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的交流是什么样的? -《关键对话》读书笔记

前几天在群里聊天,偶然间让我发现了正向的交流是怎样的表现形式。

A和B对一件事情持相反的观点,阐述起来就很容易进行互相否定,否定来否定去,纠结的都是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但是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其实都没有认真思考,甚至都没有考虑是不是真的有对错。贱贱地交流开始向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偏转,越是用力的说服,越会陷入对抗的气氛中,慢慢就不是在交流,而是在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从交流变成了一场辩论。至于辩论,本身就不具备交流的可能性,因为辩论就是各持己见,不断的反驳,只要看一些辩论比赛,就可以清楚的发现,双方争的只是对错,并且不断制造极端情况来否定另一方的观点。

《关键对话》一书中提到,如果交流过程中只是被原始的竞争天性主导,仅仅想证明自己是对的,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自己对了,对方不对”的思想观念,没办法跳脱出来,双方互相不认可,谈话就会进入僵局,交流的目的就走远了,遇到脾气不好的,可能还会发生争吵。

那么什么才是正向的交流呢?

我觉得所谓正向的交流就是只谈自己对某事的看法,不要去否定别人,或者在话语中显露出否定别人的态度。当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示不认同时,需要做的是继续深化思考,对方为什么不认可?是自己哪里没有说到位?还是阐述的内容不够完整?或者是自己做的讲述使别人无法理解?

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解决,为什么要从自己找原因呢?因为很多时候,看法不同,不代表自己是对的,对方是不对的。情况往往是自己是对的,对方也是对的,有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选择的差异,只会簇生有差异的人生,而不是正确的人生和错误的人生。当从这方面入手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注意力就会在观点上,而不是去想对方说的不对,我说的才对。若自己真的是对的,其实最不缺“对”的理由,思维深挖下去,做到的其实不是表达自己,而是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给出相对的应对之法。

如果双方都能抱着这样的态度交流,好处显而易见,首先知道是在就事论事,不会引发攻讦,其次深化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

上面所谈就是我对正向交流的看法,日后可能还会补充。另外,大致明白了正向的交流后,觉得可以思考下怎样才是正向的说服,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中,说服对方按规定行事,或者说服对方帮助自己,或者说服对方接纳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种种情况在日常中出现的频率十分高,尤其说服这种事,还不像交流那样简单。

今天看了《你叫啥》,想到一道思考题,如何说服镇上的人相信彗星会击毁整个小镇?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下,有兴趣的可以将思考结果告诉我。

生活的成见:

公交上遇到一个人,国庆回家时也是同一辆车,军装迷彩的衣服,黑色的蓝牙耳机,记住他是因为上次看见正好在发空间动态,有关自由与爱情,删改了好几回才发送出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正向的交流是什么样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