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半生,无惧道阻
——《陈独秀大传》读后感
苦尽甘来终有日,功成名就锦衣还。从夏季步入秋季,烟台大学第18届读书节阅心“书影光年”读后感、观后感征文大赛取得圆满成果。阅心空间优秀征文展赏也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在此相遇,以书影阅心、以文章会友,愿我们在书香的滋养中更好地成长!
浮沉半生,无惧道阻
——《陈独秀大传》读后感
中201-3刘璇
在这本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一位失败的书生政治家,一位深刻的思想家,一位特立独行的叛逆者,一位命运坎坷的孤独英雄,抑或是一个不依附任何势力的社会活动家。一切的评价放在他身上似乎都不为过。”这段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陈独秀先生一生的高度评价。
通过对陈独秀先生相关传记书籍的阅读,各种影视剧的演绎以及历史书上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我忍不住感叹,陈独秀先生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生前集荣辱毁誉于一身,同时也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先生从日本归来创办《新青年》杂志,扛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那段历史。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先生主撰的《新青年》创刊。陈独秀先生在《敬告青年》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他满怀激情讴歌了青年对社会的作用,呼唤着青年人为我们这个饱受摧残的国家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敲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先生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他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组织学生工人运动,坚决抵制北洋政府签订可耻的条约。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他由面向知识分子宣传转向为工农劳苦人民,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李大钊先生共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可谓是为中国前期革命的开展发挥了引领作用。
★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陈独秀先生的性格也对他的命运起了巨大的决定作用。正如鲁迅先生对陈独秀先生的评价:“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陈独秀先生目光锐利,气质刚强,富有革命开创精神,他一旦认准了自己的方向便奋勇向前,义无反顾,讨厌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1932年10月他在上海被捕,在被用夜车押解到南京时,可谓是命运未卜,同行的人都忧心忡忡,他却酣然入睡,鼾声连连;在国民党劝他投降,并许他高官厚禄时,他却不为所动;在南京受审时,面对控他“危害民国”“叛国”罪时,他据理力争,义正言辞,坚守自己的信仰,他的反驳使敌人败下阵来。同时他性格中的孤傲与自视甚高使他在党的工作中接连失误,最后也使他脱离了党。
陈独秀先生一生大笑大怒,也曾因为儿子而失声痛哭。有知道的人说,陈独秀先生对自己的长子延年和次子乔年过于冷漠。是的,陈独秀先生历来反对对孩子的溺爱,他按照自己的成长道路启迪儿子,不依赖父母和家庭遗产,独立自主,在大风大浪中昂首阔步,走自己的路。事实也证明了,他的两个儿子确实成长为了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因国民党的严刑拷打而放弃出卖自己的信仰。1936年,当陈独秀先生在狱中得知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扣的消息时,他像儿童过年一样高兴,托人打了点酒,买了点菜,他先斟了一杯酒敬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的烈士,在斟到第二杯时,他却呜咽起来,念着延年和乔年的名字,接着老泪纵横,痛哭失声。据濮清泉回忆说,他们见过他大笑,也见过他大怒,但从未见过他这样流泪。其实,哪有父亲不爱自己孩子的呢?
★
在书的结尾作者写到:“历史长河对它的弄潮儿不停顿地进行着淘洗和筛选。有的生前风流一世,死后亦彪炳史册;有的曾经风光一阵,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不久即黯然失色;有的叱咤风云,并在大浪中几经浮沉,几度挣扎,却从不颓废沮丧,人们对他们毁誉不一,甚至扭曲他们的形象,死后寂寞冷落,但历史的长河终究要清洗他们所蒙受的尘垢日益显露出他们的光彩。”陈独秀先生无疑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历史人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人们对他的褒贬不一,可他确确实实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提倡科学与民主终生不渝;二是创建中国共产党,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近网上有一句很火的文案,“民国的浪漫不属于才子佳人、军阀太太,民国的浪漫属于撕破黑暗的革命者。”是啊!即便身在那样一个哀鸿遍野,饿殍累累的时代,他们仍旧心向光明,义无反顾地站在高楼之上,想用生命唤醒那些麻木冷漠的人们。也正是因为有无数像陈独秀先生那样奋不顾身的革命者的付出与牺牲,中国才能有今日之盛景,我们才能有今日之安逸!
有幸识得陈独秀先生,使我读到了那段血与泪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吾辈青年定当秉持初心,继续奋斗,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