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写作文,很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时间流逝的飞速:时光如水,日月如梭。然而,小时候的我对时间的流逝并没有什么概念,更没有什么体会,更多的是人云亦云,为赋新词强作愁。而且,暗地里,还觉着时间过得太慢,自己老长不大。到了现在,才感觉到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好像还没有干些什么事,这一年就过去了;还没有干成什么事,十几年、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人的一生真的太短暂了,短暂到其实还没有做好准备就长大了,刚感觉自己长大其实已经老了。
有位哲人说过,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实,人也不可能同时度过同一年。每一年都有每一年不同的活法,每一年也有每一年不同的心境,每一年都有每一年不同的开心或者不开心,每一年也有每一年不同的欢喜哀愁。很多时候,之所以我们不开心,纯粹是由于我们思虑过多,贪念太盛导致的。
哲学的三大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向哪儿去?每个人终极一生都在回答这三个问题。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谁,才明白自己在家庭、在单位、在社会上存在的意义;只有知道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才明白“命中注定”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只有知道了要向哪儿去,才明白自己的渺小和无奈。人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做白日梦,不能在失去后才悔恨。
很多年前,在知乎上看见一则留言:“多么希望有一天突然惊醒,发现自己是在高三的一节课上睡着了,现在经历的都是一场梦……同桌骂你白痴,叫你好好听课……一切还充满希望。”出乎意料的是,这则留言收获了3.4万个赞,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当年没有受过的苦,现在生活都一点一点的还给我了”。 这位网友敲出的这一个个字背后,很多人读到了辛酸。世上最令人遗憾的,不是我没有,而是本可以。
看过一个不是段子的段子,说让一个孩子好好读书,只需要带他(她)去三个地方:一个是汽车站,一个是高铁站,一个是机场。在汽车站可以看到熙熙攘攘形形色色的人,以农民工居多,他们衣衫破旧,拿着大包小包,由于座位很少,通常蹲在地上,目光呆滞,想着心事。坐汽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票价便宜,为了省一点钱,宁可站着。到高铁站就会发现,高铁票比汽车贵,人比汽车站也少些,各种设施也好些好些,坐高铁的以白领居多,他们的衣着和言谈举止和农民工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有的人在高铁上还在不断的忙工作,这些人一般都是处于社会的中坚力量。最后带孩子到机场去看看,你就会发现,机票比高铁票又贵些,机场的人比高铁站的人更少些,很少有人会舍得拿这样的价钱去坐飞机,而且现在机场候机室还有不同,有头等舱的候机室会比经济舱要好很多,就连登机通道头等舱要比经济舱优先。然后我们可以问一问孩子,你以后是想坐客车还是坐高铁、飞机呢?
这个段子很扎心,却也很真实。记得小时候,实在不愿意上学,觉得读书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很多习题不会做,每次考试老是排在后面,后来在父母的棍棒之下勉勉强强的上了大学,及至参加工作后,耳闻目睹亲身经历了很多纠结难受的事情,才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一分辛苦一分收获的道理。
这是说孩子的,还有个更扎心的段子是编排成年人的,说成年人最好的三大教育基地是医院、监牢和陵园。住院了才知道钱其实不是钱就是纸,坐监了才知道自由走动自由呼吸多么可贵,变成一缕烟被放到陵园了,才知道没有健康其实一切都是零。
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有,估计销量会很好,因为很多人都会争着抢着去买,无论多大的代价。
很多年前读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对其中一个小细节印象深刻,哈利•波特在霍格沃兹一间无人使用的教室里意外发现了厄里斯魔镜,墨镜上刻着一行奇怪的文字:“我找出的并非你的脸庞,而是你心底的渴望。”其实,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曾是一腔理想,就像《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最后帮至尊宝挡牛魔王的一叉子的时候,对至尊宝的话: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
猜不中结局的岂止紫霞仙子,至尊宝也有同样的感慨: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紫霞与至尊宝是神仙,都有这样的遗憾,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用说了。
自然的生命时间,人人都有,无非长短而已。就好像手中掬着的一捧水,无论平摊还是紧握在手掌,总会有一点一滴从指缝中流逝。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场旅程,有很多站点,没有人能永远陪着你。在这场漫长的旅程中,有阳光鲜花,有风花雪月,有狂风暴雨,有沟沟坎坎,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来。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生活之于我们每个人,其诡谲之处在于,他两头堵你:倔强地抱定理想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是疯子;向现实低头妥协,打磨掉棱角逆来顺受的,是窝囊废。没有人愿意当疯子,更没有人愿意是窝囊废。所以,我们都是在小心翼翼的走钢丝,手里拿根横杆掌握平衡。谁掌握的好,就可以顺顺当当的度过一生,要不然,四处碰壁。可是,人生那么多的偶然,又有谁能看清前面的钢丝究竟是伸展还是弯曲了呢?又有谁能在云雾缭绕的万米高空看清那一根细细的钢丝而不至于让自己踩空呢?
生命是一次一次的相遇,遇见是一段缘,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让人感叹;遇见是一缕情,聚也依依散也依依,真情难叙;遇见是一滴泪,无言无语千丝万缕,是悲是喜,难辨清晰。有的人来到你身边,是告诉你什么是真情;有的人,是告诉你什么是假意;就像有的人来到你身边是为了给你温暖,有的人是为了使你心寒。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礼物,无论你喜欢与否也要接受,然后学着明白它们的意义。
人生不管遇见风雨,还是遇见暖阳,都是岁月里一些不可缺少的陪衬。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艰难孤独的跋涉之旅,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一员。人生其实很短暂,不要计较太多,把弯路走直是聪明,把直路走弯是豁达。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自己眼中的世界和世界界定中的你,甚至身边的人对你的感觉与你自己的体认,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完全颠倒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天和意外之间,通常意外先来。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人生不像电影、电视剧般只需要跟着剧本演就能够了。表演能够在彩排时发现不足,及时补救。但人生不能,人生是没有任何的彩排,没有让我们做事先准备的时间。所以,即使我们出生在任何不足的环境下,我们都应当努力,使出吃奶的劲儿,把我们的人生过的五彩缤纷。
《百年孤独》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旅程,孤独前是迷茫,孤独后是成长。”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时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最好。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迷途慢慢,终有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