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池斩妖”之再考

《解池斩妖考辩》的作者是胡琦,据《解梁关帝志》,胡琦为元代隐士,漳滨人。
胡琦此文引用了《古记》《广见录》《续通鉴长编》等资料。其中,《古记》《广见录》属于小说家言,《续通鉴长编》属于正统史书。胡琦最后认定,“解池斩妖”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可能发生在北宋崇宁四年之前,其神奇的故事情节,则有可能是张天师家族编造的。
笔者翻阅《解梁关帝志》,发现还有一条资料胡琦没有引用到,就是书中“灵异”篇中的“破蚩尤”。这篇短文出自明朝王世贞的《弇州续稿》,故事情节也相对简单,说:北宋政和年间,解州盐池的食盐生产发生故障,食盐“至期而败”,影响到了国税。宋徽宗向虚静先生张继先询问,张继先声称是蚩尤作怪。徽宗问谁能打败蚩尤,继先回答说是“关帅”,并且声称自己已经向“关帅”发出了命令。不久,解州发生了大规模的风暴雷电,把大树都刮倒了。风暴平息后,盐池生产恢复了正常。这段记载和《古记》的情节是类似的。但接下来的故事就不同了:盐池生产恢复以后,宋徽宗专门慰劳感谢张天师,并且表示想见一见这位神奇的“关帅”。张天师同意之后,“关帅”就现身了,他巨大的身体充满了宫廷。徽宗皇帝十分恐惧,拿起一枚“崇宁钱”扔过去,说:“这枚铜钱是信物,朕明天封您为‘崇宁真君’。”
胡琦是元朝人,自然见不到明朝王世贞写的文章。王世贞是文章大师,写的短文比《古记》《广见录》都简练精彩。但是,王世贞这篇文章却把“解池斩妖”的故事推后了几年,放到了政和年间。同时又把关公封“崇宁真君”的原因,解释为和一枚“崇宁钱”有关。
“解池斩妖”本身是神话故事,我们现在不可能追究到底,研究它具体发生在哪一年,具体是什么情况。但是,神话故事的背后,却需要历史事实的支撑。我们只要探究解州盐池在北宋时期发生过什么样的大型自然灾害,关公在北宋时期受过什么样的封赠,把两件事往一块联系,就能找出“解池斩妖”的历史真相。
关于自然灾害,史书中已经说明白了。解州盐池在宋徽宗时期受水灾八年,到崇宁四年才正式恢复。这是一件国家大事,朝廷专门组织了庆典。这和民间传说中的“蚩尤断水”完全是两种情况,历史事实是盐池被水淹没了,并不是断了水。
关于关公的封赠,《解梁关帝志》也有明确的记载。自从蜀汉后主追谥关公为“壮缪侯”之后,关公沉寂多年,再没有受过什么皇封。直到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才被追封为“忠惠公”。之后,宋徽宗又两次加封,一次封为“武安王”,一次封为“义勇武安王”。再以后就更多了。
《古记》把关公“解池斩妖”的时间定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这种说法基本上可以排除了。因为当时盐池并没有受灾,生产良好,皇帝也没有封赠关公的举动。《弁州续稿》把时间定在政和年间,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排除掉了。
关公被追封为“忠惠公”的崇宁元年,正是解州盐池遭受水灾的特殊时期。“忠”字不必说了,关公一向以“忠勇”而著称。这个“惠”字就值得推敲了,“惠”指恩惠,一般和经济、财物有关。关公活着的时候,是员武将,并没有振兴经济恢复民生等活动,和“惠”字挨不上边。笔者认为,宋徽宗在崇宁元年盐池受灾的关键时期,赠送给关公一个“惠”字,最主要的目的是请他保佑故乡的盐池生产,恢复国家的税收。“追封”当然不是发个文件说说就完了,肯定还配套了相关的修缮庙宇、祭祀庙会、宣传造势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北宋朝廷面对巨大的盐池灾害,采取了两种手段:一种是大规模的修复工程,一种就是大力崇信关公。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以崇信道教而著名,朝中聚集了大量的道教徒,在修复盐池的问题上,采纳道教徒的意见是十分可能的,所以在民间故事中出现了张天师这个人物。在那个时代,虽然也有人为的“造神运动”,但基本上大家都还是虔诚的,相信神灵有能力保佑大家。盐池修复以后,举国欢腾,关公“惠”的功能就算是完成了。不久,宋徽宗又注意到关公“武勇”的一面,加封他为“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希望他去保佑国家安全,承担新的政治任务了。
归根结底,关公“解池斩妖”的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北宋崇宁年间解州盐池受灾救灾的一段特殊历史事实。我们今天游览关帝庙,还能发现主殿的名字叫“崇宁”。

胡琦《解池斩妖考辩》原文

《古记》云:宋大中祥符七年,解州奏解盐出于池,岁收课利以佐国用。近水减盐少,亏失常课。此系灾异,不可不察。奏入,上遣使往视。使还报曰:“臣见一父老,自称城隍神。令臣奏曰:‘为盐池患者蚩尤也!’忽不见。”上怪而疑之,顾问左右。左右皆以“灾害之生,有神主之”为言。上乃召近臣吕夷简至解池致祭。事讫之夕,夷简梦神人戎衣怒而言曰:“吾蚩尤也,上帝命我主此盐池。今者天子立轩辕祠,轩辕吾仇也,我为此不平,故绝池水耳。若急毁之则已,不然祸无穷矣!”夷简还白其事。侍臣王钦若曰:“蚩尤邪神也,臣知信州龙虎山张天师者,能使鬼神。若令治之,蚩尤不足虑也。”于是召天师赴阙,上与之论蚩尤事。对曰:“此必无可忧,自古忠烈之士,没而为神。蜀将军关某忠而勇,陛下祷而召之,以讨蚩尤,必有阴助。”上问:“今何神也?”对曰:“庙食荆门之玉泉。”上从其言,天师乃即禁中书符焚之。移时,一美髯人擐甲佩剑,浮空而下,拜于殿庭。天师宣谕上旨曰:“蚩尤为妖如此,今天子欲命将军为民除害如何?”答曰:“敢不奉诏。容臣会岳渎阴兵至彼,併力为陛下清荡之。”俄失所在,上与天师肃然起敬,左右从官莫不赞叹。忽一日黑云起于池上,大风暴至,雷电晦冥。居人震恐,但闻空中金戈铁马之声。久之,云雾收敛,天日清朗。池水如故,周匝百里。守臣王忠具表以闻,上大悦,遣使致祭。仍命有司修葺祠宇,岁时奉祀。
《广见录》云: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宋崇宁中应召平解池之妖,凡四诏赴阙,赐号虚静先生,视秩中散大夫。
按李焘《续通鉴长编》曰:崇宁四年六月丙子,御紫宸殿。以修复解池,百官入贺。解池为水浸坏八年,至是始创开四千四百余畦,积成盐宝故也。
以此考之,《广见录》所载年分不差,虚静先生之召当在四年之前,盖崇宁尽五年也。世传虚静先生平解池之祟,以为得神力之助,斩池中蛟也,由是神有崇宁真君之号。琦谓解池神怪之说,参诸前史,止称有八年之水,君臣以修复而称贺,无召天师平祟之文。而两出于传记小说,一见于祥符时,一见于崇宁时,二天师之力居多。想多张氏世济其说者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解池斩妖”之再考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