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秋色·篱笆·银杏(散文六章)

     一树银杏秋叶黄
       谁的一生都有秋叶飘零的季节,银杏叶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我爱家乡太和的银杏树,故乡的深秋是黄色的,那是深秋完美的标签。因秋风飞过银杏树,银杏叶落成一首诗。银杏是太和深秋的一缕柔情,金黄的心形银杏叶,犹如一把点燃秋天的火焰,给秋色添加了一种美。银杏,又称白果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银杏树,成为太和城一个温柔的标点。银杏是一种有特殊风格的树,果仁入药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叶子助于睡眠,可治疗血管疾病之作用。秋天,是银杏树最美的季节,每一根枝条都斜着伸向天空,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向众人展示自己的美。
       秋风用笔画勾出银杏树叶的金黄,银杏叶饱满的落下,灿烂无比,是因为它懂得了奉献。太和人爱银杏树自古就有,2000余年的太和银杏树,见证了太和县悠久的历史。太和银杏树,又称旧县白果树,其实老白果树遗址在现在太和县城关镇孙沟口。穿越千年,如今老白果树虽然化为灰烬,遗址上新的白果树正生机盎然,每年三次白果树庙会可谓香火旺盛。民国《太和县志》记载了太和县旧县两株汉代古银杏树的悠久历史:古银杏树,在县西北七里,大四十围,枝荫数亩。相传为汉代物,雌雄二株,今仅一雄存雌废,根盤尚如云石。太和县旧县“古银杏树,大四十围,枝荫数亩”。若按一围约35厘米计算,约合1400厘米。1955年8月13日(农历六月二十六),旧县白果树那场大火,烧了几天几夜,附近的消防车都去了,也只能看着它灰飞烟灭、化为灰烬。 晚清画家、“淮上名士”朱炎昭(1832-1919),颍州人,后客居鹿邑,以诗书画“三绝”负有盛名。朱炎昭客居太和时,专为汉代古银杏树作《咏古树诗》:“旧县东有两大树,几阅沧桑形巳殊。不知何代戕一株,剩有尺余十围粗……”(《太和县志》卷二·舆地志)
       给银杏树一点时间 ,转身秋染银杏叶黄,成了太和县城深秋里一抹无边的秋色。掬一缕阳光的温暖,把金黃的银杏叶捧在手心,便能给人以安静。太和小城不大,银杏树成了这座古城的景观树,县城里的创意路、银杏路、建设路、祥和路上皆长三到四公里,均栽有银杏路。深秋的银杏树,树树皆黄色,那是一种唯美的色调。银杏叶落归根,这种凋零是另一种绽放。银行树的秋天是一季有味道的浓情,既炽烈又浑厚。一树的银杏果,那是满满的收获,带有几分含蓄和内敛,感受了无尽的谦和。被银杏树环绕着银杏家园,是一个住着几千口人大社区,西侧便是老银杏树遗址,银杏树的情怀已成为这里的期待和希冀。曾经轰轰烈烈的老银杏树虽成为过往,但一棵棵新的银杏树在茁壮成长。沙颍河湿地公园沿大堤两侧成片的银杏树已成为风景,那正是绚丽好时光,秋色凝成香,此时银杏树正为明年春天蓄存能量。
一树银杏秋叶黄,银杏树,太和城一个温柔的标点。在太和县城,累了,在银杏树下走走,拾些银杏叶泡茶,降压平神;倦了,在银杏树下拣些银杏果,吃了舒缓生活的压力。太和老银杏树,随着历史的烟雨随风而去,一棵棵小的白果树正茁壮成长,它是太和发展的见证,也是太和人的希望所在。就这样岁岁年年,银杏树成为太和县城一个温柔的标点,记录着太和人的眷恋与幸福。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秋色渲染了这个季节,梧桐树已成为一座城市的色彩。此时想起宋代陆游那句“秋风昨夜来,声满梧桐树。”秋色染梧桐,藏在梧桐叶里的秋声是美好的,与心弦共振,需用心倾听。梧桐树在岁月的冲刷下成为一道风景,梧桐树呈现的画面,只能用诗意和风情去描绘。