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一所英雄辈出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最高学府。这里的最高,胜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所大学。泡茶馆,跑空袭,听雨声……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使人们对西南联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这是昆明暮春的普通一日,天气晴好,物价平稳,电力充足,一所名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校还有两天正式上课,而它艰苦刚毅的八年才刚刚开始。”
读到此处,我会心一笑,但眼中的泪花忍不住涌了出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段传奇,开始的何其不易。从北京到云南,从长沙临时大学到湘黔滇旅行团再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作者杨潇沿着当年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的探寻,而几千公里的跋山涉水,是他与联大学人最直接有效的沟通,也是对联大精神最真实深切的感悟。
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作者用脚步丈量着几十年前联大师生曾遇到过的艰难险阻。虽孑然一人,而他并不孤独,当年的种种风物无意之间在以文献、实物等形式与之“神交”。书中设定的每一个章节标题,仿佛暗示读者杨潇就是联大的一份子。使人产生这种错觉的,是这本书对于联大相关历史资料的大量参照。作者每至一地必去探寻当地的档案资料部门,通过脚步的丈量与文献资料的佐证还原,让早已成为历史的西南联大再一次变得立体且有温度。显然,这本书的是在“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双重加持之下取得成功的。 终究,中国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传统在作者杨潇这里再次得到了传承与发扬。相比于《文化苦旅》,《中国文脉》,《千年一叹》等作品,《重走》则更多了一些理性。当余秋雨先生以一位文化学者的角度去不断探寻的时候,杨潇则更多的选择了将与联大相关的文献等资料艺术化之后糅合在自己的行动实践之中。
跟着湘黔滇旅行团与作者的文字,从北京一路走到云南。以前对西南联大的狂热向往,到本书结束时更多的蜕化成了一份敬重。曾几何时,一大批人依借联大思想之自由与成果之丰硕剑指“世风”,痛斥“人心不古”。这本书的诞生,很好的指正了这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观点,它更多地让我们看到了一段传奇形成背后的信念,不屈与坚韧。在那个战火浴洗青春的年代,联大师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刷洗着家仇国恨。经过了几千公里的迁移,他们在生与死的博弈中格外珍惜自己身前的那张课桌。自然,自由之精神与丰硕之成果也便产生在如是基础上。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征程。虽然古今学人同有一颗赤子之心,但断不可错把往昔当今日,这便是这本书最显见的现实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南渡北归,国立西南联大的乱世学人们为历史,为民族交上了一份答卷。从不一样的角度去审视、发掘西南联大,使之在学术的土壤上盛开浪漫主义的花朵,这是杨潇对于以往相关题材拘泥于联大成果研究做出的新突破;笔力,脚力,眼力,新闻人“三力”的充足调动也正是本书创作的宝贵之处。学术理论与田野调查的联袂,使得读者、作者与联大师生相隔时空,携手相游于湘黔滇的山水之间。历史文献之中的联大故事与作者的追寻足迹浑然一体,将“庙堂之高”的学术严肃与“处江湖之远”的游行雅致兼备其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要出去走走的,在饱读诗书之后,去重走,去充实我们依旧匮乏的灵魂,去感受历史的温度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片
作者简介:杨家乐,笔名木泽。渌水诗社社员,河柳文学社第二十一届社长,陕校文联5号宇宙创作团成员。作品见于《奔流》、《小作家报》、《台湾好报》、《都市头条》、《河西文艺》,散文网等刊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