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雨

下雨了,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雨水的滑腻。起雾了,大雾弥漫,远处一片灰白,朦朦胧胧,仿佛人间仙境。这几天气温很高,有了春天暖洋洋的感觉。路边的绿植在雨水的浸润下亮晶晶的,像极了从冬天沉睡中苏醒的样子,绿油油的,精神饱满,鲜嫩的叶子活力四射。
夜晚的路灯下,照射出一片水雾的白帐,像个诺大的投影。那些水汽在灯光下,翻腾流逝,不断变幻,却也始终逃脱不了灯光的照射。没有光的地方,漆黑一片,一切都像藏起来了,大概是个轮廓,若隐若现。雨夜很安静,除了汽车的轰鸣声,只能感受到雨滴拍打雨伞的轻柔。地面湿漉漉,滑滑的,偶尔还有积水的小坑。在这空旷的广场上,除了雨声永不停歇,再没有其它声响。面对空阔寂寥的天地间,夜的鬼魅魍魉,我没有感到害怕,更没有觉得寒冷,健身后的热度,使我大汗淋漓,轻薄的羽绒服,又给了我暖暖的温度。或许是最近温度很高,具备了春天的特质,我仿佛看到了万物复苏的早春。我信步由缰,所有路过的景色都纷至沓来,转瞬又成了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冬天已经远离了吗?春天就这样靠近了?让它来温暖我们吧。

时间过的好快,从冬眠的沉睡中苏醒,四季伴随着太阳的位移而循环往复。从黎明到黑夜,一天转瞬即逝,我总觉得时间太匆匆,每天都给自己安排的满满的,可还是会有怅然若失的不满足感。对时间总有一种爱不释手的喜爱感,我越用力想牢牢抓住它,可它始终如一,不曾为我停留,我只能顺从它,抓紧拥有它的每一分一秒让自己更加充实,有意义,它让我学会珍惜,学会爱自己。

最近重读稻盛和夫的《活法》。里面的道理都很浅显,甚至平淡无奇,可能像他一样做到极致的,的确是很伟大。
人生的意义在于找到正确的生活态度。
作为人,何为正确?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
人格=性格+哲学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每天都要极度认真,日渐精进。
心态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起着关键的作用。佛法讲求修身养性,磨练心性,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静修,提高自己的悟性,锤炼自己的心灵,让自己能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能做到诸葛亮般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成了大智慧家,努力追求心如止水,生活中能心无旁骛的专心去做想做的事,并且竭尽所能做到极致,就已经在精进的路上越走越远。一个可以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能持续不懈的坚持做到的确是很了不起。
相由心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生活的质量。乐观的构想,悲观的计划,乐观的执行。这句话很贴近生活,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就难了,难的不是做不到,而是很难坚持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需要反复的做好。那些不起眼的平凡之中,孕育着非凡的必然性。从平凡到非凡的跨越,就是日渐精进的积累。读稻盛和夫的书,仿佛是没什么太新颖的东西,总是很简单的东西,比如作为人,何为正确?从小就被父母教导的正确的价值观,做个正直无私的人等等,太多大道理已经耳熟能详,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哪些呢?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越容易做到,可事实却是常被人熟视无睹,反而浅尝辄止,收获甚微。如果能静下心来,戒骄戒躁,认真,踏实的不断积累,不断开悟,如此简单的重复,就会变得不一般。大多时候我们往往被那些高深莫测,甚至离奇古怪的事物所吸引,反而疏远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就会脱离平凡之路而急于求成,总想着一鸣惊人,却往往欲速则不达,反而收获甚微,甚至南辕北辙,我们常常只看重别人光鲜的那面,容易忽略了那光鲜的背后无数为此而辛勤付出的汗水。

路面泛着光,明亮的像是一面镜子,倒影出自己。波光粼粼的路面,能看到自己在灯光下前进的身影,很小的影子,伴随着我,一路跟随,而路旁的其它事物都向后离我而去。我迈着矫健的步伐一路向前,鞋子前面粘上了水,像乘风破浪的船头。一脚踩下去,积水瞬间向两侧躲闪,鞋子不惧怕雨水,它很用力的去踩踏雨水,雨水却充满韧性的自然躲开,等鞋子抬起时候,水就迅速的重新恢复原样,平静后,像是什么也没发生,水的这个特征,让我想起太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宇宙的奥妙真是博大精深。

雨天的夜里,寂静的天地间。有欢快节奏的乐曲在奏鸣,头顶上面是雨水拍打着雨伞的哒哒哒,下面是鞋子踏上水面的啪啪啪,还有雨水落到地面树木上的哗啦啦。凝神静气,心跳加快的咚咚咚。前面一片水雾,后面一片漆黑。我在雨中行走,渺小的我仿佛一个移动的光点,任凭雨水把我包围,我享受着偶尔几滴调皮的雨水打湿我的头发,浸润着肌肤的快乐,我欣赏着万籁寂静的唯美的雨水意境,这片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我独占鳌头,无所顾忌,感到无比的轻松,身心愉悦,感到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豁达。
雨对我来说成了享受,我想这是因为我的心态吧。雨可以滋养万物,洗刷大地。在雨中漫步,何乐不为呢。

张利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冬季的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