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近旁的一株木棉

(本文共142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我们”系列中的第一个人物。(文中均用笔名)

她:晓晓 ,女 ,43岁,财务公司老总,典型的职场女强人

我:桔子,女,41岁,职业学校教师 ,弟子三千

我和她是高中同学,26年来我们像是在一起的两棵树,各自努力站成自己的风景。

她高秀挺拔,能栋能梁;我干低枝虬,献花奉果,我们同在一起栉风沐雨,不懈努力。

毫不夸张地说,每天她只要开车在路上,都会习惯性与我煲电话粥;她认为这是与我探讨企业管理中一些问题最好的时候。

每次接到她的电话,我都有些紧张。她怎会知道,我哪有什么经验可谈呢?原来我在学校,有几年专业课教师紧缺,我这物理专业出身的人在一个偏文科的职业学校用武之地太少。

职业危机之下,我主动转岗,现学现卖,教了几年相关市场营销的课程。后来为了多积累点教学经验,鼓起勇气参加了全国创新杯说课市场营销类大赛,侥幸拿了个一等奖,仅此而已。说句良心话,充其量我也就是个知识的搬运工。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说的:“书生只喜欢纸上谈兵,只说而不实行”,就是很形象地说的是我这种教师。我没有真刀真枪地在商场上拼杀过,给学生讲课略显底气不足,好些时候,我用大嗓门来给自己壮胆。可就这点能力,竟然还被我这闺蜜看上了、看中了,视我如贵人,信任无比。

她每每遇到员工辞职、工资标准修订、公司管理规制建立、拓展客户等问题,常常以“喝茶”为名找我商量,耐心倾听我的看法,给我充分展示才智的空间。

再后来,竟然发展到她芝麻大点的小事都会列个清单向我讨要意见,掐点算好我的下班时间登门拜访,让我不胜其烦之余又倍感甜蜜。

我所“烦”的是,难得的业余时间,有不少被她绑架了。

她所不知道的是,我为了在她面前展示“真知灼见”,显得我真有水平,我需要牺牲休息时间阅读大量管理类的书籍。唉!这就是我总想伸伸本事、拽拽书本理论的代价。

我所“甜”的是,能被她需要,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自己的建议被她采纳并付诸企业实践,也成了我幸福的一个源泉。若连续几天她不来找我,我竟忍不住主动给她电话,拐弯抹角询问她最近啥情况。

若遇棘手问题,连夜查阅资料、翻阅书籍,对我来说心甘情愿,只为了第二天以风轻云淡的口气给她电话说:“昨天的问题我思考了,有这么几点建议,你听听看……”。

你看,又烦又甜,我还是被她牵着鼻子走。这哪里是棋逢对手,这分明是她胜我一筹,让我对她又恨又爱。怪就怪我,太好为人师了……

如此这般,我与她你来我往。她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已经走过了15个春秋。她的公司年会都会请我去主持,还郑重给我颁发过“爱心天使顾问”证书。这些年来,我的“教育公益事业”外加企业实践,大多都献给她了。不知不觉,我的专业课堂也越来越生动。

课堂上,我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我愈发找到了专业自信,找到了专业教师站稳三尺讲台的底气,从一名物理老师名副其实转岗为营销专业教师。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者、人助之,我想,我俩都真的有所大收获!

今天一大早,国家级职教专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转发了我的文章,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是一份周末小欣喜。我即刻转发了给她,附加留言:“你在商场上拼杀,我在育人中精进。与你共勉,愿与你同进步。”

她也马上回复我一张,是她正在阅读我给她推荐的书籍,紧接着又发过来一句话:“我日夜兼程,总想着有一天,可以是我,为你提供一些帮助。”顿时,我眼睛湿润了!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同频共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进步路上、有你有我!

她,和我,就这样一起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携手前行、继续努力!

桔子,资深职业教育工作者,高级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是我近旁的一株木棉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