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挂碍

有一天小多啦突然说,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有才华却能忍住不炫耀呢?你看大街上,长得好看的各种自拍,腿长的露腿,腰细的穿露脐装,有钱的开豪车,有才的忙着搞直播上节目,为什么他们就不为所动呢?后面她又感慨说,人这一辈子,啥都不能掌握,你的出生,你的身体,你拥有的东西,你的命运,都不能掌握。唯一能掌握的东西就是你的心,偏偏你的心却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东西。真是神奇。我在旁边听着,先是想到一句话: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继而又想到扫地僧。我当时想用这两个例子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说了几句,发现没说在点上,也就识趣不说了。后来认真琢磨了一下,发现她开头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她后面所说中:掌握自己的心。
人为什么想炫耀呢?其实就是不自觉在臣服外界的某种标准,世俗的某种认可,旁人的某种定义或要求。你在意这些,所以必然会去迎合这些,被这些所驱动。在意即枷锁。如果臣服的是自己的心,真正听从内心去行动,就压根不需要证明什么,自然也就不会想着去炫耀什么,甚至主动做减法,把拥有的东西弃之如敝履。比如毛姆笔下的拉里,黑塞笔下的悉达多。

特德·姜有一篇科幻小说叫《领悟》,说的是在某个实验中,创造了两位超人。其中一个一心想重塑世界,而另一个却只想探求宇宙的终极真理。他们最终狭路相逢,展开了一场生死决战。只想探求宇宙终极真理的那位最终领悟了,死去了。这种境界类似求道,修仙,灭人欲,专注于向内求索并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刘慈欣也有一篇类似的小说《朝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是一群知识分子,愿意以死换取自己研究领域的终极真理。几年前我也看过电影《极盗者》,里面有句台词:“我看到了,那条路!是多么的美丽啊!”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从容赴死,那时的我多少有点讶异。也同样是几年前,我和一个朋友相聚在郑州。她喜欢吃路边摊。我劝她说别吃那些路边摊,卫生情况实在堪忧,容易得病。她说怕啥,人嘛活到三四十就够了。当时我也不能理解她的想法。现在,我不讶异了,也能理解了。

生活中,有人喜欢向外求,有人专注向内求。有人只想活得精彩,有人渴望活得长久。参差多态才是生活的本源。而我之所以讶异不能理解,不过是见识寡陋而已。

王怜花在《古金兵器谱》中,也谈论过这个问题。他说:你愿意活得更长,还是宁愿活得更好?这是一个问题。什么是活得更好,是指生活的密度大还是说生活的质量高?这又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焦虑?因为诸如此类的问题永难回答。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一生去试着寻找答案,不过当你终于明白时,你的一生也已到头了:人生和历史一样,没办法再来一次。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生活只有一种可能性,并且没有一种生活不需要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警醒之后,我可以暂时心安理得无所顾忌地生活。

于我而言,我尊重所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愿意承担相应代价的人。我唾弃所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想着把相应代价推给别人的人。对于生活中那些痛苦的懊恼的追悔莫及的事情,时刻用这样的一句话警醒自己: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图片

杨八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心无挂碍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