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傻冒是怎样炼成的

文/易水长弓

水浒里描述的梁山好汉们,其实是有很多性格缺陷的,拿咱们今天人的眼光来看,实在是算不得纯粹的英雄。

比如,杨雄、石秀和时迁打算去投奔梁山,行到半路和祝家庄的地头蛇发生了冲突,时迁被捉,杨雄和石秀则上梁山搬救兵,为了几个还不算梁山的人,宋江就带着一帮兄弟三打祝家庄,硬是把“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祝家庄给灭了,你说这是不是蛮不讲理。

还有更蛮不讲理的事呢,有个马夫带着一匹好马在路上走,结果被曾头市的史文恭看中,就抢走了。这个马夫立马到梁山去打曾头市的小报告,说曾头市不长眼,把自己原本打算送给宋江的马抢了。

一听这个消息,梁山好汉又浩浩荡荡地杀到曾头市去了,并扬言,一定要割下史文恭和曾家五虎的人头。

没核实马夫说的是真是假就去和曾头市火拼,这也太急了吧。不问青红皂白,哪还有点英雄好汉的样子,完全就是一副傻冒的做派。

顺便说一下,这个马夫叫段景住,这匹马叫照夜玉狮子,曾经是金国王子的坐骑。


梁山好汉里,有几个人是傻冒中的战斗机。

第一个叫卢俊义。他本是河北大名府的大财主,武艺高强,枪棒天下无敌,也正因为这么一身好本事,就被梁山的兄弟看上了,非要拉他去山上入伙。

可卢俊义一不缺钱,二有社会地位,想骗上山不太容易,还是梁山的军师吴用有招,三两下就把卢俊义弄的家破人亡,还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被打入牢狱里九死一生。最终没办法,灰溜溜地上了梁山。

按理说,梁山害的他家破人亡,是他不共戴天的大仇人啊!仇人相见,必须拼个死活的,可卢俊义一上山就成了山寨二当家,每逢梁山和人火拼抢地盘,卢俊义都像打了鸡血,比梁山的老员工还老员工,一副誓与梁山共存亡的架势,充当金牌打手,把不服梁山的人一顿猛揍。

梁山害得卢俊义那么惨,这货却还对梁山死心塌地,傻不傻!


第二个傻子叫扈三娘,别看是个女的,也是员猛将哦!

她是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时的战利品。为了让她安心的留在梁山,好汉们杀光了她的家人,断了她所有的退路,然后宋江认她做了干妹妹,又把她嫁给了自己的死忠粉——王英。从此,扈三娘就安心跟着梁山军东征西讨,直至战死。

第三个傻子叫徐宁,本是北宋军队的官员,有房有地位,属于实现了人生小目标的那一类人。

为了拉徐宁上山入伙,好用他祖传的钩镰枪对付呼延灼的连环马,梁山的好汉不惜使出下三滥的手段,连哄带骗把他弄上山,又散布他投靠反贼的流言,一夜之间,徐宁从国家公务员变成了黑五类,奋斗十几年的社会资源全部化为乌有。

徐宁上山以后,完全没有不和梁山好汉合作的意思,将钩镰枪法倾囊而授,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

第四个傻子叫朱仝,第五个傻子叫安道全……傻子名单还有很长,他们全部都有一个特点,被梁山的人坑的很惨,却还死心塌地的为梁山卖命。


那这些傻子应该怎么做呢?按照武侠小说的套路,卢俊义、扈三娘、徐宁、朱仝之流,应该秉承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宗旨,苦练武艺,等待时机,在机会成熟时,把梁山好汉杀的血流成河,才是大丈夫所为。

可,武侠小说里说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忽视时间、地域、环境等一切现实因素的状态。在现实生活里,人们总会和命运相抗争,但结果大都是适应命运之后的改变。

卢俊义等人没有想着报仇吗?或许也有,或许在某个不眠之夜,他们想起了以往生活的美好,忽又想起了是梁山摧毁了往日的幸福,随即咬牙切齿。

可再转念间,又明白,当年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现在,自己的生活已经和梁山绑在一起,除了依靠梁山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出路。

当你的人生轨迹,已经被嵌入到某个社会系统之中时,你摆脱不了,就只能去适应它,与它荣辱与共,这就叫生活。

当今,安土重迁的国人,走出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和环境里,如果他始终回不去那个那个熟悉的地方,那么他一定会选择融入新的环境,新的城市。这也是卢俊义等人的心态。


姑且,不去讨论被害得家破人亡,坑的很惨的好汉们该不该报仇,我只是想说,卢俊义等的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

他们在上梁山之后,顶着反贼的身份,被官府抓到就得掉脑袋。离开梁山,就失去了最后一块屏障和保护伞。每一个成年人,都懂得衡量其中的轻重。他们选择梁山,充满了无奈,却也挣脱不了。因为除此之外,他们再也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里,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

被梁山坑惨的一众人等,也是对梁山产生了依赖心、最后只得协助梁山,扩大地盘,赚取利益来保证自己获取更好的生活。梁山里,这一群所谓的傻冒,其实只是被命运绑架的可怜人,他们的退路都被封死,唯一的一条活路,叫——梁山。

有个成语叫逼上梁山,想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水浒传》读后感:傻冒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