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随笔)

姜太公钓鱼
☆ 王 亮

钓鱼,很寻常的事,但姜太公钓鱼,却很不寻常。
姜太公名叫姜尚,字子牙,是个大器材。他曾在殷商朝廷做官,因不愿同流合污,遭到迫害而流落民间,后来听说西周国君周文王贤明,就来到西周境内(今宝鸡市一带),打算求用于周文王,佐其经略天下,推翻殷商。姜太公秉性刚直,宁可被埋没,不肯屈节相求,就想用一个办法让周文王亲自前来聘请他。西周境内渭水有一支流曰磻溪,溪中一泉谓之兹泉。此处石壁高深,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迹罕至。某日,有一樵夫发现一个白胡须老叟坐在兹泉边钓鱼,感到奇怪,怎么会有人在这么个荒僻之处钓鱼?不由走近一瞧,更觉奇怪了,原来老叟垂在水面上的那只钓钩就是一根直针,针上不设鱼饵还高出水面三尺有余,哪能钓到鱼呢?这个钓叟正是姜太公。这件怪事在周国很快传播开来,有人说姜太公是钓痴,也有人说姜太公是狂夫。痴的意思,按照合肥地方话说,就是“孬子”;狂夫者,神经病也。有人背后讥笑姜太公,也有好心人前去给姜太公的“荒腔走板”矫正,姜太公对他们一概翻着个白眼珠儿,不与搭茬。
兹泉距离西周国都四五十里路,此时的周文王正准备与殷商王朝逐鹿天下,求贤若渴,得知这个情况后,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行为怪异之人,必有奇特之才,当即决定拜访姜太公。为了表示对人才的敬重,周文王戒斋三日来到兹泉,一经交谈,发现姜太公果然是个旷世奇才。周文王大为高兴,向姜太公三拜后又说了一段听了有点肉麻的话:“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姜太公”这个名字即是由此而来。周文王立即拜姜太公为掌管周国军政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之职,与姜太公同辇而归。姜太公获此礼遇,从此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为周文王效力,不久就率领西周大军与殷商军在牧野决战,姜太公大展身手,一战而定天下,后被封为齐国国君。
文王访贤,牧野决胜,殷商覆灭,西周定鼎,姜太公封侯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皆由姜太公渭水垂钓而生发,所以历代学者都把姜太公渭水之钓,看作是商周更替的标志性事件。

姜太公一钓功成,使得后世文人对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大感兴趣,于是纷纷添枝加叶,杜撰,演绎,以致出现几十种姜太公钓鱼版本,仅带有神化色彩的就有十多种。如《尚书大传》记载:“周文王至磻溪,见吕望(姜太公)钓,文王拜见之,尚父望(姜太公)得玉璜,刻曰:‘周受命,吕(姜太公)佐昌(周文王),德合于今,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又如《帝命验》一书,除了记载姜太公钓鱼得到天书之外,又杜撰了文王礼贤下士,亲自为姜太公拉辇的情节。而后来的民间流传中,则又把周文王拉辇的情节进一步演绎,说周文王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停下来休息一下,姜太公走下辇说:你拉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朝江山八百单八年。周文王说:我宁可累死也要把你拉到王宫。姜太公说:天机泄露了,再拉我也不坐了。”这些版本虽然荒诞不经,却也都是颂扬姜太公之意。
渭水钓鱼,本来是姜太公钓到了周文王,而唐人骆宾王却有不同之论,其在《钓矶应诘文》中这样写道:“且夫垂竿而为事者,太公之遗术也……古之善钓者,其唯太公乎?又有妙于此者,其唯文王乎?夫文王制六合为钩,悬西伯为饵,荐之于清庙,投之于巨川,一举而获太公。” 骆宾王的观点是,更高的钓手不是姜太公而是周文王,姜太公是被周文王钓到周国来的。乍看迷茫,细品灼见。姜太公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渭水钓鱼?就是被周文王的贤明吸引过来的。周文王以其魅力钓来了姜太公,姜太公以其高超的智慧成就了周文王。姜太公得到的是个诸侯国,周文王得到的却是一统天下。周文王确实钓高一筹。当今不少老板苦于招不到人才,从周文王身上庶几能够受到启发。
姜太公已经作古千年,姜太公钓鱼却被千古传唱,留下无数诗文和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已经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生活用语。“吕叟年八十,皤然持钓钩。意在静天下,岂唯食营丘。”颂扬的是姜太公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磻石亭亭水际头,当年曾此把钓钩。波声震憾山灵动,千载鹰扬意未休。”赞颂的是姜太公的英雄气慨。“竹苗烟波笼坐石,兹泉风月伴垂纶。一竿拖得璜鱼出,钓起周家八百春。”赞美的是姜太公的丰功伟绩。“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敬佩的是姜太公高深莫测的智慧。“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歌颂的是姜太公的正直品格……
姜太公钓鱼题材的作品,除了褒崇姜太公之外,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品味,即抒发世道不平、怀才不遇之情的占有很大比重。如唐朝诗人卢仝的《直钩吟》:“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卅年持钓竿,一鱼钓不得。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古代官府用人取士,一向看重的是身份、权势、金钱,踏进士途的大多是些不学无术的贵族、富豪子弟,而大多数有才干的知识分子则被拒之庙堂,遗之山野。想起姜太公钓鱼的典故,那些怀才不遇、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就从心底呼唤周文王。

作者简介

王 亮,安徽省作协会员,省诗词协会会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临泉县姜寨镇政府工作,期间,研究姜子牙文化,有著作发表;对民间和乡土文化有些心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姜太公钓鱼(随笔)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