大城市多植有梧桐树,小城太和也是。我楼下便是长长的民安路,外侧种的是香樟树,内侧种的是梧桐树。我身居八楼东边户,三面有窗,可看到一望无际的梧桐树。一年四季与梧桐树亲密接触,对梧桐树叶的色调深度与厚度一目了然。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聆听秋天动听的声音。坐在窗前,看着梧桐树叶被风吹成优美弧线,心生好感。几场秋雨,梧桐树下满是落叶,心里有种忧伤的感觉。此时读着北宋词人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里的最后两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从这位北宋宰相词中读出的更多是离愁别恨,你想想晏殊被贬途中,能写出梧桐的美吗?他勾勒出了凄美的意境,虽凄凉但不失独特的美感。当我们沉醉词中,登上高楼极目远跳,黄昏时潇潇雨中满是梧桐雨,雨打湿了这人世间的一切,也淋湿了诗人的心。此时诗人陆游也有同感:“自愧不是梧桐树,安得朝阳鸣凤来”。每次回老家,看到母亲栽的梧桐树还在,心中伤感和温暖油然而生,而流泪最多的还是我的父亲。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宁静的秋声淡雅如故。窗外,梧桐无香,梧桐树以其朴实和坚韧的姿态根于泥土之中。如果要找秋天的标志,那首选的应是梧桐。梧桐叶敏感且脆弱,最能感受秋天的来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在《水仙子.夜雨》诗中这样写道。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意。一声声滳落在芭蕉叶上的雨声,都使得秋思更浓。梧桐让人有了悲秋的情怀,秋叶和秋雨使人心中的愁怨顿生。梧桐落叶飒飒作响,仿佛昭示秋天来了。梧桐树是流动的风景,真正的秋声弥漫在梧桐树和法国梧桐树方寸之间。法国梧桐和中国梧桐的区别在于法桐树干更粗,中国梧桐比较直,二者叶片皆为三角形状,法桐叶片稍大些。另外法桐果实小,不能吃,而中国梧桐果实可生食或炒着吃。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一直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梧桐树,喜欢在秋天的某个午后,坐在梧桐树下,用手接住一片片落叶,置放成心的形状,岂不感到秋夜是那么的温馨烂漫。人生,既为过客,何须执着?不如在梧桐树下等等,像梧桐树一样坚强地活着,听听心灵发出的声音,如此之简单,如此之随心。生活平平淡淡就好,日子简简单单就好,身体健健康康就好。红尘纷争,而我独爱梧桐树下的那一方热土。此时想起朱熹那句:“未觉池塘纯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健康地活着,你就是富有;开心地过着,你就是成功。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梧桐,是诗人吟诗的不可或缺。梧桐树是秋的报信者,秋天就这样被感知了。南宋诗人刘翰一首《立秋》“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让我悟出了“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的含义。更让我懂得了明朝诗人张岱在《夜航船·秋》中诗句:“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偏爱梧桐,任其带走一半秋色。假如梧桐落叶也是一种忧伤,其实好颜色,早晚都归了秋。这个秋天,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最美的景色?那就是梧桐落叶。一季落叶,一份收获。秋染梧桐,也是让人思考的季节,用心感悟,染在梧桐树上的秋声谱写着季节轮回的节拍,涌成秋天旷野上的诗行。
