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顿悟的时刻》。
这本张悦然的小说课,让我们重温六十部外国经典小说。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麦克尤恩、艾丽丝.门罗……这些熟悉的名字重现眼前,让我们在有限的时空开始再一次精神的远游。
文字散发光芒,我们发现自身的遗失之物。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在自我毁灭中蕴藏着激情与能量,离我们很远,也离我们很近。她的狭隘是激烈的,这道围墙是她自己的乌托邦,也是注定消失的信仰。
文学,意在彰显人性的自由。
契诃夫《带小狗的主人》,却让我们领悟到一个人离开先前的生活轨道是很困难的。瞬间的美好一旦描述出来,就会迅速在现实里生锈。她知道,所有的一切也就这么一回事。
小说的结尾,她想到了那些探险队员,想到了南极,想到了地狱。南极的危险,象征着难以抵御的诱惑。当她跳出个人的安危,想到这是人类共有的本性,这种迁移和跳脱借助“南极”这一意象得以完成。
顿悟,从主人公的处境出发,从她可感知的事物漫溢出去,从内心的转折时刻开始。
顿悟,是对自身处境的再发现和重新认知。
顿悟,会悄然地漫溢出个体的边界,来到更广袤的思想境地。
顿悟,正是精神被照亮的某个时刻,也成为探寻内心的一种方式。
我们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盲的,都有自己的所知障碍,但总有那么一些瞬间,可以冲破屏障,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对流。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某种意义上的引路人,就像《大教堂》里的盲人,我们因他踏上旅程,但在最后时刻他却消失了。
他的灵魂缓缓地昏睡了,当他听着雪花微微地穿过宇宙在飘落,微微地,如同他们最终的结局那样,飘落到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
《南极》里的女主人公、《大教堂》里的盲人以及《死者》中逝去的男孩,他们都是作为生动的个体来讲述的。我们沉没于这样的叙事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转化。然后,随我们所抓住的意义飞离,升入两万五千米的高空。最终,我们放下戒备,随作者滑翔至精神世界的深邃空间。
意识就此熄灭,但并未终结。
一次顿悟,是一个人物、一种形式、一次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
在《战争与和平》里,安德烈公爵在战场上中弹后,望着高远的天空和几片灰云想:“除了这无边无际的天空,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假的。”同样是天空,被俘虏后的皮埃尔身处板棚之中,对着它产生了这样的顿悟:“这一切都是我的,这一切都在我心中,这一切就是我!”
托尔斯泰的叙述是道强光,将人物的内心照亮,而波拉尼奥的叙述则在我们内心点燃一根蜡烛。
要保留那种空旷的感觉,我们必须牺牲掉拥挤的心事。靠近,用一种远离的方式来实现;远离,是一种干净的空旷。
是的,亨利.詹姆斯《丛林猛兽》里的马丘,他孜孜以求寻找的真相是那么空幻和虚无,几乎和生活一点关系也没有。他离生活很远,可离我们又如此之近。因为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真正改变我们的,不是短暂的奇遇,而是在时间之中的磨损与消耗。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他以恒定的哲学,将时间排除在自己的领地之外。他用自我克制、自我修炼的品格属性,抵抗时间。他稳定、自足,形成绝缘的内在宇宙。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晴朗的天空,刚刚恢复了绿色的草坪的触感,以及棒球发出的悦耳声响。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从天空慢慢飘下来,而我正好用双手接住。
这是村上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一种被拣选、被委以重任的感觉降临在身,从此他不再平凡。这是他对自由的追求,也是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这种逃离既是对外在的探寻,也是对内在自我的审视。
然而,最终他无法逃离时间。“时间”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它也是最难征服的猛兽。它无边无形、无处不在的属性,让反抗者一次次徒劳地为此赋形。推开一扇门,我们走进一个故事里,却不知“今夕是何年”。
我们到底置身在时间的哪块甲板上呢?在《喧哗与骚动》里,时间是停滞的;在《魔山》里,时间是螺旋的;在《追寻逝去的时光》里,我们可以回到过去的时间。
我们接纳,我们继承。
我们需要打开一扇窗通风,让对岸的思想飘进来。
我们只是借一本本书在更加单纯地度过生命,因为这相对恒定,更接近日常的幸福。
顿悟的时刻,一小片舞台,三两个人物、一小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