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您向亲友推荐“目送与放飞”!欢迎您在文末的“写留言”处灌水与拍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有道理的。
但这个“道理”在于:人因性格、兴趣、爱好、志向等的不同“自然地”“类聚”和“群分”了。而不是“预先”把自己归于“某一类”然后排斥或拒绝“另一类”。
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社会”二字是什么意思?在我国古籍中,“社”是指用来祭神的一个地方,“会”就是集会。我们中学语文课本里有鲁迅的一篇文章,其标题“社戏”,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社”与“会”两个词联用在一起,表示在一定地方、一定时间举行的祭神、演艺等活动。
显然,汉字组词的意义就“本质地”揭示了社会的特质。可遗憾的是,社会前进到今天,出现了很多忘记人类“初心”的现象,有向“背离”人类社会本质的“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
这,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则是把孩子“局限”在某一类人群(当然是家长认为“优秀”的一类)中。不少家长谆谆告诫孩子要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不要与“非优秀者”在一起。这个“教育”的初衷是希望孩子与“优秀者”在一起,受到“优秀”的影响,形成“强强联合效应”,有利于孩子成长为“优秀者”。
理论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样的家庭“教育”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为,社会不都是由家长认为的“优秀”分子组成的。
人的社会性主要是指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所需的特质。而社会交往则表现在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对行为方式、对社会规范的认知。而引导和教育孩子“与优秀者在一起”,则是对人的特质和社会纷繁复杂的本质的背离。
我有这样一位学生:曾经是初中奥赛班的优秀生,初中毕业考试时,有希望考上但又很担心考不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省首屈一指的中学),于是,退而求其次,以三个高中志愿都填报我校的方式考入了我校高中部。最初还被分在了普通班,当文理分科,班次调整时因考试成绩优秀而分配进了高分“创新班”。
虽然这样,该生总有“凤凰掉在鸡群里”的心理落差。
上课时,我发现该生总是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很少参与课堂互动。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没有贸然找该生谈话,只是留心观察,等待时机。而我没有想到,该生在一个课间时间主动找我了。
那天,该生径直走进我的办公室。表情依旧严肃,目光中还多了一层“犀利”,以他惯有的不摆动手臂行路的方式来到了我的办公桌旁:“我想找你谈一谈”。(原话如此,这里没有省略他对我的称呼,因为他当时的确没有称呼我“老师”)。
“哦?好啊。”
“我们出去谈,怎么样?”该生表情依然冷峻。
“可以的。”
于是,我们来到走廊宽敞的地方。
“就在这吧。”我说,“你想谈点什么?”
“你是不是很讨厌和憎恨数学?”
“你怎么这样认为我?”我有点惊讶和懵然。
“你上课总是说学数学不如学语文,你知不知道这样对数学损害很大?”
“哦?我说过这样的话吗?”
“你经常说,你们理科班的同学要像学数学那样学习语文,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语文,还说数学没有语文的作用大,这不是要我们不要学数学吗?”
“哦,我说过类似的话,不过,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微笑了。
我看着该生生气的表情和态度,我立即整理了一下思路。首先肯定了他能主动找我交流问题的做法,赞赏了这种主动交流的意义。然后,我与他一起回顾我在课堂说的一些关于数学和语文学习的话,尽量引导他准确地回顾和复述我的原话,一起讨论我说话的背景、语境和原意。花了大约30分钟,终于纾解了他的情感和态度。他也大致理解了我的本意。但最后,该生还是强调:我觉得你还是在班上再说一下你的意思,我想,很多同学都是我这样理解的。我当即答应下来。
我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作了一个调查,问大家:
“同学们,我在课堂上有时会拿数学和语文学科的学习作比较,说了数学的一些‘坏话’吧?(学生笑)我说话的目的是不是告诉大家不要学好数学?”
