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读后感

1

此前,村上春树的作品我看过《1Q84》(之前我总是把它和乔治·欧威尔的「1984」混淆,其实并非同一个作品)、《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我比较喜欢后者,虽然前者的名气可能更大一些。

「多崎作」的故事细节我不是很记得了,但是一些私人的感受仍然留存一些。通常我会把它和另外一部日本电影「横道世之介」(高良健吾主演)一起推荐给朋友。对我而言,不管是村上春树的这本小说还是高良健吾的电影,都让我释怀了纠结挣扎许久的一个心结,那就是——也许“平平无奇”这个特征和感受在人群中很常见,可是也许就是如此普通、平凡的我们在另一些人心里,就是最温暖的存在,最特殊的记忆。至少,有可能,不是吗?

我们从小到大,喜欢的人一定是最美丽、最善良、最聪明、最富有的吗?当然不是,就像「小王子」里说的一样,花海中普通的一朵玫瑰花,因为和我们的人生有了连接,它才会变得与众不同。也正因为「多崎作」这部小说,我第一次对村上春树这个作家有了特殊的印象。

我没有深想过,这些有了名气的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到底是怎样。一般来说,除非他们自己揭露,外人无从知晓。所以很多时候,虽然和很多人同活在一个时代,却总有一种相隔千年、百年的错觉。甚至来讲,我们彼此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某些大概念中的彼此。于我,村上春树是“日本人”“小说写的不错的作家”诸如此类。然而,读了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些想法有了一定的改观。

这本书大概是几年前听到另外一个朋友谈起,说还不错,他读了以后很有启发。并且一同推荐了村上春树的另一本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我也买了,还没收到,之后补读后感)。他的推荐语大概是:村上春树30岁以前的轨迹和我们许多人差不多——上大学、结婚、为了生活奔波(开酒吧),30岁以后他才决定写小说,过另外一种生活。听完后我的兴趣就来了,心想,原来这么好的作家并非莫扎特那样天赋异禀的神童,竟然有这么一段故事,八卦之心立马就跟上来了。

2

那么,身为作家,和跑步有什么关系呢?我纳闷。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村上春树在30岁之前的确和妻子经营一个酒吧(确切说白天卖咖啡,晚上做酒吧)。服务业当然是艰辛的。按照村上春树自己的话“服务业是一种无法挑选客人的行当。不管顾客是什么人,只要不是太糟糕,都得笑脸相迎热情招呼‘欢迎光临’”。也正因如此,他在小说之前的7年谋生生活中邂逅了千奇百怪的人物,体验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事情。这为他之后写小说带来很大的裨益。祸福相依大概勉强能用来诠释。

村上春树决定放弃酒吧生意转而写小说是在1978年4月1日下午13:30前后,他记得异常清楚。他是1949年生人,离30岁只有一年。他写了第一本小说发表,成为小说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年届三十,懵懵懂懂、稀里糊涂、毫无预料地成了一名新晋小说家。我自己惊愕不已,周围的人恐怕更诧异”。这有点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情节,内心驱逐,命运使然似乎必须做一件事情,并且成为留名青史之人。然而我想,这件事情的第一个前提便是:内心热爱,采取行动——保罗·高更因为画画才成为画家,村上春树因为写小说才成为小说家。道理朴素,却常被人忽视。

那么,到底为什么跑步呢?跑步和写小说有什么关系呢?

1981年,村上春树先生决定放弃店铺生意,成为一个全职小说家。他的意图和目的也很清晰:“尽无志也,而不可治者可以无悔矣”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有一点就是他很明确自己的立场,不希望写作是一种完全靠感觉的行为艺术,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巨大精力、体力的职业。这让我想到创业,创业也并非追寻梦想的浪漫行径,它是一项需要很多精力的体力活,我们三个合伙人现在时常自嘲说,自己唯一的缺点是:体力跟不上。

成为小说家伊始,村上春树用每天抽六十支烟维持体力(对于讨厌烟味的人来说,60支/天的量实在难以想象),结果是全身烟味、手指熏黄、身体长肉。于是他找到了既能维持体力,又能保持体重的好方法——跑步。