       故乡望秋,嫁与秋风不用媒
 
       故乡望秋,秋风,把带着金色的成熟放在我们面前,那是幸福和收获的化身。秋风吹红了柿子,吹落了黄叶,吹美了菊花,也吹熟了果实,带给田野一曲丰收的歌。秋风犹如一位调色大师,将秋风的深沉和惆怅寄托给了秋日,把秋的浪漫和无情渲染在每一片树叶上。此时真想改一下唐人李贺那句“嫁与春风不用媒”,便成了嫁与秋风不用媒。应怀着感恩的心等待秋风,让秋风触动人的心灵。
       故乡望秋,秋是金黄的,充满着激情,秋天是个感性的季节,又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季节。我喜欢用秋天的色调,把秋天的快悦收藏在风景里。用笔勾勒出一幅诱人的秋景图,去超越春天的绚丽多彩。我把镜头回放到昨日,因为有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在等着我。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秋天?珍惜吧!不要埋怨秋天的肃杀、凄凉和寂寥,记住秋天的美好。当我们与秋天不期而遇时,道一声“嫁与秋风不用媒。”
       故乡望秋,嫁与秋风不用媒,秋风萧瑟的日子并不多,因为有冬天要承接它们。黯淡的色彩,虽然不是秋天的主色调,但它是属于金黄色。悄无声息的秋天,也算是一年四季最有涵养的一季了。一叶知秋色,落叶成为秋色一景。古老的小城在秋季的肃杀中追忆起过往的情愫。香椿树那厚厚叶片在时光的磨砺下渐渐失去了新绿,沧桑且无力地亲吻着大地。叶长叶落,每一次轮回,每一片落叶都是一种生命的结束,也是一种生命的开始。有一种树,让我们熟悉了多少年,便让我们想起了这座古老的小城市。树,的确是香椿树;城,的确是太和城。有些人只吃过一次椿芽,便记住了出产椿芽的太和。而有些人常年居住在这个小城,却感觉不到小城的诱人之处。这个小城不少人,一到秋天,便千里迢迢跑到外地去看枫叶红了,感叹北国的落叶多么壮美。很少有人去赞颂家乡的香椿树,渲染它的妩媚。有时,我在外地看到落叶,会不由想起老家的香椿树。香椿树落叶的故事还在延续,它没有悲欢的袒露,却站得是那么挺拔、永恒。风轻轻地把香椿树叶旋落于树下,让我想起,又是一个金黄的秋天来了。
       故乡望秋,嫁与秋风不用媒,饱饮秋露的芬芳,用心去收藏一个成熟的季节。秋天自有秋天的神韵,漫步在硕果累累的丰收场景之中。高粱像灌醉了酒,骄傲地抬起那绯红的小脸;苹果透出粉红的脸蛋,预报着秋天的来临;树上的石榴笑得合不拢嘴,把橘子染得一片金黄。秋天的美是成熟的,没有春天般的含蓄,没有夏天般的袒露,没有冬天般的肃杀。秋天,金黄而成熟的季节,如春天般令人怜爱,如夏天般令人迷恋,如冬天般令人骄傲。我不能准确地描绘秋天丰收的神韵,但我可以用心去倾听成熟秋天的诉说。
       故乡望秋,嫁与秋风不用媒,花开秋天,开得最热烈的、最艳丽的要算是菊花了,是菊花在点缀这金黄的秋天。喷芳吐馨,争奇斗色,菊花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锦绣花海。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很难听到菊花开放的声音。唯在秋天里,我要好好听一听菊花绽放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轻的让你听不到。如果你听不到菊花开放的声音,那就用心去领悟吧,或许你能悟到更深的哲理。当菊花迎着秋风吹拂,披着秋霜的沐浴,把一簇簇、一朵朵花朵,热烈地呈献在我们面前时,我只有感叹!
