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为数不多的德高望重的大学者之一。他一生著译等身,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竭尽全力,正如他的后任中华美学学会第二任会长王朝闻先生所说,朱先生对中国美学事业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
?心灵把混乱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有一个限制,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用不同职业的人看待古松的眼光来作比,形象生动。
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
尽管岁月流逝,白云苍狗。伟大的思想与艺术是永垂不朽的。
关于“无所为而为”:
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
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
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
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
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
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作“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作“形象。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科学态度是客观抽象思考专注互相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环境会影响人们对美的感知。
>> 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 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
>> 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心理距离说
• 距离说的提出
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一布洛
• 距离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要保持距离
不即不离
距离不及——实用功利
距离太过——不能欣赏和理解对象
?美是情趣意象化或意象情趣化时,心中所感到的“恰好”的快感。
我们每个人了解其他人所处的境地、有某种感觉和情感,都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推测的。
我们对于物的认识是基于自身情感的,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中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是不同的。
>> 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 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
>>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 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
>>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
>>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
>> 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
>>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
>>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
?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
我们说过,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它有两个要素:
一、目前意象和实际人生之中有一种适当的距离。
二、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如果自己觉到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美感有三种角度:
实用=善,科学=真,美感=美。三者都没有错,想要真的体验美,要抛开实用感和科学感,全神贯注投入,以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从而能够移情于人/物之上,再由他们里面所感受到反馈到你的内心当中,慢慢形成一种自内而外的美感气质。
美感是观察事物的一种角度,来判断美或是丑。我们还有科学的角度,判断真或假、实用的角度,判断善或恶。
对美的欣赏需要我们和其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利害的影响。
美感的产生是我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投射于事物,而对这种美的认可又促使我们修饰自己的行为。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美是我们移情于外物的情感,本质是自我思想和感受的具现化。在通过外物反馈给自身形成“美”的感知。
?美感与实际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需要的满足。
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
1.什么是联想?(旧的经验诠释新的经验)
2.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表意派和形式派)
3.两种观点的大致内容?(表意注重内容如情节道德教训,形式注重艺术本身)
4.作者认为的联想和美感的关系?
(联想在不发散地带倾向地联想下,建立一个孤立绝缘意象的联想是美感产生的基础,因为美感离不开知觉和想象。)
《秋夕》
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牛希济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考据家在欣赏艺术时的弊端是什么?
(考据:认为每一点都值得探究,探究而忘了欣赏。)
批评派的分类和特点?(论而无实的“导师”,律而衡量的“法官,探究心理释意的“舌人”,印象主义。)
如何“批评”并欣赏着?(脱去作品谈美丑,进入作品而欣赏。)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这句话也适用于对人的欣赏。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摘自《老子·道经·第二章》
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所爱者也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
《道德经》中的原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万物兴起而不加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成名就而不自我夸耀。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功绩才不会泯没。
1.自然界是否存在美丑善恶?(依作者观:无,均为人定,只有常态变态)
2.写实主义?写实主义的矛盾?(回归自然;充分写实。自然既美何必艺术;自然既全美而无丑对比)
3.理想主义?理想主义矛盾?(找到自然的共性;近代艺术突出个性而非普遍)
4.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实际关系?(前者为后者的精炼形式)
5.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区别?(二者不同。自然美为常态或艺术美,艺术美只是形象在直觉上的产物。)
自然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书。
自然美的两重含义:
1、符合自然常态
2. 事物现形象(客观)于直觉(主观)。美是主客统一,是心物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调的融合。
游戏与艺术的同点
一、像艺术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
二、像艺术一样,游戏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
三、像艺术一样,游戏带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
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游戏与艺术的异点:
一、艺术都带有社会性,而游戏却不带社会性。
二、游戏没有社会性,只顾把所欣赏的意象“表现”出来;艺术有社会性,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传达于天下后世,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
三、艺术家既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旁人,使旁人也能同赏共乐,便不能不研究“传达”所必需的技巧。
“寓理于象。”梅圣俞《续金针诗格》里有一段话很可以发挥这个定义: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
王昌龄的《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鱼虫,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诗委地矣!
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
1.艺术有尽头吗?(生命对艺术体会不同而生命无限,则艺术无限)
2.艺术家的两大本领?如何解释?(设身处地和体物入微;身为观者却能融入艺术,得其环中;身在艺术却能抽离观察,超以象外。)
3.文艺作品都能拆分吗?为何?(不能,艺术的精辟在于整体,点睛需先画龙)
4.艺术创造和情感的关系?(艺术创造基于意象,意象往往饱和了情感)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为什么艺术要有格律?(正如生命也有呼吸律动)
2.艺术格律的来源?(先人艺术的总结)
3.创造和格律的关系?为什么?(创造基于格律,格律限制创造。遗传的群性和环境的个性)
4.艺术需要格律嘛?(艺术引发共鸣的同时又要有个性,所以需要群性和个性,需要在格律之上建立特点)
5.大艺术家和格律?(格律在大艺术家中已运化于心。)
学习通常分为四个阶段:
“觉醒期”意识到要开始学习;
“笨拙期”学习上道,但依旧不熟练。
“熟练期”技巧达到,运用自如流畅;
“整合期”自然而然,无意识地运用了学到的东西。
大艺术家即最后一层,但最后一层往往需要前三层的沉积。
穷究到底,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
1.艺术技巧可以分为哪两种?(传达的方法和媒介)
2.艺术中需要模仿吗?(需要,创造艺术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表达艺术的“筋骨”在其之上再创造)
3.模仿和创造艺术矛盾吗?(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艺术家都是一半诗人,一半匠人。
人生是多方面而却互相和谐的整体,把它分析开来看,我们说某部分是实用的活动,某部分是科学的活动,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动,为正名析理起见,原应有此分别;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完满的人生见于这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它们虽是可分别的而却不是互相冲突的。
“实际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较为窄狭。一般人的错误在把它 们认为相等,以为艺术对于“实际人生”既是隔着一层,它在整个人生中也就没有什么价值。有些人为维护艺术的地位,又想把它硬纳到“实际人生”的小范围里去。
两个意思:一是超越功利性,即无目的性;二是超多功利性,有时美的一些功能性是一般伦理活动所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