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边界的社区》读后感 -崩塌后的再构 | 第二家园的塑造

从昨天的话题,突然发现可以延伸一下。最近看到了很多项飙的观点和文章,读这些社会学大佬的作品真的会觉得自己提升很快。这其实是一种夹杂着幻觉和臆想的正面激励,因为他们的作品始终是生活的指南针但是不是完全匹配每个人现实的说明书。有了指南之后,说明书的建立是需要自己结合亲身感受去丰富补充完整内容的。

“浙江村”是项飙老师关注的一个点,由这个点我也想起了解构后再构的过程。常常说何处是归途?在一个儒学文化圈的持续影响下,华人对于家庭的理解和重视高于其他文化圈太多了。像是曾经洋务运动有幸成为第一批出国的学子,大多都是希望能够回归救国,而这样的人物形象总是成为课本最喜欢宣扬鼓励的代表。也许,从一个很细微的角度来想,多少人的归国却也是源于从小的家园情怀和家庭黏性。

国人对于家的重视,已然成为了众多影视剧的宝藏源泉。从婆媳关系到妯娌关系再到连襟关系,太多的家庭关系演化出了众多的电视剧和电影。这种对于家庭关系的过度解读有时候让人觉得审美疲劳,但是仔细去看却会发现这些东西都还是有些意思的。尤其是每到过年,家里面的电视台调到北方这边的卫视台,就会发现《乡村爱情》之类的剧集就轮番上映。所以,对于家的关注,即便嘴上不承认,也会是根深蒂固的。

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剧照,灰蒙蒙的故土

而随着大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时代故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家园的解构和再构成为了许多人这几十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如果以城市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来估算城市率的话,我想中国肯定会比现在已有的台面数据高更多。太多的如同城市黑户口之类的群体,是不会被纳入到城市常住人口之中的。他们大多从事着不需要五险一金的底层工作,居住在城中村或者是城乡结合部地区,没有基本的医疗、教育保障,一年除了过年的期间不在城市,其他时间都在城市艰难地生活着。

这样的人太多了,他们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带着另一半来到了城市打拼。他们的打拼,也许是字面意思和引申义都有的打拼,所以更为困苦。他们的家园已经慢慢遗失了,在离城市很远的农村里,土方房逐渐坍塌,故人终成白骨,逐渐的失去了农村家园。生产力的进步,已经没有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幸运场面。只当你离开了故乡,就会发现很难再回到那片沃土或贫瘠之土。

电影《山河故人》剧照,记忆里的扛刀少年

所以,很多人即便无法落户城市,但是从故乡出来之后,就不想再回去了。那种心态和状态的调整,太难做好了。于是乎,在城市他们开始对“家园”进行了再构。同《山河故人》《小偷家族》曾经聊过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现实的再构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物关系的合理维系。其实维持一种亲密关系,就能够建立好家。像是常常听到的“有你的地方才有家”,对于家庭关系的简单理解往往是最接近正确答案的。

所以,很多人用自己几十年的光阴去摸索试错,终于也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对于我们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的指南。就像是《绿皮书》里帮助黑人在南方生活的指南,个人的生活经历往来也是对其他人更具有意义的指南,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什么是可以大胆尝试的,什么是尽量避免不去碰触的。

有的人笔耕不辍,对于后人给予很多建议,但可用之处寥寥无几。有的人惜字如金,但是说出来的话耐人寻味,反复斟酌后有醍醐灌顶之效。所以,了解别人的故事,字面是重要的途径,更重要的也需要对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进行思考和判断。好多人通过捞偏财,成为了中产或者是小康,然后大肆鼓吹偏财之道。并不是不可以,只是这种观念似乎和反智主义有太多的契合点了,终究有违“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内核。而有的人说一辈子需要勤勤恳恳,踏实做事,踏实做人,靠着从农村出来带的二十块钱变成了现在二十家早餐店。这种观念,自然是正确占多数,但是也需要想到灵活适配的理解路径。所以,很多种方式,重构了自己在城市的第二家园。

从浙江村到前几年的低端人口驱逐,很多时候我们关心于城市里面那些困苦生活的人群。他们很多时候的表现出来的是迷茫、混沌,但更多的是失去了思考力。就像是刚写完这篇推送的时候,我收到好友的私信,原来是B站上面一个没有人关注的up主前段时间因为贫病交加,离开了人世。我一下子就觉得,生活挺操蛋的,你想过好好生活,但是不一定就会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有机会去抱怨父母饭菜不好吃,和父母顶嘴的人,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却也是幸运的人。

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截图

家园的崩塌,非一朝一夕,但是当你察觉时候,却会发现这是一个已经由量变逐渐积攒形成质变的过程。我们无法精准预测未来的走向,但是我想是在很久以后,我们会沉溺于对于过往的回忆,然后感叹于世事的无常。这是人之常情。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

聊了一些,关于“何处是归途”的内容。

河西学渣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跨越边界的社区》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