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豪情狂气,壮心未老——浅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豪情狂气,壮心未老

——浅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城阳第九中学 谷慧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便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与同僚出城打猎之时,而此时的苏轼已38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年近不惑的苏轼,亦是中年,而在此词中他却一扫中年暮气,以一个“狂”字开篇,“狂”字便是全词的词眼所在,更是进入这首词的一把钥匙。何为“狂”?词中写道:“左牵黄,右擎苍”。“黄”即黄犬,“苍”为苍鹰,此二者,凶猛异常,为捕猎的好手,却皆在“我”的左膀右臂,为“我”所用,这样的开场正是狂傲之气的体现!

“狂傲”之气还体现在“我”此行的穿戴及随行人员上:“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我”戴着华美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并且率领了一批有同样的打猎装束的随从,整个队伍配备华丽,随我之势而行,一声令下之后,千骑闻声齐发,浩浩荡荡,马蹄疾驶,腾空越野,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尘烟滚滚,声如雷鸣,整个队伍如征战沙场的铁骑兵团,席卷平坦的山岗,哪怕有万千敌军在前,都不可与之相敌,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这正是“我”此次出行的“狂气”!

这样的出猎场面,怎能只“我”独乐?词中写道:“为报倾城随太守”此处“报”的意思是“报知”就是要替“我”告诉全城的百姓,跟随我去打猎,也就是说苏轼打猎不仅出行华丽,气贯长虹,更要请全城百姓参加,来看我亲自“射虎”。一个年至中年的文人,敢发出射虎的豪言,敢于自比连曹操都夸赞的孙权,这是何等的霸气!何等的豪迈!何等的自信!更是何等的“狂气”四射!而他的狂气还不止于此,他还要邀请全城的百姓来参加出猎,那苏轼是否有这样的底气请得动全城百姓呢?

答案是完全可能的。苏轼时任密州知州,一上任就忙着治蝗灾,马不停蹄奔走各县,同时上书朝廷,减免密州赋税,他曾在田坎上写公文,直至忙碌一百来天才回到州府,导致府衙官吏竟有半数不识他的尊荣。这样勤政爱民的知州怎能不受百姓爱戴?他的出猎,密州百姓怎能不来同乐呢?这样的排场与气场估计也就是苏轼才有吧。

苏轼的狂气,不仅体现在其言行上,细观此词,更是体现在这首词作本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从风格上说,词比诗在抒情方面更加个性化,多空灵婉转、回环往复之致。而苏词之前历来重香艳软媚的儿女情,其中以晏殊、柳永为代表。而苏轼写词,开始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味。他“以诗入词”,突破了绮罗香泽之风,把写词和写诗一样,内容包罗万象,生活见闻等都可入词,融入了更多的言志、抒怀的成分。而《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也是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他在《与鲜于子骏三首》中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苏轼在变革词风上自得与自豪,这也是一洗前人作词方式的自信满怀的狂气。

苏轼内心的狂气,更是他内心爱国情的体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样有傲气有傲骨的苏轼,却甘以魏尚自比,为的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在屡次被贬之后,抒发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豪情时,苏轼的狂气便隐隐流露出了一种失落、惆怅之感,但这样的失落是短暂的,因为他是苏轼,他的一言一行中,都展现着他乐观旷达的生性,因而虽有失落、惆怅,但一腔爱国情、一颗旷达心的苏轼,内心的狂气仍未消减:“西北望,射天狼”。这是为国建功之狂。

纵观全词,狂气跃于纸上,满腹雄心壮志、雄才大略的苏轼立于眼前,他的狂是极度自信的外在表现,是作为天才文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气质,壮心未老、满腔爱国情,乐观旷达的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材解读||豪情狂气,壮心未老——浅析《江城子•密州出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