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
☆ 楚仁君
在寿州古城宾阳门门洞内北侧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刻有五方大蛇吞象的石刻图像,虽雕艺简单,却寓意深刻,数百年来,名贯古今,无人不晓。这就是寿县历史上著名的内八景之一“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方石刻图像长约70厘米,宽约30厘米,雕制年代初判为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是寿州城墙重修时有意嵌入的,距今已有950多年历史。如今,在斑驳的墙体上,依稀可辨这方石刻,栩栩如生,令人警醒。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是说:人的贪欲无止境,就像小蛇竟想把庞然大物的象吞下去一样。寿县这一典故,是从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中“巴蛇食象”的神话传说中演变而来的。
“巴蛇食象”原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其原文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之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海内经》又云:“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种巴蛇能吃大象,它把象吞下去之后消化三年,才能把大象的骨头吐出来,这个象骨服食后可以治疗腹内的疾病。由此可见,即使是神话传说中的大蛇,吞下一头大象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一般的小蛇要想吞象,更是自不量力了。
巴蛇,是《山海经》里最早记载、也是传说中的一种大蛇,《辞海·说文·巴部》说:“巴,蛇,或曰食象蛇”。传说,巴蛇生于南海,黑身子,青脑袋,长800尺,威猛无比。由于巴蛇也袭击人类,黄帝便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将其斩为两段,巴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即现在的巴陵(湖南岳阳)。
后羿斩杀巴蛇的洞庭地区,是苗蛮集团活动的重要区域,人们以大蛇为图腾。后来的楚国正位于苗蛮故地,楚人继承了苗蛮的许多文化内容。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就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的诘问。这个蛇就是巴蛇。在苗蛮地区产生的巴蛇传说,由于当地人的情感,没有过多讲它的过错,认为巴蛇吞象不是过错,而是主要表现巴蛇的硕大无朋。
在东夷故地淮南地区,“巴蛇食象”的神话传说与苗蛮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诞生于古寿州的鸿篇巨著《淮南子》,将《山海经》中的原始神话,转化为系统化、哲学化的神话传说,对“巴蛇食象”神话进行了再构建。《淮南子·本经训》中曰:“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巴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断修蛇于洞庭。”
意思是说,帝尧在位的时候,十个太阳并出,晒焦了庄稼和草木,巴蛇等六种怪兽凶禽也出来危害人民。尧派神箭手后羿除掉了这六种祸害,把十个太阳射掉了九个。巴蛇就是在洞庭被后羿斩断的。
《淮南子》中记载的巴蛇,是危害人类的怪蛇,传说中也没有讲它的罪孽。这是因为,《淮南子》是在东夷故地淮南写成的,这个地区长期流传着巴蛇作恶的故事,认为它被斩杀罪有应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夷与苗蛮两种原始文化的碰撞、交锋和差异。
受承于楚汉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共同影响,古代寿地的人们从《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里的神话传说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对“巴蛇食象”的传说加以演绎、铺陈和发挥,逐步演变成地域化、情感化的地方掌故,并刻石成像,嵌于城门洞内,供人观瞻,以告诫民众诸生端其心、落其行、践其事、做其人。
从寿州古城宾阳门门洞里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石刻画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右边的大蛇正张口欲吞左边一个身穿礼服的人,画面上并未出现象及与象类似的动物,而是换作了人,与《山海经》中蛇与象两种动物的形象大相径庭。
石刻画像中描述的是另外一种版本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神话传说,表现的是寿州秀才梅生与蟒蛇精恩怨情仇、直至酿成悲剧的神话故事。过去一直口耳相传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演变成“人心不足蛇吞相”,一字之差,意思迥异。“象”与“相”谐音,由两种动物变化成一种动物与一个人,因此可以确定,寿州古城宾阳门门洞里的这方石刻画像,所表现的是“人心不足蛇吞相”,是从《山海经》“巴蛇食象”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
不管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人心不足蛇吞相”,所表达的意思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那么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如明代学者罗洪先在《冤家债主》楔子中所言:“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