       故乡望秋,这一幅幅迷人的秋景图,让我熟悉了大自然。秋景中蕴藏着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善于发现,就可以拥有。秋天的风景在变迁,秋天的故事还在延续,嫁与秋风不用媒,秋景中展示的许许多多美丽风景让我们领悟,明天的秋景依然会美丽,明年的秋天依然可以收获。
       落在蝉鸣声里的秋
 
       一声蝉鸣,惊醒了夏季,也惊醒了秋季。都说秋天是因蝉鸣叫来的,秋天的那份韵味没有笼罩着蝉呜的聒噪,秋夜的风不眠,惹得蝉鸣幽幽。捕捉噪热一季的夏风,不觉岁月渐渐向远,收敛起内心的惆怅,躲入故乡的某个角落,赏识一窗明月风高。这深夜秋蝉在鸣,甜醉了听蝉人。秋天的美是理智的,秋天对于我来说很美,更是妙不可言,随意取一处风景,不仅仅有花开,还有蝉鸣。
       落在蝉鸣声里的秋天,有天籁拨动你的心音。蝉,是夏天最热烈的歌者。童年时总认为捉住一只蝉,就抓住了整个夏天,现在想想可笑。感谢夏季,让我从蝉鸣中懂得了阳光在指间滑落;感谢秋季,有了蝉鸣,月色不再䑃胧,仿佛蝉声传递着夏季的远去。秋天的颜色格调浓韵,黄色的、红色的,皆是成熟的韵味。蝉鸣是夏季不可缺少的景致,响彻于夏秋两季的蝉鸣,是那样的轻快婉转,是如此的相映成韵,蝉声清爽了炎炎夏季的暑燥。在闲适的心境,蝉鸣声让你有了新凉的喜悦,知道了秋天满是成熟,满是收获。北宋文学家苏轼深有体会,他在《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写到:“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落在蝉鸣声里的秋天,孕育着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和充实的季节。蝉鸣是夏天热烈的回响,蝉鸣整个夏天,蝉鸣整个秋天,你怎能用一句话说再见?我特羡慕蝉不知疲惫的精神,蝉仿佛永远都不知道疲惫,以它奔放的歌喉和激情的腔调不停地鸣叫。感谢人世间有蝉鸣,时刻召唤我的心灵回归大自然,忘却了小城的喧嚣。每年秋季我都要回乡下老宅住上几日,看看花开,听听蝉鸣。老家的秋蝉比我们常见的夏蝉小许多,全身浅绿色,叫声大,它不但白天叫,夜晚叫得更凶。天快亮了,它喝了露水,才停止这无休止的鸣叫。如果是初次接触,那夜晚你就等着失眠吧。也不知道这种秋蝉能量在哪?用什么去补充,这个季节的鸣叫只能靠露水来补充吗?我没有研究过。曹植在《蝉赋》一诗写出蝉的先天资质之美,清素、高洁:“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落在蝉鸣声里的秋天,把秋季妆扮的五彩缤纷,道出了农家丰收的喜悦。有了蝉鸣,就有了夏夜的清爽和秋夜的惬意,就有了那份久违的记忆。唐代贾岛视蝉鸣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在《早蝉》诗中写道:“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蝉鸣阵阵,诠释着夏季的酷热。老家有片杨树林,种了几十棵杨树,比儿子的年龄还大。树下成了蝉的繁殖基地,知了的繁殖都是将卵产在树皮的下面,到了第二年卵才会孵化成幼虫,然后钻到地里,靠吸食树根的汁生长;它们长大后,又从地里爬出来,蜕了壳以后就成为成蝉。每年的夏天是蝉生长繁殖的季节,它们成群结队或独自爬上枝上的高歌。蝉会叫的是雄的,雌的肚子上没有音盖,它不会叫。蝉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它的生长分为蛹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完整的生长周期需要三年时间在土里生长。蝉的一生,只有90多天的生命,竟响彻一个夏天和秋天,它丝毫没有放弃。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唐·雍陶《蝉)》蝉鸣起起落落,一年又是一年,有的人成长了,有的人远走了,生活的每一天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只有蝉鸣。蝉鸣声声,是谁乱了秋天的色彩。花开花落,蝉鸣折叠出一季的风,落在蝉鸣声里的秋天,美得如此绚烂,美得如此纯粹。蝉鸣唱出了一个慷慨的秋天,是温暖的秋天,有蝉的故事。
