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影评人,“理论家”郭松民又发疯了
这回他炮击的是张艺谋的电影《活着》
郭松民说《活着》很垃圾
虽然不是最垃圾
——这种评论,我完全不能接受,我坚决反对
在我看来,余华的小说《活着》是本伟大的书,如果单论文学性,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从哲学意义上,从人为什么活着的思考上,确确实实担得起伟大这个词语
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为了顺利通过发行和审查,张艺谋对小说进行了改编,原来的小说是令人绝望到极致的故事,可以让人致郁,电影增加了温暖和亮色的结尾。
如果观众有不满意,那么作为观众的我对这个改编不满意,他偏离了余华的本意,有点趋向普通的悲情故事了,没有终极意义了,还有就是电影的演员,葛优,巩俐啦,与我设想中的福贵不一样。
可即便张艺谋做了某种妥协,这部电影当年也被禁止放映,26年之后,才得以与观众见面。此时,已经过了小说的热潮期。由此可见,张导演的煞费苦心,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时至今日,《活着》依然被
少数人误解
我看到一群无知者在贬低《活着》
可悲,可笑
愚蠢至极
一个蠢人说,余华的小说
他一本都不喜欢,污秽肮脏
这个蠢人一激动,还打错了一个字
——我想问,这蠢家伙认知字吗?懂文学吗?懂人心吗?通人性吗?
余华的小说,不见得每部都好,我也不是太喜欢余华的小说,中国的好小说家太多了,好作品太多了,但是,《活着》绝对是部好作品。
最后,附上我十几年前写的一个书评:
余华的作品向来有些“残忍”,几年前,第一次看余华的作品是在《莽原》上,那本书里有个名家经典栏目,余华老早就是名家了,书中选的是他的成名作品《18岁出趟门远行》。那个故事是怪诞的,我说不上喜欢,或者讨厌。如果做比较,我觉得同是先锋作品,不如苏童《仪式的完成》,后者的情节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后来,我又陆续看了几个余华的作品,印象里余的语言更顺畅,不如苏的华丽,作品也更平实。余华的故事里,几乎没有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有的仅仅是语言和情节,但就是这两个手段,他用得极好,他的故事平白易读,不像好些作家的小说,虚张声势却没有内容,读那些作家的小说几乎是对读者耐心和毅力的考验。
余华的小说是真实的,虽然他不苛求真实,所有的小说都是想像的产物,但你看了余华的小说,你就会感觉,故事里的人就在你身边,主人公可能是你熟悉的人,或者你在熟悉人的身上能找到小说主人公的影子。余华不回避人性中的恶,不去掩饰和拨高,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大胆和自然,才使得他的小说有了一种全新的真实和意义。
去年,看过余华一个小说(名字已经忘了),小说里的主人公被村人与镇上的人作弄,他唯一的朋友是狗,而这只狗后来也被人杀掉了。在那个小说里,主人公只是有些愚呆,对其他人并不构成威胁,可即便如此,镇上的人也要变着法子来作弄他,为的只是寻找一些施虐的快感。这不能不说是人性中潜在的恶。这样的情节,让读者有似曾相识之感,我们那个时代的少年,不是经常作弄路边的残疾人吗?
小说《活着》又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余华,在活着里,人性恶不见了,读者看到的是另一种残忍——命运对人的作弄。龙二赢了田产丢了脑袋。家珍含辛茹苦换不来家庭的幸福。福贵的一生历经磨难,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先后离他而去,最后连小孙子苦根也死了。这一切,无一不是命运的残忍,无一不是时代的沉重。
《活着》中,几乎没有实足的坏蛋,每个人都有善的一面,如果说有恶,那是宿命的恶。《活着》表现的是命运的残酷和人性的温暖。
《活着》的封底上有三行简洁的评论,韩国的《东亚日报》说,“这是非常生动的人生记录,不仅仅仅是中国人民的经验,也是我们活下去的自画像。”,的确,不同地方的人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从《活着》中找到自己,或者父辈们的画像。活着并不是容易的事;活着需要坚强;活着是个沉重的话题;活着两个字有力量。活着,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味。我们这个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无需往前推太远,五十年前或者六十年前,那些风云变幻下有多少跌宕的人生,人如蝼蚁、命似浮萍,每个家庭,都有埋藏着的几多伤心事。
现在,再回首那些年月那些事,就有了新的感受。很多人不敢正视历史不愿意正视现实,余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他在《活着》里,以极小的视角反映小人物的悲苦和凄惨,他的“残忍”其实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活着》不是一部简单的小说,它写了人,写了活着的中国人,《活着》是那种深刻的写作,虽然作家没有刻意去寻找本质,但他单单凭借他的艺术感觉,就已经表现出了本质。
德国《柏林日报》评论说,这本书不仅写得十分成功和感人,而且是一部伟大的书。我以为这样的评论是恰当的。《活着》让我对那段岁月,对中国人,有了新的认识,余华的《活着》足以让其他作家黯然失色。我在一个偶然机会里,从旧书店淘到《活着》,这部感人至深的书,标价仅仅是四元。
千年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