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中是这样安排的: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学习《故乡》的时候,学生自主梳理情节之后,我们开始分析小说中的人物,首先按照人物出场的顺序列出小说中的人物:“我”,母亲,宏儿,杨二嫂,闰土,水生。然后我们按照“你印象深刻的人物”为主导,逐个分析了杨二嫂,闰土,大家畅所欲言 ,把闰土的“木偶人”形象和杨二嫂的“圆规”形象分析得非常到位。接着又在我的引导下,分析了宏儿、水生的形象特点以及在小说中的作用,然后也把小说中的“我”做了剖析。
两节课进行非常顺利,学生学到了知识,我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在课后总结的时候,我想到了2018年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父亲的长笛》中的第10题: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在本课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里面并没有涉及到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也是把闰土和杨二嫂、水生和宏儿、“我”这三组人物作为教学重点来分析,我想起了《型课程标准》对“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的表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认知等能力。我决定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放手让学生做一个练习。
首先提出问题: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其次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来所有和“母亲”有关的句子;
然后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母亲在小说情节中的形象以及作用。
很快,有学生发言:在第11自然段,母亲提到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下面就引出第12自然段我对闰土的回忆,此处的“母亲”起到了“引出下文回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同学们受到启发,纷纷发言:在第9自然段,母亲说“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还有第58自然段,母亲说“你怎地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第66自然段,“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拣择”,以及本段“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等等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善良、仁慈、有同情心的人”,另外,同是女人,同是生活在一个村子,杨二嫂变得尖酸刻薄、贪婪势利,母亲这个形象,还起到了“衬托杨二嫂(人物形象)的作用”;也有同学说,母亲生活在老家,她看到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前后变化,也看到了故乡的变化,比“别了二十余年”的“我”更有说服力;
在第30自然段,“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从母亲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村人贪占小便宜,风俗不好”;
在文章的结尾,第76自然段“我和母亲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等句子,“是小说的补叙,交代了一个我不知道的细节,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探讨,有条理的发言,让我感触很多,我重新整理了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做了笔记,又把《父亲的长笛》这一篇文章及练习题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做练习,我想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一定能够承袭我们上课时的练习方法,全面深入地思考,不至于用一些套公式或者毫无边际的话来应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教,更不能简单粗略的走过场,鲁迅作品本就深奥,更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体会。
作者简介:
王秀兰,河南省原阳县第四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从业二十余年来,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不能和大师比肩,力求向大师靠近。爱语文,爱阅读,爱写作,爱生活。不管生活的船驶向何方,脚下的路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