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0月27日晚上,刘振伟老师给阅心的成员们带来了《老人与海》的读书分享会。
故事梗概
老人圣地亚哥驾船出海,与一条大马林鱼在湾流中进行搏斗。这位风烛残年的老渔夫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在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且体力不支的情况下,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将大鱼夺下。结果在归途中被鲨鱼袭击,拴在船边的大鱼被海里的鲨鱼给吃光,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老师导读
在进入书籍的分享之前,刘振伟老师讲述了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他认为阅读分为娱乐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刘老师打趣道:”当代年轻人更爱看一些’网文’,这都没关系,但我们不要落下了经典名著的阅读。”正如刘老师所说”快餐可以吃,精致食品更要吃。尤其是像《老人与海》这样的经典著作,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感受,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在读书分享中,刘老师多次提到了老人的”硬汉”精神。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行为体现了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精神,对于正处于青年时代的我们仍有学习借鉴意义。
左右滑动查看老人与海的斗争
分享讨论
陈艳同学
小孩始终对老人有着坚定不移地信任,并用自己所有带给老人温暖,给老人带饭,带鱼饵。老人也并没有因为连着84天没有捕到鱼而气馁,从小男孩的口中,我们得知老人曾经长达87天没有捕到鱼,即使这样,老人仍然每天出海,并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捕到一条大鱼,而且,在与大马林鱼僵持的过程中,老人所言及所做,都能表现出老人的不绝望,勇于与大马林鱼斗争,并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战胜它。
影响我最深的情节是老人与大鱼周旋那一段情节,大鱼和老人一样为了最后的生存垂死挣扎,即便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人和动物一样最后都是为了生存。
肖飞飞同学
宋淑慧同学
我在读这部书的时候,时常将自己与老人进行比较,圣地亚哥对我来说是一面镜子,将我自己的优缺点全都映射出来。他与我最大的不同便是对“信念”的执着。倘若自己穷困潦倒且遭受着生存的威胁时,可能不会像他那样永远坚定地前进,我可能会自我怀疑、否定,甚至囿于周围人的看法无法脱离。当一些人沉溺于软弱时,另一些人早已凭着自己的坚定和强悍触碰到了生命的真谛。
许家豪同学
老师,人都有面对困境的时候,这该怎么办?
老人明知道大马林鱼的力量比他强,但决心战斗到底,是源于他的自我定位,老人知道自己生下来就是要干这个的,也就是原文中老人所说的”正是我生来该干的。”其次,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想想:我真的尽力了吗?老人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依旧不气馁扬帆出海,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将大马林鱼拿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痛苦和失败,但只要我们心存信念,勇往直前,一定能够挺过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刘振伟老师
活动尾声
活动接近尾声,同学们也都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老师的讲解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再次认识了《老人与海》这本书。”,”听了老师的讲解,真的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从老人的身上学到了许多,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向命运屈服,要向老人圣地亚哥一样,做一个勇敢坚强,永不服输的人!用坚强的意志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文字来源|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