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非常好的传统健身体操,练习的人很多。此功法不知起源于何时,最早的记载见于洪迈《夷坚志》。不过,洪迈的这条记载,却对八段锦不乏冷嘲热讽,相当地尴尬。

北宋政和七年,李弥大担任了起居郎,故事就发生在他的身上。

有个人主动找到李弥大,要求担任李弥大的亲随。李弥大说,现在朝廷的亲随名额太紧缺,我给你发不了工资。这人说,我家里有生意,不指望工资生活,你只要让我给你当亲随就行。这么一说,李弥大就同意了。

很快,李弥大就发现了这名亲随的特别之处。每天来得早,走得迟,服务周到,甚至到了休息日,他还照常上班。而且,这人也奇怪,只看见他干活,看不见他吃饭。

李弥大忍不住就要询问一番,说:“亲随是个贱役,没有人喜欢干。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接送官员。官员下班回家后,亲随就一哄而散了。你怎么做得这么尽心尽力?”

这名亲随说:“我的身份就是个皂隶,又不喜欢游逛玩耍。不尽心尽力地工作,还能干什么呢?”

李弥大非常高兴,从此就把这人当成真正的亲信对待,让他晚上睡在自己屋里,在自己的床边打个地铺。晚上递个茶水,端个夜壶,随叫随到,非常得力。

李弥大这个人,是个正经的士人君子,下班之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家里也没有妻妾丫环之类,惟一的爱好就是保健养生。他学了一套八段锦,每天坚持锻炼。但就是练这个八段锦,让他和亲随之间发生了故事。

李弥大练功都是在半夜子时。他学的是坐式八段锦,就在床上做功夫……但是,每次练功时,都能听到床下地铺上的亲随在偷偷地笑。

李弥大惊奇地问:“你偷笑个啥?”

亲随道歉说:“我是乡下人,没见识过这个,所以忍不住笑了一声。大人您继续练!”

第二天晚上,李弥大练功时,亲随又偷着笑。李弥大就不高兴了,斥责了几句,继续练。

后来,亲随总是在偷笑。李弥大就思考了,这亲随来历特殊,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偷笑,肯定有深层次的原因。

于是,李弥大很郑重地和亲随谈了一次话,认真请求他说明自己的来历以及偷笑的原因。

亲随推辞了几回终于开口了,他说:“我不是普通的皂隶,而是嵩山王真人的弟子。我师父见世上真正的学道人太少,就命我下山察访。那次我看大人骑马行走,风姿洒落,颇有仙风道骨。所以我想办法投身到大人您的门下,近距离地再考察一番。大人您说您练的那是长生安乐之法,但在我看来,却是速死之道,所以就忍不住偷笑了。”

这么一说,把李弥大闹了个大红脸。但他这人有谦虚的美德,听到别人提意见,立即就要拜师求教。亲随不肯做他的师父,但指点了他几句,纠正了他八段锦功法中的一些错误。但到了最奥妙的地方,却说必须请示师父之后才能传授。

亲随和李弥大约定了半年的时间,第二天凌晨就自行回嵩山去了。

第二年五月,李弥大因为上书言事,被朝廷调任光州知州,离开了首都汴梁。嵩山王真人和他的弟子,都没有再来联系。

李弥大字似矩,吴县人,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在抗金战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平生最高的官职是工部尚书。他活了六十岁,是宋朝人的正常寿命。如果那名亲随能从嵩山回来,传授他最正宗的八段锦,也许李弥大还能多活几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尴尬的八段锦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