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语文零拾》

梅雨,清凉。

读朱自清先生的《语文零拾》,广陵书社,201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这本小书,只有104页。前段日子从扬州市图书馆借来,浅浅翻阅过。今日重读,有几点印象深刻。

关于“文学”的概念,先生做了六个方面的界定:

文学用真实和美妙的话表现人生。

文学记载人们的精神、思想、情绪、热望,是历史,是人的灵魂之唯一的历史。

文学的特色在于它的“艺术的”“暗示的”“永久的”等性质。

文学的要素,即普通的兴味和个人的风格。

文学的目的,除了给我们喜悦,更使我们知道人的灵魂。

文学里,保存着种族的理想,便是为我们文明基础的种种理想。

这六个方面,我颇认可,尤其喜欢第二点中“热望”一词。从中,我感觉到

先生灵魂的温度。

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调整你的语调——与为人》,我很认同。

他说,人们彼此不能顺溜地相处,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语调所传达的意思往往与我们说出的字相反。真情藏在深处,事实上叫人生气的多半不是字面,而是腔调。

他说,要表示诚恳,只消将语调放低些,一面留心将话说得慢些。

那些与孩子相处得最好的人,说话是不用那表示优越感的半高调的。节制腔调的情感,其实是对别人的敬意。

这种表示敬意的“低调”,表示承认别人对于一件事比你自己知道得多。我们日常与人相处,能用这种低调是有益的。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低调如陶诗一样,“抱朴含真”。最打动人心的是,也是它“淳”的一面。

他说,细心运用平调,最能减少我们日常事务里的种种紧张。别人感情冲动地向你说话,高声叫唤也罢,低声哀求也罢,你只消能够好好地用平调答话。不用总用告诫腔调,让每一个字都带着善意。

平淡出于自然,而以求自安。

说真的,要深入浅出,用平常的话表达最好的一面,也很不容易。调整你的语调,在字里行间;调整你的腔调,因为话里有话。

说到底,腔调语是古老的遗产。

高度的民族文化,向着更高度的人类价值在发展。我们经常在有意无意之中,领受一种力以抵抗另一种相反的力。接受“低调”和“平调”,可以保持亲切、温暖,可以给人喜悦、力量。

重新安排你的会话,也许会使自己得到一种新腔调。不管什么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境遇之下,何必那么咄咄逼人、趾高气昂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朱自清《语文零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