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来到这个世界时感觉是被爱的,
离开时也是如此,
那么这中间发生的一切好像都能坦然面对了。”
缅怀迈克尔·杰克逊
12年前的今天,传奇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跳骤停病逝,终年50岁。
KING OF POP
全能流行乐之王
迈克尔·杰克逊与猫王、披头士并列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偶像。
5岁时,迈克尔在家族组合Jackson 5作为主唱出道;单飞后,他更是凭实力一次次刷新了流行音乐史的记录。
Jackson 5现场(左三是主唱MJ)
1982年,迈克尔发行了第六张个人专辑《Thriller》,在全球掀起一场划时代的音乐风暴。
不仅在当年连续霸榜美国公告牌音乐榜37周,斩获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奖,且截至今日,《Thriller》依旧是历史上销量最高的音乐专辑之一。
隔年,迈克尔首次登台表演太空步,这成为他标志性的舞蹈动作之一。之后众多招牌动作也引得无数人争相效仿。
《这就是街舞2》四字弟弟致敬MJ
迈克尔曾经创作出的无数金曲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经典:穿越时空,一听就上头。
KING OF PAIN
压抑的痛苦之王
然而,拥有无数音乐成就、受到千万人崇拜追捧的背后,迈克尔也面临着巨大痛苦。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迈克尔却曾找过多位医生开给他大量的处方止痛药。
每天晚上,他都需要服用大量的麻醉剂才能入眠,包括最后导致他猝死的异丙酚——他称之为“睡前牛奶”。
回看迈克尔的一生。5岁出道,他为事业失去了童年;父亲严苛的管教方式让他从未感到被接纳或肯定。
MJ与兄弟父亲
青春期的痤疮问题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厌恶;天生的大鼻子带来的容貌焦虑,使他三番五次整容,企图改变形象。
患上家族遗传病白癜风,却被外界攻击为他故意漂白皮肤;两次被指控猥亵男童,他的事业、精神和健康状况受到翻天覆地的影响……
MJ深陷舆论风波
面对这些巨大的、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伤痛经历,迈克尔想尽一切办法来控制它们,压制它们——甚至不惜高度依赖药物。
虽然我们难以真正体验迈克尔的传奇一生,但在过去的人生中,我们多多少少也都经历过一些挫折或打击,有过不愿再提起的伤痛情绪和回忆。
有时直面痛苦太难,逃避就变得十分有用——我们可能会依赖酒精、药物、消费、短视频、游戏……任何可以暂时麻痹内心痛苦的事物,都成为了特效安慰剂。
/
其实,使我们饱受伤痛回忆折磨且难以放下的核心原因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压制或逃避自己的情绪——而这样的行为阻碍了大脑处理它们的过程,以至于出现了情绪阻碍(emotional blockage),让我们难以真正与其和解。
通常来说,受到情绪的冲击后,大脑需要六步来恢复状态:察觉情绪>>道出情绪>>暂停>>探索>>选择>>行动
当其中的步骤受到阻碍时,我们的情绪和感受就无法真正被健康地处理。
每个人面对伤痛经历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都有所不同,而更多时候这是一个我们自己都很难察觉到的过程。
以下我们总结了导致情绪障碍出现的7大原因和应对之道,希望可以帮助你重新检视自己在面对情绪时的策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EMOTIONAL BLOCKAGE
引起情绪阻碍的7大原因
1.
你不知道自己感受的情绪到底是什么
#应对策略
当你感受到让你很难受或无法放下的情绪时,试着去用语言来描述你的感觉和感受,使它具象化,避免让自己沉浸在虚幻的负面情绪中或将其无限放大。
英语里有一句俗语“Name it to tame it”,意思是你能命名的,你就能驯服。对待伤痛情绪也是这样。
2.
你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受
#应对策略
这时候,你可以花点时间坐下来,试着将自己当下所想的、所感受的全部写下来。你不需要很有逻辑,只要顺着自己所想,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
写日记是一种安全的感情释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顺藤摸瓜,去探索它们的源头。这样的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3.
你会下意识地去否定、逃避、评判自己的感受,甚至对自己感受情绪这件事情感到害怕。或许你还会给自己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告诉自己哪些情绪是好的、是可以去感受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
#应对策略
问题是,如果你不让自己去感受那些看似负面的情绪,那它们会持续影响你,因为情绪本身出现的目的就是来帮你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的。
当你想要躲回自己的保护壳,或对这些感受加以评判时,有意识地暂停一下——就算只有短暂的几分钟。请相信,这些情绪即使再难以承受,也不会真正伤害你,只有一味地逃避才会。
4.
