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里行
☆ 郭学东
蜡烛和柴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种传下来,永远是无穷无尽。庄子在老子消失之后,这样深刻的说。老子的弟子寥若星辰,但在庄子手中发扬光大了,道家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
从蒙城跨过涡河北岸的半公里,曾经是漆园旧址。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在开封京都掌管古今经籍图书和国史的秘书丞王竞,来到蒙城任县令。他看到庄子生长著书之地,千年过后尚未建祠堂,深感惋惜,于是在漆园旧址建起庄子祠堂,并请了时任京城翰林学士的苏轼写了《庄子祠堂记》。元代被洪水淹没,明万历九知县吴一鸾捐奉购地,在涡河南岸城东关重建,虽经清代修缮,但均已毁。今天,在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城遗址上,一座新建的庄子祠堂已经落成。在仿造春秋时代的建筑风貌的大门上,特别醒目的作了牛头形状的图标。象征着“以牛讲道”的庄子学说。进入祠内,按照明代重建时规模和布局,建有逍遥堂,梦蝶楼,鱼池桥,观鱼台,环境清幽。它与老子的天静宫,在涡河上下游遥相对应,成为老庄哲学思想发祥地的标志。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战国时期,这里地处涡淮之间,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年轻的庄子曾在这里管理漆林的“漆园吏”,当时社会动荡,列雄争霸,弱肉强食。仅在涡河以北的漆园附近,就因各国相争,留下大大小小五座城池遗址。除了漆国古城,还有遐城、孙村古城、檀城、垂惠城遗址,印证着宋楚相争的边关险要。当地人叹曰:“半个蒙城县,五座战国城。”庄子身在漆园为吏,却深感天下无道,任途艰险,于是辞官归隐,生活更加贫寒,常有断炊之忧。但他常常隐居垂钓,织屣度日,以著述自适,以授徒为乐。其间,常游于宋与楚之地,成为一位深匿不任的隐者,安贫乐道的士人。
酒却使他在窘困中得以解脱,又陶冶了他那逍遥自在、放荡不羁的性格。他喜爱饮酒,就是在钓鱼时身边也不离酒壶,高兴时就喝上两口。晚上饮酒后开始著作。他在《齐物论》中写道:当人在梦中,却不知道是作梦。醒了以后才知道是作梦。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他居然写到:自己梦中变为一只五彩斑烂的大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顿时觉得逍遥自在,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后人又把庄子称为“庄仙”。
蒙城西南十余公里,是一条濮水,因水中生长繁茂的芡实,当地俗称“芡河”。庄子来到这里垂钓,并将濮水之钓写进自己著作里。一天,庄子正在这里聚精会神地坐在柳树下钓鱼,身后不知何时来了两个峨冠博带的大人物。这原是楚威王派来的大夫,奉命前来恭迎他进王都当官。庄子头也不回,漫不经心地回答道:我听说咱们楚国有只神龟三千多岁啦,前不久死去,楚王毕恭毕敬地把它的骨尸用好布包上,藏在盖有丝巾的竹箱里,供奉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愿意宁可死去丢下遣骨取贵于庙堂?还是愿意活在在泥水里自由地摇尾游弋?两位大夫说:当然愿意在泥水中无拘无束地生活。庄子郑重地告诉他们:既然如此,那就二位回都城去吧!我将要像栖息在泥水中的龟那样自由地度过一生。果然是个超凡脱俗的庄仙,真正达到了“白云行空,舒展自如;不为情牵,不为物累;如风之起,如水之流”的境界。
一个浪漫主义的文学家诞生了。他要做条自游自在的小鱼,即使在泥浊水中也自得其乐。《逍遥游》中塑造了一个精神绝对自由,无拘无束,独往独来,神奇莫测的鲲鹏形象。那是庄子发想超旷,神游天外的境界。一部《庄子》就是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画卷。他笔下的人物,上至达官显贵,下及渔夫村妇、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如同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凭着他奇丽天才的想象,构出了万物自由,各具灵性,各安其道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他的著作里,“鲲鹏展翅”、“薪火传承”、“庄周梦蝶”、“疱牛解丁”、““鼓盆而歌”、“吐故纳新”、“浮生若梦”等一类的典故,早已深入人心。他那变幻莫测的章法,汪洋恣肆的文笔,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而他旷达的人生态度,豪放的气质,影响千古。连李白这样“梦曾游天”的诗仙都仰幕的称赞他“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显然,与老子相比,庄子的文章,少了些神秘,多了些仙气。