       拂晓的牵牛花,我在篱笆墙外等你
       牵牛花开仿佛昨日,心随花开,带着牵牛花的感动,看看又是一年。牵牛花爬满故乡的篱笆墙,又竟相绽放了,紫色的花朵面向阳光,犹如抖开的绿幕,绿的出奇。粗壮的藤蔓缠绕着篱笆围成的院落,任牵牛花肆意生长,努力地向上攀爬,这就是所谓的“牵牛花精神”。“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蜻)蜓带露来。”北宋诗人陈宗远更爱好牵牛花,这正应了他那首《牵牛花》的诗。
       拂晓的牵牛花,我在篱笆墙外等你。牵牛花,篱笆墙,这是故乡小院里的风景。单调的篱笆、柔弱的牵牛花,哪一个单独在一起都会显得脆弱无助,一旦牵牛花攀上了篱笆,恰如找到合适的地方,绿色的小生命方显示出来。牵牛花的叶子像心一样,开着喇叭样的花朵,村里人又喊它喇叭花。花儿有紫色、红色和白色,味香又浓浓的。只要有一线希望,牵牛花就会努力的、无拘无束的向上爬行,构成一道彩色的墙,形成一道绿色的风景线,给盛夏平添了几分清凉舒适之气。 
       拂晓的牵牛花,我在篱笆墙外等你。“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依玉栏杆。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北宋诗人秦观在《牵牛花》一诗中这样写道。我最爱紫色的牵牛花,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质朴的牵牛花,美丽而不骄奢,寄语众人美好的期望。我家的牵牛花每个花藤叶片柄处都会长出一个花梗,每个花梗又能长出五个更小一点的花梗来,绽放出五朵牵牛花。藤蔓继续往上爬,藤上的花朵一层一层地生长着。有人说牵牛花比较任性,大自然赋予它无拘无束的性格;有人说牵牛花是无私的,当阳光普照时,牵牛花会把花朵合起来,把明媚的阳光让位于绿叶,让叶面通过光合作用,把氧气释放于人类。牵牛花每个花瓣都是半圆形,它的根很长很长,花朵却很轻很轻,这种韧性赋予牵牛花无限向上的爬行力量。
       拂晓的牵牛花,我在篱笆墙外等你。每天清晨,吸吮一夜露珠的牵牛花绽开了花朵,把自己娇艳的一面朝着阳光微笑,当阳光微弱时,它开得正艳。当阳光灿烂时,温度限制了牵牛花的笑容,它慢慢收敛了,把脆弱的花朵合起来,犹如睡着了。经过一夜休眠,侧耳细听,仿佛能听见滴滴答答的起床号。牵牛花又绽开了花朵,它具有其它花朵所不同的特点,其它花一次开后就凋谢了,牵牛花能周而复始的开放多次。牵牛花花期之长,是其它花无法比拟的,从春天破土而出,夏季开放、秋季开放。虽然花朵很小,但花茎挺得直直的,不屈不挠,蔓延地生长,努力的样貌让人羡慕。
       拂晓的牵牛花,我在篱笆墙外等你。“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木犀未发芙蓉落,买断秋风恣意秋。”也许北宋诗人杨万里更喜好牵牛花,才在《牵牛花·其二》一诗中这样写道。牵牛花是不甘平庸的花,它不会落在别的花后面,争着抢着向上攀登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朵朵仰着头,仿佛吹响的号角。天冷了,秋深了,把成熟的种子孕育,寻找篱笆墙下最温暖的地方落下,把黑黑的果实安家在此,来年盛夏篱笆墙下又是一幅美景。给牵牛花一点时间,花里藏着几多风情,等一等让牵牛花成为一种风景。
        沙颍河取个温暖的名字

