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豆豆三部曲,意犹未尽中感受到了很多自己没有悟道的东西,不得不正视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而且还很大。智商高可以碾压人,商场如战场,不仅是弱肉强食,更多的是生存的你死我活,高智商杀人都是在无形之中。不在同一段位,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圈子不同的人,价值观念相差很大。高人指点迷津,那也得你有需求,有这个心,才能有所获。
看似简单的道理,被人点拨后,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这个理解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明白了其中更深的意义,有道是:大道至简。很简单的一件事,不同人看的深浅不一样,当然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人的悟性,决定了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进而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认知的四个层次: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也可以简单为:听过,知道,会操作,领悟。
关于见路不走:
见路不走,就是实事求是,不住一法,你理解成不拘经验教条就行了。
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如来当真相讲,往大里说就是了悟得道的意思。
这是《金刚经》之中的核心教条,“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当你能够把外在的相看作人生的虚妄,而看到事物的本质状态时,便彻悟了人生的真正本质。任何事情不要执着于本质,而看到本质之内的形成因素,也就是这件事情的“条件”。
百度百科
啥叫路呢?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就没人走了,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不究竟,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们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天漏的。那怕说是人就会有错,但你至少有了这种意识,比起唯经验教条就少出点错。啥叫命运呢?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之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点错与少出点错的区别嘛。
关于信仰:
信仰是什么,是你的认知和能力,坚持相信自己。要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它会是指导人生的定海神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决定自己往哪里走,能走多远的法器,是发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动力源。
信即不是,信仰只管需要信仰的用。
历史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怎样取舍、整合、解读。用一根什么样的线把它们穿起来。
纳鞋底,裤腰带,乱七八糟一道菜。
你连想都没想过,怎么可能去做呢?想只管想的用,不管别的用,如果你面对的不是正确,你跑一辈子也没用,老天不会因为众生心诚就把有志者都成全了。条件的可能是啥?就是让你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的,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是条件可能的多少都正常。
人是什么?
趋利避害。
人是我要比你强的,我要比你尊贵,富有,比你荣耀……归根到底是我得比你强,比你强了才踏实,这就是人的原动力。
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是没地方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
关于市场:
商业世界,是狼性十足的生死存亡。共创共赢,只存在自己的生态圈中。竞争关系的排斥和敌对是很普遍的事,是人性如此,不以外力为转移,大的格局观,可能会好些,但其本质无出其右。
不往左看,不往右看。只看市场、顾客,只看你自己条件的因果。不以新旧论,不以跟别人一样不一样论,只以有效论,有效与否是唯一的取舍标准。凡左顾右盼的,大多是不清楚内在因果的,学过行,漏其神,很危险。人家的成功有人家的条件,人家的条件不是你可以悉数复制的,精髓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人家的内在因果不是你从外表看一眼就能具备了。
奢华之所以奢华,是因为大众不可及。如取规模效应,则必须大众可及,普天下的规模效应不安住于规模消费集群,这是规模效应的因果律。
人大多都是这样的,即使是同样的错误,在指责别人的时候通常是不包括自己的。
因缺有需。
平静的心作为果存在是有条件的,取决于你的觉悟和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由不得你可选可控。
不同的人,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没人在意就是他的自由。
每个人都都能从“俗话说”里找到依据,那“俗话说”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需要哪个俗话说,从这个俗话说里获得心理支持。
文凭不是决定一切的,他这10多年走过来,一个领导眼瞎,所有的领导都眼瞎吗?甭管好官坏官。都需要有人抬轿子,在需要政绩这一点上没区别的,要是连坏官都不要你抬轿子,那就真不是人家埋没你了。
境界是一个表达状态的区间,两边为界,界内为境,不可能,揣着这边扔了那边,是本一的,如果不赋予他具体的内容。
张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