但庄子的哲学传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使人与天地相通。
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的晚期,他的家乡虽然早已从诸侯林立的小国,全部归于楚国。而楚国与北方大国的争霸,正愈演愈烈。残酷的战争和君主暴政,都使庄子感到,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面对人生的短暂与命运的无奈,庄子对人生的思考,较老子又更深一步,他更从容,更豁达,更趋向于对大自然的回归。
众所周知,庄子对妻子逝世,鼓盆而歌。在世俗眼光看来,实在不近人情。按他所说,这是转化为生命的另一状态,这实在又是玄而又玄哲理,令人难以理解。如果能看一看庄子如何对待自己的大限已到,也许会对他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深奥哲理会有真正的认识。
庄子大限之日,弟子守在身旁,竟情不自禁,呜咽有声。庄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
就是在人们对老子临终而悲伤时,庄子也认为是不必悲伤的哭诉。他以为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忘掉了我们所禀赋生命长短。应时而来,顺时而去,安心适时顺应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心中。烛薪的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在这里,庄子把老子“出生入死”的理论,放在宇宙循环之中,再次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关系,又以“薪火传承”的理论,分析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群体生命的无限性,成为庄子“安时处顺,穷通自乐”的人生哲学。
薪有尽而火无穷。诚如庄子所言,从老庄之后,经汉代黄老学派,又衍生出魏晋玄学和神仙道教。而这些学派在他的家乡蒙城,都遗留了胜迹。魏晋玄学流派中的嵇康,愤世嫉俗,仰慕庄子,曾隐居蒙城以北的銍国(今临涣镇)打铁,时而登临蒙城东北一隅的小山抚琴。他死后此山被名为“嵇山”,清朝乾降三十一年(1766年)山上建嵇康亭。这里四面环水,绿柳垂岸,杏花春雨,清波碧荷,嵇康秀立其上,入夜月照当头,以“嵇山夜月”成为蒙城八景之一。道仙陈抟老祖,后唐长兴年间考进士落榜,从此不求任禄,以山水为乐,离离别家乡,去四方学道。他仰慕庄子学说,骑着骡子来到蒙城南的濮水边住下,每日垂钓或徘徊于濮水之畔,后隐于华山。他在蒙城南20多公里处,留有陈抟卧石,骡蹄石,后人为纪念他在濮水建起“陈仙桥”,那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陈抟店,遗迹尚存,已成为千人以上的集镇。至于历代文人雅士在宽蒙城怀念庄子而题写的诗文,更不计其数。
随着现代人对庄子的重视与研究,在学界却出现了庄子生世与庄子学说地域性,展开了的争论。湖北楚文化研究者认为,庄子是楚人东渐淮上之后出现的,其庄姓乃与楚庄王有直接联系,他是楚国贵族后裔。故提出“楚人庄周说”其学说当然也楚文化结下的硕果。安徽有学者提出庄子为宋人,可能是宋庄公后人。因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灭萧,后伐宋杀王偃,灭宋为楚。庄氏家庭为避难而流落宋的边地蒙,也同归楚籍。但庄子不是楚文化的代表,他与楚人不同,是无神论者。又与楚国屈原比较,他不同于屈原期盼的君臣相合,而有关鲜明的叛逆性格,因而他是淮夷文化的代表者。两者争论,都说明庄子生长在原来的宋楚之间;先世因为贵族才得以继承的渊博的学识;他的作品风格,既不同于中原的孔孟,也与屈原明显区别。如果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争论的价值,恰好在于庄子思想正是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果,有力体现了淮河南北过渡带在文化传承融合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