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我的爱与心愿一如既往

我与《傲慢与偏见》结缘始于40版同名影片,当时的我正读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仪表堂堂的达西先生,不是聪明机智的伊丽莎白,而是那位班内特太太,一个无知的英国乡绅太太,直到现在我都可以清晰地想起她的神情以及那被反复嘲笑的“可怜的神经”。这部电影的改动较大,一度被称为“最不尊重原著的版本”,结局皆大欢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是满符合轻喜剧风格的。

 

 

 

 

 

于是,我心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就是葛丽亚·嘉逊的样子了。我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接触小说或电影,第一印象往往能对我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人物的理解和评价因此有了雏形甚至定型。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原名《最初的印象》,于1796年动笔。那一年,简·奥斯汀刚好20岁。少女心萌动,她对一位爱尔兰的年轻律师勒弗罗伊一见钟情了。关于这段恋情,最常见的介绍是:

 

奥斯汀的家庭希望未来女婿拥有经济实力,而勒弗罗伊那时还是个穷小子。拥有六个孩子的勒弗罗伊家执意与富贵之家联姻,要求勒弗罗伊返回爱尔兰,从此两人便再没有相见。

 

初恋无疾而终,奥斯汀终生不嫁,转而在文学创作上破旧立新,以至于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大部分女性应该都读过她的小说,关于奥斯汀本人的影视剧也不胜枚举,如《成为简·奥斯汀》《简·奥斯汀的遗憾》,甚至是关于她的书迷《奥斯汀书会》这样的电影也出现了。

 

 

 

我常和朋友谈论她。是的,作为作家来说,她的才华与见识十分出众,但作为女人,这段感情于她而言是灾难还是幸运?她的坚持和固守又意味着什么呢?

 

关于这个答案,我读到过一个有趣的见解,专栏作家宋涵在《只有时间不会撒谎》一书中专门谈到了这一问题。在她看来,简·奥斯汀对爱情和金钱有着成熟的认知:“没有什么能阻碍一个经济独立的男人。”“作为女人,简·奥斯汀得到了最为崇拜的‘精神契合之爱’,这非常罕见。第一,一个人如此值得被懂,本身就很难,多少人一辈子也就像碗白开水——一眼看到底;第二,一个这样的人在有生之年能遇到同量级又能相互吸引的对手,更难,简直是可遇不可求……如果你追求的是这样一种爱情,就要作好准备:你或许根本就遇不到。因为,第一,你可能不值得拥有;第二,概率太低。从这个角度上说,简·奥斯汀比很多人幸运。”

 

不难看出,宋涵和奥斯汀都非常重视女性的独立意识。奥斯汀的确遇到了个浑蛋,但她不会自怜自哀,反复埋怨自己“为什么得不到好爱情”,而是追求一种富足、平静且具有尊严的生活。

 

 

 

奥斯汀一生共有六部重要作品,倘若去读最后的《劝导》,你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她抛却了很多固有的写作特色,比如:喜剧感不强了,讽刺性也平淡无味,日常生活细节不再吸引她。这时候,她把注意力转向去理解“世界”和“自然”的概念,随着年龄渐长,她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罗曼史,对人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在《劝导》中,她看见了“乡间秋天季节里那种既令人惬意又令人忧郁的感染力”“黄褐色的叶子,干枯了的篱笆”,曾经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经历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净化,于是她说:“人不会因为在某个地方受过苦就不爱这个地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