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的《云南这边》读书笔记 -一首送别诗

大学时读过于坚的《云南这边》。这是一本散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2年出版的一套书中的一本。这本书与同系列中的另一本——高建群的《白房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者对云南大地的描写细腻得可怕。我用“可怕”这个词,是因为我记得里面在描写雄狮大峡谷(其实就是鸡公山绝壁)时,看着那些文字我突然涌现出一种恐高的哆嗦感,让人不由自主臣服在大地上。那股哆嗦感似乎仍在大腿间回荡,尽管那些文字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后者对中俄边境的叙述,真实中有一种残酷的梦幻感。残酷是因为那里感觉不是人待的地方,梦幻是文字中涌动的那种崇高感,两者在对立中相融,它与圣埃克絮佩里的《风沙星辰》一样,让我总想着再看一遍。
那时我还不知道于坚是谁。再后来陆续读过他的一些诗篇,发现有些诗写得真好,真实,直白,有老照片的质感。我特别喜欢他这一首《送朱小羊赴新疆》:
他从人群中挤出来/跳上开往大西北的火车/他父亲没有来送行/那个游击队员老了/躲在家里不出声地啜泣/灯也没有打开/我们站在水泥月台和他的独儿子握手/在一起好多年/从来没想起要握手/手和手紧紧地握/好像要握住将来所有的日子/手握过了 车还不开/最后几秒真是难耐/(如果你突然不走了/我们就是一群喜剧演员)/此后是天各一方了/傍晚你再也不会来敲门/叫我去逛八点钟的大街/听说新疆人烟稀少/冬天还要发烤火费/在那边倒可以干些破天荒的事情/好好干吧 朱小羊/“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列车载着你跑向天边外/我们这群有家的人/在人海中悄悄走散。
我喜欢这首诗的真实。送别时的握手仪式,手握过后车还不开的那几秒难耐,若是突然不走的那种突如其来的尬想,以及我们这群有家的人在人海中悄悄走散,让这场送别尤为接地气,并且没有表演成分。每次参加职场道别的饭局或茶会,我都想着要不要仿照这首诗,写写现场众人的尬聊、脸上演绎出来的不舍以及内心的窘迫难耐。
朱小羊是谁干过啥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应该是于坚的一位好友。《尚义街六号》中,于坚这样写道:有些日子天气不好/生活中经常倒霉/我们就攻击费嘉的近作/称朱小羊为大师/后来这只手摸摸钱包/支支吾吾 闪烁其辞/八张嘴马上笑嘻嘻地站起……
这个被迫请客又囊中羞涩的画面,特别传神,让人想到大学宿舍凑钱约饭大排档的场景。这几行字也让我想到一首老早的民谣《张木生》,里面有几句歌词可谓神来之笔:哎呀脸像锈铁一样的张木生/他的口袋空空的没有钱/掏了半天/最后他掏出来尊严……
图片

杨八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于坚的《云南这边》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