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者唐伯虎

昨天晚上,我去广场跟在那群少妇和大妈身后跳舞,脑袋里却思绪飞舞,忽然想到当下一个很流行的词语——躺平

有好事者甚至发表了躺平宣言,躺平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对社会不公平的软抵抗,是无望后的消极避世。

躺平也是低欲望低成本生活——反正我就是一只死狗,你繁花似锦,我视而不见,你烈火烹油,我心如止水。

就想起,躺平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古代就有,古希腊的哲学家第欧根尼,衣衫褴褛,靠乞讨生活,晚上就睡在木桶里,亚历山大大帝,路遇第欧根尼,就自我介绍,我是亚历山大大帝,你需要什么?哲学家说,哦,请你让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这牛叉。明明可以提点要求,他却非要躺平。

明朝的画家唐伯虎,也是一个典型的躺平者。

看看他的一些诗歌,在潇洒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消极的人生态度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

这是著名的《桃花庵歌》的前半部分,描写了作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也表达出愤世嫉俗和消极的态度。怎么着吧?我不跟你们这些达官贵人混了。你牛逼你的,我就喜欢穷自在。

唐伯虎的诗歌,用词浅近,而且循环往复,重复词很多,一般而言,用词重复是写诗大忌,然而,唐伯虎就这么用了,也没坏了诗品,与李白的饮酒诗相比,李白的诗歌体现出作者的豪迈,飘逸。而唐伯虎的诗歌,隐隐有一丝心酸,你看,酒醒……酒醉……半睡半醒,醒了坐在桃花下,醉了就睡着在桃树下,一年年,醉生梦死,这是个酒腻子,但是作者并没糊涂,他说了,这是他的选择,宁愿老死在桃花下,酒坛边,也不愿去巴结官场里的权贵。

唐伯虎说这话的时候,是弘治十八年三月,六年前,唐伯虎卷入科举舞弊案,虽然最终死里逃生,却断了科举之路,可谓是人生的一次最大打击,专制农耕社会里,读书人的出路就是科举考试,入仕途为官,唐伯虎是小商人之子,自小聪明,十六岁考秀才第一,二十六岁,参加应天府乡试,还是第一,人称唐解元。那时候的唐伯虎春风得意,以为自己进京赶考,必定高中状元。那时候的唐伯虎,也不会想到,六年后的自己是完全另外的一个人。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他给乡诗主司的诗歌里表达了自己的进取心。那可是信心爆棚啊。

这人啊,一旦太顺了,就容易载跟头,唐伯虎也不例外,他太兴奋了,出入欢场,进京赶考的路上,又认识了江阴巨富的儿子徐经,这个徐经就是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的高祖,可见徐家是真有钱,还有钱了好几代人。一路上有徐同学花钱供着,两人成了酒肉朋友,徐同学嘛,学习不咋地,就花钱买试卷了,唐伯虎又高调,两人都得了高分,引起了众学子的嫉妒,纷纷检举,皇帝朱佑樘高度重视,下令彻查,最终处理是,徐与唐不得为官,两人的仕途天花板是小吏。唐伯虎是凭真本事考的,但是这事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本来是奔着状元郎去的,却被一棍子打下云端,年轻气盛的唐伯虎无法接受打击,返回家乡,连小吏也不要了,去TM的,爱谁谁。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任性和不稳重。

唐伯虎这副德行,他老婆徐氏也不愿意跟他过日子了,闹离婚,唐伯虎只好写了休书。那些日子,唐伯虎很不顺,后来的经历证明,唐伯虎一辈子都不顺。

这诸事不顺,怪谁?是他老爹给他起名没起好?

唐寅,寅,是记时的一个汉字,寅时,也有敬 和 游移的意思。

与寅有关的词语,都不是什么好词,寅吃卯粮,是入不敷出的意思。寅畏是畏惧的意思,起名里有寅,不是什么好事,唐寅,本来前途光明,不幸拮据一生,曹寅,富家贵公子,沦落到举家食粥的悲惨地步。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唐伯虎的悲剧来着他的玩世不恭的性格。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他就一直不顺,不顺就不顺吧,他还特别耿傲,他在《言志》一诗写道: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这傲气,连用了五个不,你画画赚的是清白钱,敢情别人赚的都是造孽钱?

郭德纲在相声里,经常说上一句: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郭德纲的相声是自己的野路子,遭到以姜昆为首的体制派相声前辈的打压,他也过过一段难熬的日子,所以特别喜欢这两句。

另一个常说这话的人是“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年轻人有才华,讲得舌吐莲花,听众如痴如醉,可惜,讲秃噜瓢了,被小人举报,丢了工作和饭碗,前些年他在北京当导游,每次见到游客,都要双手作揖,说句: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两年全球疫情,旅游业黄了,他过得如何,没人知道。

唐伯虎在科举之前就拜师学过画,明朝的苏州,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很多富人,对画的需求也不小,因而也产生了不少画师,唐伯虎入仕无望后,决意卖画为生,走上了职业画家的路子。

除了画山水,唐伯虎也爱画仕女,画美人,他不仅画美人,也写美人。

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
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

在另一首诗歌里,他写道: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看他的诗歌,似乎他就是个风月场老手,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唐伯虎的美人只在纸上,民间传说唐伯虎有九个女人,也只是美好的传说,中年以后,唐伯虎只有一个女人,沈九娘,愿意跟着他过拮据的日子。

杜牧可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伯虎为啥不行?

因为没钱,一没田产,二不经商,靠画画养活家人,实在有点难度。

那个“英俊潇洒,风流倜,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吴中第一才子唐伯虎,并不是真正的唐伯虎,而是无厘头搞笑大师周星驰的唐伯虎。

平康巷陌倦游人,狼籍桃花病酒身。
短梦风烟千里笛,多情弦索一床尘。

……

田衣稻衲了终身,弹指流年已四旬。
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莫忧贫。

……

驰驱京国罨头尘,褴褛衣衫垫角巾。
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

这样的唐伯虎,穷困的唐伯虎,为生活所囧的唐伯虎,如何化身为奴,进入华府,赢得秋香嫣然一笑?

《唐伯虎点秋香》只是一出好戏,在香港重拍了好几次,有戏曲片,有故事片,大团圆的结尾,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

年过四旬的唐伯虎,有过一次不必考试就当官的机会,宁王朱宸濠招他入幕,一个穷困文人,名声传到了江西,皇族王爷要招聘他,唐伯虎喜滋滋地去了,到那边一看,宁王想造反,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唐伯虎立即装疯卖傻,疯了整整半年,才逃了回来。宁王也真蠢,造反招一个画师有啥用?难关那次造反很快就被王阳明被平定了。

经过那次惊险,唐伯虎再也不想外出了,就这么着,在家乡终老一生吧。为了多赚钱,他不仅画画,还画春宫画,有单子就接。

如果唐伯虎生活在当下,少不了被收拾,诗歌里没有光明,没有正能量,全是负面情绪,画画还画色情画,属于扫黄打非的对象,起码要坐五年牢。好在他生活在明朝,那时候妓院都是公开营业的,不讲究。

一五二四年,躺平者唐伯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享年五十三岁,一辈子穷困潦倒,他想不到,四百多年后,人们在银幕上,让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倚红偎翠,左拥右抱。这是悲剧?是喜剧?

临终前,唐伯虎写下《绝命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还是一如既往的玩世不恭,一如既然地看淡人生,但是,这表面背后,却是彻骨的凉与无尽的灰暗。

千年椴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躺平者唐伯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