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敲月下门

大概因为受凉的缘故,今天嗓子有些疼,止不住咳嗽。

上午第一节课下,我刚坐到办公室准备喝杯水,就听到“咚咚咚”轻微的叩门声。一听声音,我就能猜到是我们班的小宝宝。

果然!

打开门一看,是全年级比较有名的周飞禹。

“有事吗?”我问他。

他说:“季老师,我和唐一彬、卢思瑞他们商量好了,你嗓子疼,这几天的语文课就上数学、音乐、美术吧。你休息!”

看着小家伙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办公室的同事们也都哈哈大笑起来。小朋友不代表教务处和校长室,仅代表自己,赐予我休息的权利!而且,他觉得这个决定非常重要,一定得“立刻”“马上”“现在”就告诉我。所以,才有了“鸟宿池边树,生敲月下门”的传说。

“季老师,你休息!”这是一句多么温暖的情话,让我的疲惫新增了一丝力量,也让昨天的节日有了完美的收官。

孩子就这样,极其纯粹地干净。他们的天真犹如花婆婆到处撒种子的行径,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间也将有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吧。其实,谁的内心都有空间容纳这样的小径。

我愿意相信,孩子们能成为理性而善良的人。即便他们不能人人高分,日后也应该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课间读《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第斯多惠提出了教育最一般的目的,是致力于人的真、善、美的自我活动,也就是说激发人的主动性,全心全意为真、善、美服务。

再读到他的“发展性教学”,仍然触目惊心。他说,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发展的原则是:

A.尊重人性和个性;

B.刺激发展、表现、活动、自我活动;

C.自然的,因而是使人愉快的儿童教育事业;

D.激励发展儿童的感官能力,加强他们的感官,使他们自行探索、观察和发现事物;

E.用容易消化的滋养物充实他们的头脑;

F.稳步进展。

和孩子们相处,那挡也挡不住地往外涌的童趣,犹如无穷无尽的皎洁月光,沐浴着我们。

只是,忙碌的我们会有意忽略那“咚咚咚”的敲门声吗?我们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基于儿童的“发展”吗?校园是个巨大的轮子,到底该以什么为轴心而日夜转动呢?

声响轻微,内心起伏——这隐藏着的感知视角,是那么难以全身化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生”敲月下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