1982年秋,村上春树33岁,以后的岁月跑步一直伴随他。并且几乎每年开始参加马拉松。

3

单说保持体重,维持体力勉强可以解释村上春树选择了跑步这项运动。甚至先生自己进一步说明:因为性格不喜交际,跑步是一个人的运动,而且自己的身体机能符合长跑条件。

可是这么长时间一直保持这样的习惯,甚至参加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赛(游泳、自行车、跑步一体的比赛),似乎有点说不通。那么还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吗?答案是:有的。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深层原因是:跑步和写小说已经成为村上春树生命的一部分,融入骨髓,难以分割;而跑步和写小说二者相辅相成,彼此成就。因为写小说需要精力,耗费体力,所以跑步为之提供动力。而在跑步的过程中,甚至就是简单机械的日日重复中,村上春树有了许多感悟和体会:“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那么,具体学到的方法是什么呢?村上春树认为,写小说仅有才华是不够的(才华当然很重要),因为“才华的问题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它的质量与数量都是难以掌控的”,所以还需要「集中力」、「耐力」和「体力」。而且这些能力和才华不同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在后天获得,也可以不断提升资质”。“这跟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步者的体型是异曲同工的。给它刺激,持续。再给它刺激,持续。这个过程当然需要耐心,不过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我想,这大概就是对匠人精神和职业精神最好的诠释了吧。更重要的是,这给芸芸众生一条通向不凡的明路。我们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稍加坚持,是可以做到与众不同的。

说到与众不同,很多人会想到“一万小时定律”。然而我认为,如果对与众不同的要求不高,100个小时足矣。甚至50个小时,30个小时,10个小时……不可否定,某些技能、某些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练习,可是对于太多人来说,不要说一万个小时,即便是10个小时也没有耗费。我有此感悟是在广州时学习excel。我大概用了一周时间(下班以后)研究财务工作中常用的函数和方法,这让我后来一直在工作中,excel的使用熟练度和技能保持排在身边小范围的前五(至少)。即便是广州那样的一线大城市,身边大批从四大出来的所谓精英群里面也可以保持这样的水准。

我想,这就是花费时间学习和锻炼的实际效果。太多人根本连放下手机,花费1分钟去了解的行动都没有过。与众不同并非难事,不是吗?

4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羡慕村上春树先生。但是转念立马会安慰自己:这哪能怪自己,毕竟村上春树不说是天纵奇才,但写小说毕竟是他的志趣所在,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不会厌倦,坚持起来也容易嘛。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特别喜欢的是村上先生两场对于跑步的描写。一次是在希腊从雅典跑到马拉松42公里。对于随跑的汽车,别人鼓励他“还剩下两公里啦,加油”。他心里想的是“动动嘴皮子喊喊当然简单喽”。以及跑到终点以后他是这样说自己的心境的“终于跑到了终点。什么成就感,根本毫无感觉。满脑子是‘终于不用跑下去’这样的安心感”。还有一次就是在日本跑超级马拉松100公里,从清晨跑到傍晚。按他自己说,当然奔跑过程中鼓励自己坚持跑下去的话是“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这些描写看起来好像上不了台面,但我想,这样才可爱,才真实。

说到这里,我想到之前自己关于演员的一些偏见。比如说,相比较章子怡、巩俐、成龙、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德尼罗这些勤奋、努力、演技纯熟的演员,我仍然更倾向周迅、张国荣、阿尔帕西诺这些更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的“祖师爷赏饭吃的”天才们,觉得他们更优秀。现在想来,我可以在喜好上有偏好,却不能给他们做高下之分。一是所有优秀演员想来都是勤奋的,二来演技不管是天生还是后天练习得到没有好坏、好歹、良莠之分。

甚至,也许某种程度上来说,靠后天努力取得成绩的人才“更伟大”。因为“天赋不够,努力来凑”,这样的精神还是蛮厉害的,不是吗?

陈大侠虾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