        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拥有一条河流,我的乡愁已播种在沙颍河上,犹如淡紫色的炊烟,缭绕着鸟儿美丽的羽翼。沙颍河原来上游叫沙河,下游叫颍河,不知谁突发奇想改成了沙颍河,名字一改,便温暖了许多。想想沙颍河的前生今世,那两岸的人间烟火是我熟悉的。用什么来装扮这条诗情画意的小河?沙颍河是那么的幽静,任风雨和岁月打磨。因为它质朴,这份天然的美无须装饰;因为它单纯,用流水的音符,写下了我的故乡、我的乡亲故事。在我的心中,掬一杯沙颍河水捧在手心,让沙颍河水潺潺的远去,带上我的思绪和我的乡愁。

给沙颍河取个温暖的名字,我的乡愁像风一样,慢慢飘进我的心里。记住这座临水而居、建县两千多年的小城。一起翻阅太和的历史,寻找太和的沧桑与岁月。也许下一个黄昏,我会陪你站在沙颍河畔一起看晩霞。沙颍河畔处处都有生活的片场,我在河边丈量着沙颍河的曾经,这条河古称颍水,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颍河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经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注入淮河。颍河全长619公里,是淮河的最大支流,约占淮河流域总面积18.1%,其中安徽境内长208公里。主要支流为沙河,也被称为沙颍河。从著名作家李佩甫的电视剧《颍河故事》里,熟悉了沙颍河;从著名作家孙方友笔下的颍河镇,知道了沙颍河边还有那么多传奇故事。曾经,我把沙颍河带来的童趣铭记于心。沙颍河滋生众多的社会文明和民俗文化,不能辜负这条河带给我们的恩泽,把乡愁藏美于心。

给沙颍河取个温暖的名字,我的乡愁指向家的方向,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夏季的沙颍河,褪去了远古的色彩,河面上多了些帆影,河边的芦苇在晚风中射向苍茫的岁月。河边明清风格的建筑群远去了,遗址清晰可辨,苍凉厚重的古商道依稀可见。两广总督徐广缙渡河的码头古风犹存,层层涟漪倒映出五个大字“徐禅堂码头”。渡船仍在,只是少了渡船人。一阵阵凉意心中荡漾,落霞为渡口披上一层红纱,乡愁依偎在心底,永远挥之不去。

给沙颍河取个温暖的名字,我的乡愁淡化成一首无字的歌谣,一篇无韵的诗歌。沙颍河是一条弯弯的河流,它绕着太和县城流着,散发出的“乳汁”,仿佛是妈妈的味道。少年时曾经流过的泪水,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河流。那岸上的炊烟向河水招手,沙颍河不仅流淌的是岁月,还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乡愁总与距离有很大关系,沙颍河畔那栋老粮仓依旧,记载着留恋的时光,有我梦里几多惆怅。触摸那重重的石磙,太多的感伤弥漫于心底,满目沧桑缠缠绕绕地融进了血液。沙颍河是无私的,在河边驻足,忘记了越发寂寞的河水。远处河边思乡的笛声渐行渐远,忧伤的曲风打乱了我的心思,卸下了多年的倦怠。太多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太多的景情再现,都与家乡这条河流有关,寂寞的沙颍河装不下我的乡愁。

给沙颍河取个温暖的名字,我的乡愁仿佛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强忍的泪水。我的心中流淌的永远是母亲河—沙颍河。请收下这条沙颍河,离沙颍河越远,乡愁收得越紧,喧嚣的世界在我心中慢慢溶解。不知不觉中两鬓多了些白发。沙颍河永远不会停下来,几十年生活在沙颍河岸边,心中已定格了那里的人文风情,有时我在唐诗宋词中寻找它的故事。沙颍河是我人生的起点,我只能用回忆触摸沙颍河曾经的热闹,忘不了它静下的时候很美很美。一切都在改变,只有那条沙颍河情景依旧。那一缕缕思乡之情,让沙颍河带我去远方。其实,我的乡愁是一艘帆船,沙颍河也许太小了,装不下我的乡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梧桐·秋色·篱笆·银杏(散文六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