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我们的文化名人,同时也是我们的精神领袖。苏轼的诗、词、文俱佳,在学术上造诣也非凡。
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苏轼的一种内在坚韧的心性,与乐观开朗的气质。
几乎在任何环境下,苏轼都能看到快乐与高兴的地方;几乎在任何状态下,苏轼都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评价所干扰和影响。这点就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性优势与人格魅力。
让我们来赏析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们可以将这首词分为三个部分:
一
人生的别离。
古人的交通信息非常的不方便,别离可能是永别,暂时的离开可能是永恒的诀别。
这时候三改火(多年未见的人生朋友)。面对的结果是“天涯踏尽”,天涯即是天之边界,人都走到了边界;还要踏尽,尽头就是逐渐到结束。
我们能够看到,时间在此流逝,青春在此逝去,过往基本终结。
然而这时候作者的态度是“依然一笑作春温”,“温”是一种不冷不热的状态,接近于暖,又不会凉。一笑作春温,就是久别重逢,情感重现,破冰变暖。
二
情感的抒发。
“无波”和“有节”是一种对称结构。当你人生处于逆境的时候,心如古井,淡然处之;当你生活处于顺境之时,节操不损,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
不顺的时候,心情要淡然处之,乃至逆来顺受的感谢它;春风得意的时候,也要保持节操,内心坚守,不骄不躁。
三
哲理的升华。
惆怅是一种非常慢,悠久,持续,艰辛的状态。惆怅是一种失意,但是并不是特别浓烈;惆怅更是一种内心的失落,更突显的是时间的悠久。
看着远方的孤帆,内心的离愁别绪激荡深远,长久不定,持久不衰。而这种离开,分别,各奔天涯,既是作者看到的景象,更是作者的自身。
作者对这种态度是“不用颦”“颦”与“濒”“滨”同源,“颦”是一种紧缩双眉的状态。连眉毛都无需紧锁,说明内心一种豁达开朗的胸怀;人生如“逆旅”。
“逆”与“迎”是同源词,是直面未来,是迎接未来,是正视未来,而不是躲避未来。
前段时间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我们称之为“逆行者”;“旅”古文字字形军旅字初文从二人立于旌旗(㫃)之下,会意。
“旅”一定是一个短暂的状态,是一个短期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永恒而持久。我们现在也会说旅游,旅客,旅馆。这个一定是特定时期的,是相对短暂的。
人生如逆旅,就是我们的人生只不过是短暂的漫长人生时空中的一瞬,而我一定要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尽最大努力,认认真真实现到最好。
在短暂的“旅途”当中,我也只是一个行人。行走到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地方,都是不同的风景;每一处时光,都是它的魅力。
要善于运用逆境,最大限度做事情;而不是过份的埋怨与抱怨和内心的悔恨纠缠。
全篇诗句,从时间到空间,从客人到主人。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诗人一方面是表达对友人的真挚之友情,一方面抒发自己对人生,对世界,对环境的理解。
每个人都在世界当中是匆匆过客,每一段经历,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用情去感受。
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事儿,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坏事儿。辩证法无处不在,就是这样。
作者简介:
陈正正,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古汉字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在《汉语史学报》《中国典籍与文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语言与翻译》《理论月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汉字基础与常见使用问题辨析》等书,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