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2600字,阅读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我就是简略地挑着去说这本书的内容,蜻蜓点水,
因为书里面还有更多的内容,我又无法将书中的思想全部表达出来,所以只能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由奥尔森撰写。这本书实际上挺久的,是奥尔森教授在1965年写的。他后来又写了一本《国家的兴衰》,1982年的书,内容上是跟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相关联,算是个姊妹篇。
我读的是1995年上海三联书店的译本,感觉还好。
奥尔森老爷子的学术成就有点高,如果要研究公共选择理论,那恐怕是绕不开这位老爷子的。
他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的观点,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搭便车”——由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风险由一部分人承担,收益却由所有人获得,这样的问题总是会出现在集体当中。如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最后就会发展为“三个和尚没水喝”。
全书分为六章。书本的前两章对核心思想进行逻辑上的推断论述。书本的后四章的存在相当于分论,着重于将其理论落实到现实中,分别通过工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和阶级理论、压力集团、生活中的其他类型集团进行例证分析,为自己的论点进行支撑。
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理性的谨慎的个人不会为了集体的共同利益而牺牲私利,哪怕这共同利益也能够为他个人带来收益,他也不会做出自我牺牲的行为,除非集体存在强制手段或者选择性激励。
奥尔森在论证这一观点的时候就列举出美国工会制度。
在与企业讨价还价、争取更多福利的抗争过程中,工会会让所有工会成员参与一致的罢工活动,设置强制的纠察线,以此迫使企业方让步和妥协。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供求影响价格,当工会成员参与罢工的时候,由于企业方缺乏劳动力,那么市场上的劳动力价格就会提高,那么非工会成员的雇工在这时候作为新劳动力进入企业,能够得到比往常更高的报酬。
所以在这时候,如果非工会成员的雇工数量足够大的话,那么企业就可以无视工会发起的罢工活动,与此同时,工会成员由于参与罢工而丧失其经济来源,最终只能不得不放弃罢工活动。
如此一来,工会为工人争取福利的斗争就会失败。所以工会往往会联合起来,试图让企业方无计可施。
工会为工人争取福利,这一行为代表着整个行业的工人的共同利益。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工会对抗企业,寻求谈判,争取高福利的时候,行业的工人(哪怕是非工会成员的工人)也应该参与罢工,停止工作,以支持工会的行动。
但是实际上,非工会成员不会参与罢工,因为参与罢工就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收入,并且意味着自己无法在这种劳动力短缺的时期里捞到比往日更高的报酬。
对于一个理性谨慎的自利的非工会成员来说,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使作为一个非工会成员,你决定通过罢工的方式来支持工会的行为,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其他非工会成员跟你想的不一样,比起要让明天吃得更饱,他们决定要今天先别饿死,于是你的罢工是无意义的,既没有给工会帮上忙,还让自己失去收入。
所以为了与企业抗争、争取福利的行动得以成功,工会必须不断地吸收非工会成员进入工会组织。如果可以的话,工会甚至会将全国的劳工吸收进来。
在奥尔森看来,工会吸收新成员的手段仍然是两种:强制手段和选择性激励。
强制手段在于它会保证自己名下的所有工人在罢工时期不会偷偷地溜去捞外快,不会让新加入的人觉得不公平。
选择性激励分为积极的激励和消极的激励。
积极的激励比如为加入工会的工人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定期展开集体活动、定期更新技术知识、保证工会成员的就业岗位。
消极的激励比如“禁止工会成员到雇佣非工会成员的企业进行工作”,以这样的禁令间接迫使企业只雇佣工会成员,而不敢雇佣非工会成员——工会的优惠补贴和福利必然会将行业中的佼佼者吸引进去,而企业一旦雇佣一名非工会成员,就会失去雇佣优秀工人的机会。
这样的禁令同时也在迫使非工会成员加入工会,如果企业不敢雇佣非工会成员的话,那么非工会成员就只能通过加入工会来保障的自己工作机会。
这样的手段能使工会扩大其规模,增加其影响力,但是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工会的行动力就会变弱。
在一开始工会还没有那么多成员的时候,工会成员不得不竭尽所能来保障工会的运转,联合其他小型工会,以争取自己的福利。
但是工会成员数量太多的时候,工会成员就会开始怠于工会运转和发展——因为工会人数实在太多了,规模太大了,一名理性谨慎自利的单独工会成员知道个人的努力无法影响工会的未来,于是也就会往着不理事务的方向发展。在这时候,除非工会对内部采用强制手段或者选择性激励,建设管理层,否则的话,工会的运作将会逐渐停止下来。
这一原理可以套用到合伙企业当中,论述为什么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人数不能太多。因为人数一旦多起来,他们就会觉得对利益进行平均分成的人就多了,而自己为企业所做的工作都是为别人而做的,这对自己不公平。
如果他们想一想企业总利润的增长和分到自己手里的钱跟以往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话,或许他们还会勇于奉献,但是他们显然不会这样想。他们只会这样想:我努力工作了,赚钱变多了,这是应该的,而如此努力工作的我还要把钱分给另外的人,那我又为何要努力工作呢?
人总是贪婪自私的,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的阶级和国家理论无法成立。
人们当然知道集体共同利益的出现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但是这好处很难用肉眼去看到,即使看到了,也可能会跟自己所付出的成本不成比例。一个理性谨慎自利的人会为自己的利益而豁出一切,但是要一个人为自己的阶级利益去无条件地奉献,这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不再是理性谨慎自利的人——可是马克思在建立自己理论的时候将所有人都假设为理性谨慎自利的人,这就变得自相矛盾了。
其实这种事情从实践中就能够找到答案。我国五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农民们按需获取物资,只要他们愿意为集体的共同利益去劳作,他们就能继续生活在按需分配的乌托邦中。
这种时候,集体中压根不存在强制手段和选择性激励,劳作不会得到更多的奖励,不劳作也不会遭到谴责。只要劳作,那便是为集体的共同利益去贡献自我。但结果很显然,没人愿意为集体的共同利益去工作,因为人们知道自己个体的力量没有办法为集体的公共物品提供足量有效的补给,如果自己去劳作,而其他人都不去劳作的话,一切仍然是于事无补的。
这就是集体行动的逻辑。
它戳穿了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三个和尚是不会有水喝的,而如果要三个和尚有水喝,那就需要他们之间相互协商,达成协议,制造出选择性激励(奖励和惩罚)。
单凭共同利益是很难驱动人们进行行动。如奥尔森所说,国家作为强大的意志,将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强烈的道德情感收归一身,管理社会运作和保持社会秩序,可最后还是要靠强制手段来收钱以支撑自己的运转——美国的一句谚语如下:人生在世,唯有死亡和缴税无法避免。
不交税,学人家谈什么爱国?
我们国家对商品的税比较重。在我喝酸奶的时候,我也算是交过税了,所以我也算是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