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读后感

因为入选英国国家博物馆而留意到的一本小说,还是难得记录网络小说的读后感。

个人也算是对这类职业/专业类型的小说有一些偏爱了,不仅仅限于制造者,像什么医生、警察,也都看得进去,给到了一些不同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挺有意思的,这也是一直以来老说自己是杂食动物的原因,大部分类型的书都能看得进去。

回到具体的书籍上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

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这是书籍的简介,讲的是制造业,实业,同时也是一个穿越的故事,这要素还是挺齐全的,先记录一些看起来和书籍没啥关系的思考。

今天吃完晚饭,看完这本书,走在路上,我在想的是“实”和“虚”,就差不多是现在的所谓制造、加工、汽车等行业和金融、互联网等行业。

这几年的疫情把大家折腾得够呛,但当你不得不慢下来后,总归还是会思考一些平时很快带过的事情吧。

就比如所有人都看好,极力推崇的互联网行业,隔离在家,应该是它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但当你长时间的居家后,还是会渴望真实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世界。

当时看完头号玩家后,就有过一些思考,就是以现有的技术,对真实世界的还原度还差得很远,以个人的理解来说,就是在对人体的神经信号传递的完全破译前,真实世界的感官就无法被完全替代。

换个角度来想,若是能完全的模拟,算不算创世之力?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所有的网络连接,都是基于实物的设施,从这个点来说,就不存在完全的脱实向虚。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论你说你的互联网还是金融有多么的发达,物理的干掉你的设备,物理的断网,还能怎么样?

说到这就想起了《西部世界》、《边缘世界》、《万神殿》等等作品。

近些年,在各种良好的因素下,大家对于“虚”这一方向的吹捧,拔高,是有些让人头脑发热的,当然这或许也和我第一份实习工作有关,当时去金融数据公司做线下微小企业的实体调研,再到后来的租房还撞上长租暴雷,还挺有意思的。

眼看它疯狂,眼看它崩塌

ash,公众号:无心可猜的路人毒苹果
努力吧!努力成为一个不用在意这点钱的人,努力成为一个能帮助更多人的人,毕竟影响力是需要成功来加持的。

ash,公众号:无心可猜的路人毒苹果(续)

哪怕到现在,很多所谓的创新,我都想不明白,就包装得再好,裹再多的糖衣,它内里还是空的啊。

完全不依托实物就能有极其独特价值的事物,不是那么多,那么繁杂的吧?

尤其往前数几年,各种所谓的新手段,融资了,又如何如何了,当时我是真觉得是不是自己脑子不够用,看不懂,现在回看很多东西,还好不是我太傻。

这些年,我们能看见各种数据的极速增长,很喜人,但其依托的是什么?依托于庞大的人口、消费市场、基础建设、以及我国制造业的攀升乃至起飞,尤其这两年的很多新闻,什么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之类的技术,看得我是一脸懵,也难怪网友说去了趟月球后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人口红利啥的咱也不懂,但从最简单的人口增长的数字计算,也得明白,3到6和6到12看起来都是翻了一倍,但在现实中,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增长量级吧,而当人口的增长到达瓶颈后,基于人口的市场便不会再像曾经那般激增。

而基础建设呢?

就个人的感官,有人没人的地方,能修的路基本都修得差不多了,从无到有的粗犷增长和有了后的持续改进优化也完全是两个概念。

曾经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用法也就不一样了。

曾经穷、没技术,八亿衬衫换飞机,那也没事儿,但现在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势必不可能再像曾经那样忽略各种代价,单纯的奔着“有”去,以前是只能做衬衫,现在是要算更多的账的。

这也是中美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

就很简单,如果,人家卖你一块芯片,实际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国内手机厂商卖20部手机,那一个人口密度远大于世界上大多数所谓发达国家的中国,大多数的普通人,就没办法过上更好的生活。

过往技术差距太大时是没办法,是只能这样,不然连汤都喝不上,但曾经吃苦耐劳攒下来的钱,不就得投入到这些更高利润的行业?

这本书上的内容有多少是以真实事迹改编的我不知道,毕竟离我还是有那么远的距离的,从大学专业选择那一刻就分叉了,但关于书中的一些点还是可以拿来说道的。

一、卖货的卖出了优越感,甚至傲慢。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在有独特、不可替代的技术时,消费者没办法,不论是高价也好,傲慢也罢,都得认,技不如人就得低头。

但这种认知是需要持续修正的,而有意思的就在于,认知,是可以被更多层面的技术影响甚至改变的。

所谓的品牌力、宣发力,不就是这些新时代的技术吗?

