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竹节人》。
课堂上收到一张小纸条。
A:对不起,我太冲动了。下午给你吃的。
B:不用了,我看到后太急了,就说话不好听了。我先道个歉,这件事就算了。
孩子把小纸条交给我的时候,很紧张,眼睛也不敢正视我,估计内心一定已波澜壮阔。于我,倒是云淡风轻,不会轻易发火了。而且,开学初我就真诚地和孩子们说,争取一学年不发火。
试想,这张小纸条的背后隐含着哪些信息?
一定是两个孩子闹了小别扭,直到上课,心里的疙瘩仍然没有解开。于是,借助小纸条纾解。
值得肯定的是,他俩都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对胖墩墩的小A而言,给你吃的,就是最高礼节;然而,小B是个小姑娘,对她而言就不必了。她说自己说话不好听也不对,同时很大度地表示“这件事就算了”。
虽然孩子们已经六年级了,但有时候仍然非常可爱。
当然,无论是谁,“以教育认识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认识了环境,方能认识自己。孩子们的行动和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支配或决定着心情,同时又引诱着冲动。
应了一句很通俗的话,“最重要的东西全部都在半径3米之内。”
他们为什么而急呢?
作业,仅仅是作业?学习,仅仅是学习?
作业,一定不仅仅是作业;学习,一定不仅仅是学习。困扰孩子、影响孩子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这正是我们该懂而无法懂的事。在我们眼里的小事一桩,在孩子眼里也许惊天东西。无法设身处地,就无法诞生真正的完全理解。“认识”——“理解”——“体会”,对相互靠近的两个人而言,真的是一部很难谱写的心灵三部曲。
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已能自我调节,并开始适应环境。所谓适应,既非屈从,又非反抗,而是恰当利用着环境。比如,小A利用晚延时服务的机会,决定给小B好吃的。这大概是一天之中,他们最幸福、最放松的时光了。当然,和同学一起共享闲暇时光,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这种环境之下,还有什么小疙瘩解不开呢?
日本宫崎骏先生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曾经说: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总会有这么一个人,让你想要温柔地对待。
温柔地对待同学,温柔地对待学习,温柔地和周遭的世界相处,温柔地克服内心的小波折,温柔地度过寒冷的深秋,一个小男孩想温柔地对待一个小女孩,也是一件暖暖的事。
恰巧,今日《竹节人》这一课中出现了“疙瘩”这个词,冥冥之中它在提醒我们学会淡化、溶解,并超越。
双减的漫漫征程中,孩子们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小疙瘩”,或大或小,或难解或易结,但他们总有成长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