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席勒《美育书简》 -通过自由给予自由

早起,续读席勒《美育书简》。

读这本书时,一直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唐山暴力事件。

这本书的第197页有一段话:只有软弱无力与乖戾反常才逃避到虚伪和贫弱的外在显现中,个人或整个民族“借助显现粉饰实在或借助实在粉饰显现”——这两种喜爱彼此相连——就证明他们在道德上毫不足取,在审美上无能为力。

有些人的样子,很可怕,也很可怜。

因为英勇和真挚离他们甚远,因为高度的审美教养离他们甚远。审美教养,对教育、对家庭、对整个国家,都实在太重要了。它唯有经过现实的途径,并最终超越现实,才能抵达。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

鸟儿悦耳的鸣啭中,我们是听不到欲望的呼声的。当狮子不再受饥饿所迫,无须与其它野兽搏斗时,它雄壮的吼声才能响彻原野;当昆虫享受生命的乐趣,在阳光下飞来飞去,它自由的羽翼才会张开……

人常被束缚在物质上,长期以来都是为各种目的服务。唯有摆脱,才有可能在理想的艺术中,显现人本身的人格性、独立性。为此,人的整个感受方式必须经过全面的革命,否则连通向理想的道路都找不到。审美教养,需要人有更大的心灵自由、更大的抽象力、更大的意志潜能。

是的,我们心中悲恸,甚至绝望。

人,得求有盈余。

当缺乏成为推动力时,我们都只是在工作;当盈余的生命力在显现时,才可能有舒展和松弛。如果粗野过于强大,它就会用不可抑制的任意活动来对抗必然性,用自己的不安定来对抗恒定性,用依赖性来对抗独立性,用贪婪来对对抗崇高的朴素性。

暴力可以强夺,但最终无法得到。爱是一种馈赠,我们得由自身取得快乐,得通过属于我们的所有事物,最关键的是通过我们自身,挣脱需要的枷锁。如此,美才会成为人追求的对象。

在权力的力量王国里,人和人以力相遇。在安于职守的伦理王国里,人和人以法则的尊严相对峙,他的意愿受到束缚;在有美交往的圈子里,人和人以形象呈现出来,它把和谐建立在个人心中。

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则。

当审美占主导地位,美的王国就会不断扩大,任何优先和独占就无法立足,也不能容忍。只有摆脱疑虑的桎梏,安详的目光才能把握住形象;只有美的观念成为整体,人的感性和理性才能协调一致;只有审美的手杖经久触碰,才能解除奴役的枷锁。

在审美的王国中,一切事物——甚至是使用的工具——都是自由的公民。但是,这样一种美的显现王国是否存在?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或许很难,抑或根本不可能。

但作为一种需求,它存在于每个优美的心灵之中。在那里,人以勇敢的单纯和宁静的天真,应对极其复杂的各种关系,无须损害别人的自由来保持自己的自由,无须牺牲自己的尊严来表现所谓的优雅。

重复一遍:审美王国的法则是通过自由给予自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席勒《美育书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