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拥有良好的家庭相处模式
就要做到课题分离
文/素素(新疆)
最近一位久不谋面的朋友打电话倾诉自己遇到的烦心事,她说自己的父母总是吵架,怎么劝都不听,年过半百了,还是一地鸡毛;孩子不爱学习,每天写作业磨磨唧唧的,非要折腾到半夜才罢休;老公也不省心,总是当甩手掌柜,啥心都不操。
想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真的是脱离不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啊!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曾说:“ 如果说有什么方法能解决人生中99%的烦恼,我会选择课题分离。”
生活中,无论是与父母的关系、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亦或是工作中的关系,会出现矛盾丛生的烦恼,大概率都是没有理清各自的人生课题,跑到别人的课题里指手画脚,或者是自己的课题受到了别人的干涉。
因此,只要真正做到课题分离,就能获得轻松的家庭氛围。
01 与父母课题分离,减少对他们的依赖
龙应台在《背影》中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这样,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学会彼此放手,各自为安。
表姐今年终于退休了,她计划先和小姐妹去旅游,然后准备开一家甜品店,将自己这几年的烘焙爱好变成退休后的事业。
结果女儿一个电话打乱了她的计划,表姐的女儿在北京,今年孩子要送幼儿园了,女儿要求母亲去北京帮忙接送孩子。
表姐的犹豫让女儿很是恼怒,她质问表姐:“你退休了,又没有啥正经事,为什么就不能帮帮我,你看看,谁家的父母不是这样帮忙带孙子的。”
一连串的质问,让表姐无法辩驳又很是委屈。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课题混淆,没有厘清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
作为子女,生不生孩子,生了孩子怎么去养育,是子女自己的课题,不要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丢给父母,道德绑架父母。
既然选择生孩子,那么,养育孩子就是儿女自己的课题,自己的课题自己去解决,不要把自己的课题强加到父母身上。
帮不帮忙带孩子,是父母的事,儿女不该强求,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
作为父母也不要有内疚感,要懂得分清楚,哪些事是子女的事,哪些事是自己的事。退休后的老人,养好身体,尽可能少给子女找麻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忙,这是父母自己的课题。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课题分离的过程,与很多人、很多事分离,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在一个平面上不断前行。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一种彼此支持、鼓励,相互成长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相互的依附关系。
02 与伴侣课题分离,降低对他(她)的期待值
有一句经典的话叫做“我爱你,与你无关。”其实这就是情感关系中的课题分离。我爱你,不求回报,这是我的事。至于你接不接受,则完全是你的事了。
婚姻里的矛盾大多数都起源于对对方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是对对方的期望值过高。
晓晓最近和老公闹别扭,已经冷战了好长一段时间。
晓晓报怨自己不该因为生孩子离开职场,现在在家里,每天忙的四脚朝天,老公倒好,每天回家就知道各种葛优躺,从不帮忙,每次晓晓想让老公帮忙,老公就会说:“我上了一天班,累都累死了,你就不能体谅体谅啊!”
前一段时间,晓晓在朋友的建议下加入了一个写作社群,开始学习读书写作,晓晓的想法很简单,学习写作,不仅是自己的爱好,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也能辅导孩子。
结果却遭到了她老公的打击,说她不务正业,写的文章是垃圾,就连晓晓早起学习,也被老公各种阻挠,晓晓被打压的几乎没有了自信,要知道,在回归家庭之前,她也曾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啊!
家务上指望不上老公,自己做的事还得不到他的认可,晓晓内心苦恼极了。
这其实就是晓晓和她老公课题没有分离导致的结果。
晓晓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写什么样的文章,是晓晓自己的事情,晓晓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没有必要期待别人的认可。她老公认可不认可与晓晓无关,笑笑不应该受到影响。
帮不帮忙做家务是晓晓老公需要修的课题,晓晓要做的就是降低对他的期待。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
晓晓老公需要的是尊重晓晓的选择,而不是横加干涉,更不是打击贬低。
婚姻里的课题分离,就是在相处的时候,给予彼此最大的尊重,不要过度参与对方的选择,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以为是的替对方做决定。更重要的是,要降低对对方的期待值。婚姻中降低期待,会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
03 与孩子课题分离,放下对他们的掌控欲
很多父母的烦恼常常来自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换言之,就是孩子的实际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的课题是为孩子提供学习的帮助,假如你强行干涉,就会让孩子觉的他是为你在学习,继而产生抗拒心理,甚至会欺骗你。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不写作业时父慈子孝,一片祥和;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上演男女混合大战。很多家长表示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会血压上头,心跳加速,有生命危险。
这些“老生常态”的话题其实就是没有和孩子进行“课题分离。”
怎么分离呢?
首先,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不写作业的后果(交不了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是他自己承担。其次,把父母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分离。要做到不受孩子情绪的影响,保持冷静。第三,要了解孩子不写作业的真实原因,然后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执意不做改变,家长不要急着去逼迫,上演“教子大战”,而是引导孩子,让他知道完成作业的好处,并能够耐下心来等待,并做好随时援助的准备。
前几天闺蜜讲了一件事,很有意思,她说高考成绩出来后,闺蜜看到孩子才考了400多分,很生气地质问儿子:“你和小李阿姨的儿子同一个班,人家考了600多分,你怎就考的这么差呢!”
闺蜜说,她儿子给她一个白眼,说到:“别人考的好不好管我什么事。”你看,孩子都能够厘清的课题,我们却尚不清楚。
如果我们能做到:明白自己为孩子付出很多精力是自己的事,不会因为孩子不领情而忿忿不平。
如果能做到:给孩子买学习资料,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这是我的事,不会因为孩子不去阅读而大发雷霆责备他。
如果能做到,孩子想不想和我一起运动是孩子的事,我要做的是创造机会让孩子知道运动带来的益处并尊重孩子的决定。
那么,你就懂得了课题分离。与孩子做好课题分离,不仅能够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变得轻松又简单,而且让孩子能够体验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养成独立自律的品格。
冯唐说:世间万物,很大一部分事,归根结底是两件事,一件是“关我屁事”,一件是“关你屁事。”
《被讨厌的勇气》说“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就是丢开别人的课题。”
能够学会课题分离,就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轻松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