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乡故城清华村

永济清华村旧名为“故市”,为啥叫这个名字呢?我最近查出来,此地原是旧时的虞乡县城,所以叫做“故市”。

算这些历史旧账是很有趣的事。《元和郡县图志》说:

虞乡县,次畿。西至府七十里。本汉解县地也,後魏孝文帝改置南解县,属河东郡。周明帝武成二年废南解县,别置绥化县,武帝改绥化为虞乡。

这段话说明了虞乡的来历。本属汉朝解县,北魏孝文帝时划到南解县。北周时撤了南解县,另置一县叫绥化,北周武帝又改名为虞乡县。

但重点不在这儿,重点在“西至府七十里”。这本唐朝的地理书说,虞乡县城离蒲州府七十里,我们要注意这个路程。到了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虞乡到蒲州的距离就变了:

盖虞乡西至河中六十里而近也。

唐朝人说七十里,明末清初人说六十里,为啥差了十里呢?因为县城后来向西移动了十里呗。

有一个不会动的参照物是王官谷、王官故城。《元和郡县图志》说:

王官故城,在县南二里。《左传》曰秦伯济河焚舟取王官。

王官谷在清华村之南二里,这是没错的。现在的虞乡镇的南二里是没有王官谷的。另外,清华村距虞乡镇十里路,这个也没有错。

唐朝以前,虞乡县城在今清华村位置,所以西距蒲州七十里,后来,县城迁移到今虞乡镇,距蒲州城就成了六十里了。

古今道路虽有变化,但大致是差不多的。用现在的搜狗地图来查里程,清华村到蒲津渡是37.5公里,虞乡镇到蒲津渡是32.1公里,和古人说的七十里、六十里差不多。

虞乡县城是何时西迁的,现在说不准了。这个县历史上变迁很多,时设时撤,时有时无,县城的地方迁动几次,也是难免的。

唐末司空图居住在虞乡县,有人请他写稿,送给他一大批绸缎做稿酬。司空图廉洁不收,就把绸缎扔在虞乡市集,任群众搬取。他扔绸缎的地方,也许就在清华村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虞乡故城清华村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