卖货自夸很正常,但你得有货不是,大量的宣发、公关费用,用在产品的研发上会不会更好,没人知道,毕竟新技术的开拓从来就没人敢打包票,而品牌力的提升却可以直观的反馈到收益上。

但随着更长时间的跨度,研发投入的不足一定是会暴露出来的,而当这个时间跨度与个人的职业生涯、产品的生命周期等相叠加时,这个账就很难算了。

而所有过度的营销,最后都是消费者买单。

二、工业能力是与军事直接挂钩的,而这,就是国防的基础。

这个很好理解,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钢材,不能自主生产达标的钢材,哪什么造航母?

三、不能迷信什么所谓的全球分工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当然无所谓,但人类的历史一再证明,大家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那就得有最基础的最底线的技术储备,哪怕落后,但不能没有。

四、工业设计、涉及的维度之多之复杂

个人感觉,纯口嗨一下。

工业设计的很多维度和人体的均衡是类似的,就比如20吨载重的车辆和200吨载重的车辆相比,绝对不是简单的放大缩小的事儿。

这里面涉及的材料学、力学也绝对不是在原有的数据上乘10就可以做到的。

不然各个搞材料的高人们,一天天的费那么大劲干嘛?

这是不是可以用热水的比热容来做个说明,就一盆20度的水和一盆80度的水,相同的体积倒在一起,不是说(20+80)÷2=50这种算法。

而当不同的设计用于民用时,还得讲究个成本的问题,这些对跨学科的思维是不是也有更多的要求?

五、科学是经得起质疑和反复验证的,而不是迷信。

六、长远的规划、足够的定力,做好事儿的决心,以及对做事儿人的信任和相信科学等等要素,缺一不可。

原本的手稿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总感觉没到位,就结合着一些散碎的点再多记录一下。

这本书中,在很多个时间节点其实都有不同的感触,但当时为了阅读的完整性就没单独停下来做记录了,这儿反过来找,确实碎。

从上面几点的最后一点做一些记录吧,就是关于长远的规划和足够的定力这一块开始,从技术层面来看,人家工业革命跑在我们前面,而这种优势会随着时间持续的积累,直到某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

而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后发国家,若没有足够的决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为什么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当某一项技术,中国人掌握后,就会迅速的变成白菜价,这样的说法在传播上的含义先不提。

仅从技术来说,阻碍其他国家或者公司在某项特定技术的进步的方式之一,就是以较实惠甚至极低的价格进行大量的售卖,或者说换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说法,倾销。

你不是要用吗,我给你,还不算贵,短期来看,通常是研发成本远大于购买的成本,但长期来看,技术不在自己手上,一定是隐患,不要迷信全球分工。

再者说,没有基础或者说底层的产品使用和技术研发,凭什么去做更高端的技术开拓,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吧,走都不会,凭什么跑。

那么当国力尚不够强盛的时候,还要花大价钱去做自主的技术研发,或者说保存这样的火种,本就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儿。

这也是我个人会很讨厌甚至反感那些只会说风凉话的人的原因,就以现在的芯片为例,时不时就能看见什么偌大个中国,连一颗芯片都造不出来,或者在某些技术突破后,这项技术就迅速的变成了落后技术,贱不贱啊。

近些年的一些特定产品价格的迅速下降,就是来源于我国的技术自主能力的飞速提升,而这些技术的进步都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

市场换技术,现在回看,是不是一项无奈之举呢?

那些技术要是咱们都有,我还用拿市场来换吗?

那现在咱们有技术了,拿回属于自己的市场,这不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儿?

近几年的各种技术的突然出现在大众视野,不代表它们是近些年才开始搞的,去看见其背后长期努力的团队和人员,也算是一种支持吧。

再顺带记录一下所谓韬光养晦,当你的亮已经遮不住的时候,还韬什么光养什么晦呢?

舆论场还有待努力啊。

再来说个远一点的角度,就是工业化带来的产品大量快速生产,以及各大厂商人为设计的产品寿命,和以换代修的模式浸入生活,更多的人失去了动手能力,再辅以所谓的文理分科和所谓管理学盛行。

再叠加一些有意的宣传,对生活或者说自然感知本就越来越少的人,对自己随时都在用的各种技术,也就很难有什么敬畏,这不好。

收尾

去触碰这个世界

去听鸟语

去闻花香

去怒搓狗头

去感受阳光

去认真的投入和疼痛感动

去张狂又保持敬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大国重工》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