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不得染指,不能觊觎,帝王的防备之心严重,而立嗣,也就是选接班人,又是关乎社稷稳定,权力平稳交接的大事,所以,选太子之事,既是皇家私事,又是国家大事。
在这个问题上,皇帝会征求大臣意见,而大臣也有义务发表意见,但是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大臣稍有不慎,就可能得罪皇帝。
南宋建立之后,岳飞面见皇帝赵构,建议皇帝立养子伯琮为太子。赵构大怒,但是他很有心计,压抑着不满,对岳飞说,你多年领兵在外,不该参与此事。第二天,赵构又对宰相赵鼎说,岳飞胆大妄为,必须给个警告。赵鼎连忙把责任推到岳飞幕僚身上。
岳飞赤胆忠心,却一不小心,得罪了君王。
霍去病是西汉的名将,远逐匈奴,一次次取得大捷,打出了汉军的威风,深得汉武帝的喜爱。霍去病在去世前两年,上书武帝,要求立刘据为太子。
霍去病是一片忠心,他的意思是刘据也不小了,该立了,其他的皇子去封地去,都留着长安,怕有野心。
汉武帝什么态度呢?让人照办。
其实,武帝是不乐意的,甚至不高兴,非常不高兴。
因为霍去病是刘据的表哥,刘据是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大将军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武帝刚上位那几年,受够了窦太后的管制,所以,他对于外戚专权特别反感,处处提防,为了削弱卫青势力,他大力提拔霍去病,让霍去病与舅舅平起平坐,他认为霍去病是小年轻,头脑简单。好控制。
现在,霍去病忽然站到卫子夫的利益上,汉武帝能不恼怒?
但是,匈奴未灭,况且霍去病功高盖世,他还得用,所以,就压住怒火,照办了。
不久,霍去病暴毙,霍去病去世,是一个历史谜案。司马迁甚至没写霍去病的死因,只写了武帝悲伤,为霍去病举行盛大的葬礼。
赵构为什么对岳飞不满?
因为赵构才三十二岁,正值壮年,刚尝到权力的滋味,哪里愿意立太子?况且又距离苗刘兵变不久,他对军人深为忌惮。
岳飞日后被杀,与此事逃不了关系。
讨论立储(立嗣)那么危险,大臣稍有不慎,就可能惹火烧身,那么大臣该怎么办?
有些大臣很聪明,很鸡贼
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是环夫人所生的曹冲
奈何曹冲早夭
曹操只能在几个成年的儿子里选世子
(曹操是魏王,上面还有个傀儡汉献帝
,所以曹操的接班人不称太子)
——曹丕与曹植都是卞夫人所生,曹植文采飞扬,人称绣虎,曹操偏爱他,但是曹丕也很优秀,所以,曹操一直拿不定主意。
曹操问贾诩
贾诩是偏向曹丕的
但是他知道曹操偏向曹植
这问题不好回答啊
——这问题忒难了,比奥数难,比航天难。贾诩如果说该立曹丕,那万一曹植当了接班人,最后成为魏王,会不会报复自己?想想都害怕。
但是,贾诩不亏是三国第一毒士,他在那里发愣。
曹操说,喂,我问你话呢!
贾诩假装回过神,说,对不起啊,我刚才想事,想走神了。
曹操很好奇,问,你想什么大事啊?
贾诩说,我在想袁本初的家事。
袁本初就是袁绍,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击败袁绍,但是袁绍依然拥有广大的土地,实力仍在。袁绍偏爱小儿子袁尚,袁绍死后,大臣审配等人伪诏立袁尚为王,长子袁谭不服,兄弟相残,互相攻伐,曹操乘机各个击破,彻底消灭袁家。
贾诩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你瞧瞧,废长立幼,兄弟相残,社稷不稳。对于曹家的事,贾诩什么都没说,但是意思都到了。曹操一代奸雄,多聪明啊,马上领悟,哈哈大笑。
唐朝有一段短暂的武周代李唐
那便是武则天称帝
改唐为周
武则天晚年,为立储颇费思量
立自己的儿子吧,那她称帝还有什么意义?
她想立自己的侄儿武三思等人,但是那几个侄儿没有一点能力,只会拍马屁。
武则天问狄仁杰,狄仁杰是偏向李家的,但是他不能明说,武则天是个狠人啊!
多少大臣死在她的手里
于是,狄仁杰说,陛下百年之后,陛下的牌位前,谁来献祭祀的贡品?谁来上香?
当然是陛下的儿子啦,哪有侄儿为姑母献祭品的?
武则天心有所动,派人去把流放在外的儿子李显接回长安。
如果当时武则天立了武三思,那么唐朝的历史就要减去一百多年。
朱棣当了皇帝之后
面临着选哪个儿子为太子的问题
朱棣是偏向次子朱高煦的
原因有两个
长子朱高炽太胖了,走路都困难
朱高燧长像和性格都像自己
朱棣与姚广孝
——在夺取政权的靖难之役中,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次子朱高煦跟着朱棣四处征战,曾经在危急关头救了朱棣的命。
朱棣对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小子,你好好干,你大哥他活不长。
这是对朱高煦的鼓励,朱高煦更积极了。
因为这层原因,朱棣一直想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遭到文臣的反对。
朱棣迁都北平,把朱高炽留在南京,朱棣一直想找朱高炽的茬,找出点过错,把他废掉,怎奈朱高炽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从不犯错。
有大臣为朱高炽说一句好话,朱棣就将大臣贬官和处罚,在南京时,曾经有一位大臣反对废掉朱高炽,朱棣大怒,找茬将其处死。
朱棣可能有点心理疾病,非常暴虐,他下令将该大臣处以凌迟,就在南京的一个城门口,而他自己带着众大臣在城楼上观看行刑——朱棣的做法,就是要杀鸡儆猴,吓唬那群文臣。
朱棣在北京多年,立储问题始终悬而不决,有一天,他问解缙,解缙是朱棣的首席秘书,非常聪明,他知道自己今个遇到了难题了。
解缙脱口而出,好圣孙。
朱棣问,你看我哪个儿子有出息。解缙回答,皇上你有个聪明的孙子。
这话看似驴唇不对马嘴,却说服了朱棣。
原来,朱高炽不行,但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小小年纪,就英明神武,是朱棣喜欢的大孙子。
朱棣最终因为想让孙子朱瞻基当皇帝,选择了朱高炽。
但是,解缙的下场很悲催,汉王朱高煦对解缙怀恨在心,诬告解缙勾结太子党,朱棣明知真相,却下令将解缙下狱。
几年后,锦衣卫送来监狱里的犯人名单,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就故意问:解缙 还活着?
锦衣卫指挥使纪刚心领神会,在一个下雪天,派人把解缙灌醉,剥去衣服,埋在雪堆里,可怜一个首辅大学士,被冻成了冰棍。
千年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