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曰:得救之道,有如利刃刀锋之上的行走,何其艰险!——《卡塔奥义书》(古印度吠檀多派宗教典籍)
毛姆先生在《刀锋》这本书扉页引用了如上古印度宗教中的话语,我想,这大概是他对书名的诠释及全书内容的概述。
这本书大致是关于二战参与男青年——拉里小伙子战争返回家乡后自我救赎(心灵)的记录篇。期间围绕另外和他相关人物:比如差一点儿和他成婚的女友伊莎贝尔及她的舅舅艾略特,朋友索菲等人的生活际遇和人生轨迹。我粗浅理解,毛姆先生认为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个体人的自我救赎,及每个人都会跟着心灵的召唤去追寻自己内心最深切的渴望,继而获得得救,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寻觅得救之道是一件需要历经艰辛万苦,踏遍万水千山,需要巨大勇气支撑的壮大豪举——但对于最后找寻到人生意义或者救赎之道的人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比如拉里最后在宗教、哲学中找到了自我,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坦白来讲,因为之前读毛姆先生的《月亮与六便士》确实惊艳了我,有太多的意外之喜。对《刀锋》这本小说是有期待的,但读完后还是觉得:不期待反而会更好。《刀锋》较《月亮与六便士》的酣畅淋漓已经比较少了,文笔结构的简洁紧蹙也不足,情节上的推动也略显冗余。比如第六章关于拉里在印度五年的宗教追寻(神,瑜伽如此之类)对我来讲缺乏小说的吸引力。整本小说看下来,我个人并不觉得是关于救赎和得道,不过是关于人生选择罢了。
第一,关于标配完美人生。
拉里在二战中做了飞行员,返回来后显然成为了年轻伙伴里面的风云人物(参考李安导演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待他的除了这些歆羡外,还有标配的人生(中国人对标配有更深切的体会):漂亮的女友已和他订婚,而且对他爱的死去活来;好哥们是金融大族,对他佩服拥戴之至,介绍一份好工作是意料之中的安排;朋友圈中也因他在战争中的英勇不乏拥护跟随爱慕之人。如此想来,左拥爱人,右抱金钱,上有长辈夸,下有同辈赞,不费吹灰之力过上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对于拉里是必然之选,是不可抗拒,是命中注定。多么完美,多么符合所有人期待。可是,如果是这样,那也不过是一本童话故事罢了。或者顶多是一个偶像剧罢了。
显然,女友是爱他的,也就不存在强扭的瓜不甜;女友的母亲也是接纳他的,就不存在棒打鸳鸯;他是小圈子内的风云人物,也就不存在怒其不争;他父母双亡,也就不存在婆媳矛盾;他们心心相印,郎才女貌,也就不存在鲜花插在牛粪上这一说。然而,这个标配完美人生的冲突点在于,拉里想要结婚,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他需要一份工作!果然,美国人在务实这一块儿确有独立宣言当年的气概。这位拉里同学也是各种资源好到让人无懈可击,找工作也是分分钟钟可以解决的事情。毕竟他想进入最挣钱,最精英的金融行业也早有人伸出橄榄枝,早已避免有猥琐油腻之人向他淫荡:金融行业是个名利场,你愿意(被潜规则)吗?总之,只要拉里同学解决了工作这个冲突点,那么他的人生便是完美典范了,再出几本书籍诸如<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教你10招之内搞定白富美><战争中的绝望锻炼了我><华尔街精英教你日赚斗金>,拿着版权收入,偶尔去高校名企开个讲座,搞个培训;闲暇时,开着劳斯莱斯敞篷车,在加州湾晒太阳,在夏威夷冲浪,过上人人垂涎欲滴的人生,好不惬意!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不想要。
第二,关于人生选择
“快乐是选择”这是孙燕姿<开始懂了>里面的一句歌词。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选择呢?说救赎得道有点儿夸大和拔高了,让人不免心有戚戚。其实,人生只是选择的问题。
拉里的心理状况和变化来自战争中一个好友的去世,他最大的感触是:人死之后,死气沉沉的样子看上去是多么死啊。这大概是他之后对工作、赚钱不感兴趣,放弃标配人生,去读心理学,读哲学,追寻宗教的一个源头。我不知道他这种状况是否是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但对于个体的人,显然战争中的这件事情改变了他的一生。之后他去巴黎,游遍欧洲,远赴印度,看到了很多人,经历体验了很多事情:比如挖煤,比如和不同的女人生活、性交,比如读哲学,比如探索宗教,其实他一直在追寻心里的那个答案。这个答案,可能最终也没找到,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想怎么样过自己的一生。至于盘旋拉里心头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到何处去?又或者,我们匆匆来世间一趟,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什么才证明我们真正活过?
这些问题智者哲人千百年来一直在拷问,在寻找答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去选择,做决定,然后行动,继而承担一切后果。
对于伊莎贝尔,她想要体面的生活:漂亮的衣服,包包,化妆品,奢侈的珠宝,有钱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对于舅舅艾略特,他一直想要融入贵族的圈子,自诩是上等人士,追寻名作名画,标榜奢侈的吃穿用度旁人也无需置喙。甚至是在丈夫孩子逝世后放任自我,吸毒卖淫为生最后被割脖子杀害的索菲,她不选择收拾好伤痛回归到世人常规生活中也是情有可原。换个角度和立场,每个人的人生选择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毕竟这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没人可以替代我们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可是需要清楚的是,成年人的每个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凡夫俗子的通用标准和准则固然平庸无趣,可对于多数人来讲,很多时候是相对风险最小的选择。就好比,在中国纵然外界怎么喧嚣读书无用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读书上大学目前仍然是相对保险和高回报的最好路径之一。
第三,人生从来寂寞如雪
人生从来寂寞如雪。这是江南《此间的少年》里面的一句话。以前不懂,随着人生阅历的渐渐丰富,稍微有了些许感受。
小时候怎么幻想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的情形呢?年岁已久,不可追溯。那么,大学那会儿怎么想象工作后的画面呢?大概是意气风发,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吧。显然想象和真实总是有差异和差距的。《刀锋》里面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个体人被他人了解和懂得的概率本就是无限趋近于零的。伊莎贝尔不懂拉里,那么拉里就懂伊莎贝尔吗?我们总以为恋爱就是简简单单两个人的相爱,灵肉结合,心有灵犀。可是说到底谁都不曾真正了解过对方,自然也就不曾为对方真正放弃自己最重要的坚守。可是我还是喜欢爱情这种东西(姑且认为它存在),毕竟相爱时的那种心境和感受是真实的,那时候的排山倒海,热情非凡是骗不了人的;纵然之后的形同陌路也是清晰可见。既然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如果在某一段路途有人陪伴过,给过温情和温暖,那么也是极好的。
除此外,不可落俗想到廖一梅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可是我的看法是,因为每个都很孤独,所以遇到爱,遇到性,遇到了解,甚至是遇到一顿晚餐都挺稀罕的。毕竟心里很苦很苦的人,用一点儿甜就可以塞满。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遇到给你甜的那个人,毕竟生活酸甜苦辣才叫好滋味,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