“不是”。学生齐答。
“那我是什么意思”?我追问。
“是突出语文学习的特点”。
“恩,对了,看来,检测你们的汉语听力,成绩还是不错的。”(学生哄笑)
我做这个“民意调查”一是为了真实检验一下同学们对我的话是否有误解,二是借此机会让该生看到(认识到)他自己理解的偏颇,希望能用事实让他醒悟过来。
后来,有其他如物理、化学科老师反映,该生也认为他们“讨厌数学”,该生对数学有一种“偏执”般的“热爱”。
从这些现象看出,该生因为热爱数学而反感对数学有任何“微词”的态度。容易出现“偏激”和敏感的心理反应。
该生对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也比较反感。如学校组织消防演习活动,他拒不参加,认为这是“演戏”,没有意义。学校体育节活动,他独自在教室看书做题,既不参与活动,也无“观赏”兴趣。平时在班上很少与同学交流,显得孤独而漠然。
为了帮助这位同学,我们联系了家长来校了解情况。从与家长的摄入性交流中了解到,该生的这种落寞、孤僻和傲气,基本是由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
家长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参加数学奥赛培训班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母亲作为家庭主妇一直陪同学习,很少有与其他孩子玩耍的时间和机会。后来果然不负家长希望,孩子小学毕业考上了附中初中“奥赛班”。为了保持和发扬孩子这样的“优势”,家长便教育孩子“不要与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在一起,他们会影响你的学习”。这样,孩子除了与一位奥赛数学很拔尖的同学有过在一起学习和讨论的时间外,基本上不与其他同学交往。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孩子失去了社会交际和生态成长的时空,实际上把孩子封闭于一隅。结果造成孩子生活空间狭窄,视野十分有限、见识不足、心域局促,导致社会成长缺陷,对所见所闻容易放大问题,误解他人,容易产生心理情感郁结而出现或心理或认知的偏差。
幸运的是,我们与家长交流后,家长开始意识到“错误”,并开始矫正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
我们期待家长迅速改变家庭教育的内容和策略。我们建议家长,引导孩子更多地与各种身份和家庭条件的亲友交往,真诚地对待他人,引导孩子接纳纷纭的社会现实,不要把孩子放在一个经过家长“过滤”的“纯净”环境中成长,要还给孩子一个“生态”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应该说,我们不少家长为孩子提供“过滤”了的“净化”环境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有渊源的。比如,我们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成语,这为只与“优秀者”为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有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似乎也能为这样的教育提供“有力”的历史佐证。
其实,在不少情况下,我们对“孟母三迁”的理解是不够准确,不够全面的。这里,我们不妨在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作一点具体分析。
“孟母三迁”的确是表现了孟母为其孩子选择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做出的努力。但我们若能更深入具体全面地分析孟母“三迁”的缘由,我们就会更准确地理解“孟母三迁”的内在含义。
故事的原文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处子(安置孩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处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处子也。”遂居于此。
文中“此非所以处子也”,意思是这里不是安排孩子的地方。孩子先是“学为丧葬”,后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学为买卖屠杀之事”等等,孩子“学”这些内容,孟母认为不当,于是就迁居。当孩子在“学宫”旁看到“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就“一一习之”后,孟母就定居下来。也就是说,孟母看到孩子能模仿学习人情交往之“礼仪”后,认为这才是安排孩子的好地方。由此可知,孟母是因为孩子学习的内容不恰当才迁居的,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伙伴”不“高档”或不“纯净”。文中写到孟子“躄,踊痛哭之事”,其实就是一群孩子在模仿学习“哭丧”的游戏,孟母并不认为,孟子与这些孩子在一起不好,而是认为从小学习这些“哭丧”的事情不好,学习吆喝经商不好(我国古代“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秦朝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唐朝规定商人子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于此,我们知道,孟母是因为孟子“学习”的“内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迁移”的,也就是说,孟母是为孩子“选择”学习的内容不是为孩子“选择”“优秀的”伙伴而“三迁”的。
这里,我们介绍孟母“教子”的另外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孟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的。为与大家熟知的“孟母教子”相呼应,我们姑且把这个故事取名为“孟母护媳”吧。
故事原文如下:
孟子妻独居,踞(踞,即箕踞,指坐着时伸开两腿,像个簸箕,指坐相不好,不合礼仪),孟子入户(指妻子住的卧室)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赶走,休妻)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正厅),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指闲居,休息)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韩诗外传》)
这个“孟母护媳”的故事大意是,孟子进入妻子卧室,看到妻子两腿盘着,坐相不好,不合礼仪(我国古代对人在外、在家都有一整套关于人际关系的礼仪规范),便对母亲说要休妻(不要这个妻子了)。孟母问,你怎么知道她坐相不好的?孟子说,我亲眼见到的。
按照一般的认知,孟母会理解和支持儿子赶走这位不守“礼仪”、不够“优秀”的儿媳,重新娶进一个更“优秀”的儿媳以“净化”家庭环境,但孟母并没有这样做。她反而严厉地批评孟子“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这里,孟母并不简单地轻信儿子对儿媳的“妇无礼”的评判,而是在做了一番认真细致的调查后认为,此事错在孟子,是孟子违反礼仪,进妻子卧室之前没有先打招呼,儿媳没有准备,这才让孟子看到了不好的坐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母的家庭教育是有原则的,讲礼仪规矩的,而且也是能包容他人“过失”的。同时,它还启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面对矛盾,不要总是认为别人做得很差,要想想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我们的家庭教育不能缺少这样的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在纷纭的社会中经历风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