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中秋节的三天假期,每天上午和同学去打场球,下午就在家里静静地喝喝茶、看看书。
一动一静,身心兼修,这正是我最喜爱的生活状态。
假期和平日没有什么区别。
以前,我会因为假期的结束而焦虑,害怕又要回到日常生活中去。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体验:
一觉醒来,突然意识到这一天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一日三餐的内容、上下班行走的路线、晚上看的电视节目……所有日程安排,都是前一天的重复。
这样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感觉乏味。
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拒绝游戏的诱惑,一旦上手就欲罢不能,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这个假期,我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呢?
如果把生活当作是游戏,那么每天都是假期,就不会再有焦虑了。

1.生活方式设计

生活和游戏看似毫不相关,其实它们带给人满足的机制是相同的。
从大的方面看,游戏可以分成两类:
  •  无剧情的游戏。玩家只需要参与,不需要投入过多情感,就能够得到即时的正向反馈,获得成就感。比如:俄罗斯方块。
  •  有剧情的游戏。玩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通关,经历一个完整的情感体验,获得满足感。比如:生化危机、魔兽争霸。
按照这种分类,我们就可以通过设计游戏的方法,来设计自己的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是获得没有负担的即时反馈。我们可以坚持运动健身,特别是一些户外的运动,比如跑步、骑车、高尔夫等等;我们也可以学习一项技能,比如学习掌握一门语言、演奏一种乐器等等……只要在生活中坚持这些你感兴趣的事情,你就会看到自己的改变。
二是做点创意活动,经历整个情感闭环。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艺术细胞,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为生活注入创造力。可以尝试写作、摄影、书法、绘画,把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围绕这两个方面,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2.持续地打怪升级

原来,我以为生活是因为单调而感觉乏味,所以假期会安排各种“节目”。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生活是因为乏味才显得单调。
我们的生活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节目”,你只要找到最适合你的那几个“节目”,用一辈子认真地去品味就好了。
年少的时候我们愿意标榜自己“爱好广泛”,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应该是,尽早地找到能够陪伴自己一辈子的“爱好”。
同时,认真地对待这个“爱好”,给自己设定一个个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持续地“打怪升级”,让我们的人生不断发现新的剧情、体验新的惊喜。
生活中很难坚持的事就会变得非常有趣。

3.主动的高质量交流

游戏让人沉迷,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人们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与外界产生了积极的联系。
每个人都存在与其他人产生有意义联系的渴望,这是人性的刚性需求。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但与此同时,人们平均每周花在科技产品上的时间超过24小时,并经常从事“低质量休闲活动”。
如果想让我们的生活像游戏一样有趣,就一定要在生活中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面对面交流。
我们应该有固定的时间陪伴家人,定期和亲朋好友面对面地交流,这种高质量的社交活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温暖。

4.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游戏本身只是一个无聊的手部机械运动,因为加了个故事,一切就不一样了:
“天空被黑暗物质笼罩,为了将人类的飞船平安送出地球,必须得消灭黑暗物质。”
玩家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被赋予了意义感:“我不是在打游戏,我是在拯救世界。
我们应该向游戏设计学习,为我们的生活中想要去做的事赋予意义感。
乔布斯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乔布斯曾要求工程师把电脑的开机时间缩短10秒,但工程师觉得很难做到,乔布斯说了这么一番话:“现在至少有500万人在用我们的电脑,假设每台省10秒,一年就是3亿多分钟,相当于10个人的一生。为了拯救这10条人命,请加把劲。”结果工程师们把开机时间整整缩短了28秒。
 
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主动设立目标并感受反馈,并持续创造意义感。
生活就会像游戏一样有趣!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把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