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易水的水浒书房
中秋,永恒的主题叫团圆。无论你是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独居异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你一定会想念起自己最最亲近的人。
记得很多年前,也是中秋佳节。刚上大学的自己,总觉得能独自承担起思念、安逸、想家、孤独等离愁别绪。甚至想刻意回避着温情与关爱,来证明自己长大了。
那天,几个要好的同学,相约一起吃饭庆祝中秋,饭局途中,有个同学收到了家人托人送来的月饼,忽然间就不可抑制的哭了起来,其他人看着他,都为他的感情脆弱感到“可耻”。可这么多年过来,我才幡然悔悟,“可耻”的该是我们,那些被刻意回避了的温暖,才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渴求。
苏轼曾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喊出的便是大家的心声。古时所谓的中秋佳节,便是一年中,根红苗正的团圆节,因为在古人看来,八月十五,月圆谷丰,一年劳作已毕,剩下的,就该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团圆时光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生活安逸了之后,人总是倾向于向最亲近的人靠拢。
你看那些流血不流泪的梁山好汉们,武松在柴进那好吃好喝的待着,却仍然想着回家看望卖烧饼的哥哥;张横在江心干着船火儿的勾当,杀人如麻,却总惦记弟弟的身体情况,时不时的还要写封书信联络感情,温情脉脉;李逵是个拿起斧头就红眼的冒失鬼,可看到梁山好汉拖家带口欢聚一堂,他也流泪伤心,说想自己的老母亲了。
中国是个注重照顾人性的民族,因为深知人生在世,聚少离多。珍之重之,行难度易的道理。所以才有这么多的佳节让人团聚,让亲近的人久别重逢,让心里的离愁别绪得到安抚。
中秋要赏月、重阳要登高、除夕要敬天、清明要祭祖。这些节日,月、山、天、祖都是寄托了一种哀思,一种情节。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丽,天是故乡蓝,人是故乡美。所有的一切,只为心灵的寻根之旅,让自己离最亲近的人和事近一点。
水浒里,最打动我的,是宋江接到石勇带来的,写父亲狗带的书信,立马就决定放弃梁山的大好事业,赶回家中。有人说,宋江是在作秀,抹着鼻涕眼泪又哭的呼天抢地,只是为了让人觉得他是个孝顺的人,是个值得追随的人。
但我不想听这样的现实,不愿相信宋江是个连父母之情都能拿出来作秀的人。我宁愿相信,有一个人,在父子之情和功名事业的轻重权衡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他“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飞也似独自一个去了。”
人性是复杂的,宋江心机重、城府深,可也不影响他人性中温情的一面。就像那天边的月亮,十五圆,初一缺,形状多变,总令人眼花缭乱。那皓然明亮的圆月穿越了古今,照亮了四方,无声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聚散别离,又何曾有一个相同。
最后,祝每一位读者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