当我们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情绪时,可能会整个人陷入惊恐状态,感觉自己无法动弹、无法思考,无法正常地处理遇到的情况。这时,我们本能地想要尽快从惊恐状态中逃脱,排斥内心起伏的情绪
#应对策略
强烈的情绪会激活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
指机体经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被引发应激,使躯体做好防御、挣扎或者逃跑的准备,比如心跳加速、血压增高、血糖释放增加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试着深呼吸放松你的身体。当你的身体得到放松和舒缓时,大脑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情绪。
5.
一些不客观的、负面的核心信念(core beliefs)常常会阻碍我们解决问题的步伐。核心信念是我们持有的有关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基本假设,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影响个体如何看待自己,感知环境与人际关系
#应对策略
核心信念是我们的自动化思维,它于我们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我们鲜少怀疑其合理性。但往往带有偏见的核心信念会阻碍我们很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
一些很常见却不客观、不理性的核心信念有:“我不是一个好人”、“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这些想法可能深扎于你的信念体系中,影响着你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决策,而且更糟糕的是,你很少会去质疑他们是否属实。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想一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从何而来。觉得困难的话,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自由写作」这个方法。
探索的过程中,看一看让你难受的根源问题是否和一些主观信念相关:检视一下自己的核心信念是否是合理、真实的,因为当遇到问题和情绪时,它们会直接影响你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在咨询案例中,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出现。比如,一位女士在她四岁的时候,和她两岁大的弟弟一起在马路边等人,结果她的弟弟不幸被车撞了。50年来,这位女士一直认为弟弟被撞是自己的错,而且,由于愧疚感太强烈,她从来没有去细想过前因后果。渐渐地,这位女士形成了一种信念:无论什么事,只要出现问题,一定是她的错。
直到有一天,她的咨询师问她:“你知道四岁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吗?你觉得四岁的孩子是有这个能力对一个两岁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的吗?”这时,她才意识到,在过去这么多年里,她一直持有的这个核心信念是不够客观的。
6.
很多人并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自己而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并且陷入了责备模式(“这是他的错不是我的”)或者受害者模式(“老天就是在和我作对”),或者在这两个状态中徘徊。总而言之,我们就一直翻来覆去地纠结这个事情,困扰我们的情绪也就反复出现
#应对策略
我们需要弄清楚自己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可以试着想一想什么是我们掌控内的,什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认清并接受那些不可抗力,同时对于自己掌控内的出错的事情进行反思,这样可以避免沉浸于虚幻的无助感中。
7.
大脑结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人难以应对情绪。比如,患有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的人,会很难让大脑集中注意力进行情绪处理。
一些心理障碍也会造成类似的问题,比如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应对策略
面对这些特殊的情况,我们需要寻求专业治疗师的帮助,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比如,注意力缺失症的患者可以多多使用上面提到的办法——把情绪和感受写下来,或者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实是一个主动梳理的过程,可以帮助大脑集中精神来更好地处理情绪。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可以尝试暴露与反应阻止疗(Exposure-Response Prevention),患者在自愿的情況下适度暴露于能引起焦虑情绪的情景中,学习不去执行强迫行为,并且在治疗师的引导下通过其他途径疏导、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写在最后
当局者迷,找一个可靠理性的人聊一聊你的困扰,可以是家人、朋友、咨询师或者任何你信任的、态度客观的人,听听他们的视角和想法,从而帮助自己梳理情绪,说不定可以发现情绪阻碍的突破口,度过情绪带来的难关。
「找我说」24小时倾听你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快速地获得倾听陪伴,「FindSelf找我」推出了一项公益服务「找我说」,全天候提供即时、私密的线上文字一对一朋辈心理支持服务,现已发展为北美最大的中文文字心理支持平台。
关注「FindSelf找我」官方微信服务号,直接与公众号对话,回复任意你想说的内容,即可「找我说」。将会有一位「找我小伙伴」与你匹配,提供即时、私密的一对一文字心理支持服务。
的确,去直面伤痛、把它们暴露在在阳光下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那些经历会让我们感到不适、不安,甚至羞耻。
治愈自己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当然,除了勇气,我们也要学着主动反思自己应对负面情绪的处理模式,也许很多“过不去”的经历就变得没那么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