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能从自然的规律中学到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珍惜动物?
读《失控》4.4有感
1
“想要获得一块湿地,不能只是灌入大量的水,就指望万事大吉了。你所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历经了千万年的系统。仅仅开列一份丰富多彩的物种清单也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有组合指南。”
或许是因为自己现在的职位原因吧,看见这一系列话语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将其与企业管理联系到一起。也从另一个角度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学了所谓的管理,却还是什么都做不好。
去翻开任何一本与管理、规划相关的图书,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的策略,单独拎出来看,都是正确甚至可以奉为经典的。这些书籍卖出去了那么多,有那么多人成功了吗?
就像做菜一般,所有的食材都一样,但成品却可能千差万别。“火候”,从来都是厨房中最有神秘色彩的词。所谓的秘方交给你,按照同样的配比做出来的菜,甚至说同一个人用一模一样的方式烹饪同样的食材,都会有不一样的成果。
食材很好备,现在河马等平台买回来的半成品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还有所谓的快手菜——热油下锅炒熟即可。
那油热到什么程度呢?300度。
也对,现在有各类温度计可以测量。
菜倒下去之后翻炒几分钟呢?三分钟。
好。有视频教学。
那什么叫做把料炒香呢?
这个是不是就已经在每个人脑海中有不一样的衡量呢?
你的锅、你的铲、你的灶、你的气压等等是不是和教学中一模一样呢?这还不提每个人手劲不同这种难以衡量的事。这就是个只需下锅炒熟就好的菜,那些有着诸多工序的菜品都还不说。
这一刻,我又想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想到了咱们的中医、中药。咱们中国人就是在这种混沌中长大的,这或许也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独有的优势吧。
2
回到生态系统的建立上,对某些物种来说,不复原原本的整个系统,是达不到其生存的条件的。对一个企业而言,同样如此。
你说要让销售人员发挥优势,那就得有对应的土壤,对其他任何一个职位都是如此,不是招来一位高手就可以利于不败之地的。曾经信息阻断的时代或许可以,但现在,不行。
这也是一个“所有整体系统制造者都会面临的难题:从何入手?事事都要求其他的条件万事俱备,但你又不可能一下子把整个东西拎出来舞弄。有些事儿必须先做,而且要按正确的顺序去做”。
“生态系统和其他功能系统犹如帝国,毁掉容易,建起来难。大自然需要发展森林或湿地的时间,因为连大自然也不能同时做好一切。”
“大自然一般都是利用临时的脚手架来完成自己的许多成就。”
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关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最典型的或许就是狼群拯救森林与兔子毁灭草原的故事了吧。若是人类不迁徙,这些事儿发生的几率会小很多。
但自然,又何曾在乎人类是否迁徙。破坏临界点,那就重装软件,这个不好使,那就重装系统好了。
我们不能在还没有羊的时候就放狼,也不能在羊群布满草原时不管不顾。人类既然想要养羊,就得多方面的做好准备。一个企业同样如此,我们有许多固定或者说被多次证实有效的组合可以用。
就像土豆和牛肉搭配再辅以香菜,但是炖还是烧,放不放辣就得结合实际了。
企业,就是在其实际经营情况中发现并确定基石组合,再结合环境调整。而当环境剧变时呢,基石组合也可以重构,这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
人为什么会跳槽,不过是个人的变化远超企业的变化,反之亦然。
大自然的生态在人们看来变化很慢,但以不同的时间计量,又是快还是慢呢?
“建立一个巨大的系统,确实是需要许多阶段,一旦系统启动起来,这些阶段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但每一个阶段都是血雨腥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