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离我们有多远?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感
儿童性侵,是社会上一直存在的问题。相对于陌生人而言,儿童诱奸发生在熟人身上的可能性更高,原本儿童性侵调查取证的难度就很高,社会所形成的“谈性色变”的躲避状态更为这件事情处理加大了难度。
这种黑暗就在我们面前,也许某个角落正在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却在选择性的逃避,只要不在周围发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假装这种黑暗不存在。前段时间“鲍毓明性侵”的案件上了微博的热搜,让此类事件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我怀着想要更进一步了解此类事情的想法,打开了这本尘封已久的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初恋”应是甜蜜、美好的代名词,“乐园”也应给人快乐,粉红色为主体的封面还有着一丝的甜美,如果没有阅读过本书或者了解其中的故事,定会认为这本书描绘的是甜美又纯洁的恋爱。当阅读本书的时候,看到的是黑暗、毁灭,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悲伤,看到的是人性的恶。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将痛苦赤裸裸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了所处光明下的黑暗。
李国华,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师,备受家长和学生的爱戴;房思琪,一位美丽聪慧的十二三岁的女孩儿,拥有着看似光明灿烂的未来。仅仅是因为她长得美丽,她的时间就永远被“敬爱的老师”停留在了13岁,第一次去补课班的那个下午。
“是他硬要插进来,而我却要因此道歉”这是长大后的房思琪在日记中所做的批注,是她最后对世界无声的控诉。思琪曾多次向父母、朋友试探性的说出自己的遭遇,却得导的是“性教育,是留给那些需要性的人”“一定是女学生不自己检点”“好脏啊”,从此她默默的承受了这一切,直到她疯了,她的遭遇才被亲人朋友了解。社会对被性侵的人有一种莫名的敌意,受害者反而成了人人讨打的对象。“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有学识、自尊竟然成了孩子的弱点,真是可笑至极啊!
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思琪只能一次次的欺骗自己,假装他是爱她的,假装他是那么的美好。可是,思琪依旧骗不了自己,她无法相信文学中那么美和浪漫的文字,在李国华的嘴里竟然如此的龌龊、恶心,“从辞典、书本上认识一个词,竟往往会认识成反面”。在对一切都处于朦胧的时期,禽兽强行进入她的身体,她的世界,强行将她的灵魂和肉体分离。在无数次的自我挣扎过程后,思琪疯了,但是李国华依旧好好的活着,依旧有着自己的社会地位,依旧在背地里做着那些毁掉一个个女孩一切的事情。
鲍毓明案件重新将儿童性侵此类案件推上了舆论的高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关注度在不停的下降,案件所呈现的证据也或真或假的摆在我们面前。对于真相,作为局外人来讲或许无从可知,媒体所造成的舆论也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但是就目前而言,处理儿童性侵尤其是熟人作案,依旧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其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一种冲击,一步步掉入恶魔所创造的“甜美的”陷阱,直到最后被抛弃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恶魔,“才知道最肮脏的不是肮脏,是连肮脏都嫌弃她。她被地狱流放了”。
美竟然成了原罪,可怕的不仅仅是陌生人,还有隐藏在黑暗的衣冠禽兽。
林奕含将这种疼痛赤裸裸的摆在我们的眼前,但让人心痛的是,这种事情一直在发生,禽兽在阳光下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他人的爱戴,摧残过的女孩在黑暗中孤独的舔舐自己的伤口,就像李国华在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聊天时说的那样“她们永远不会老”,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啊!
看完这本书,心情感到很压抑,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的折磨,是作为青春幸存者的我无法切实感受的。有一种无助的感觉在心中围绕,面对这样的事情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总想做一些什么,但是又好像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阻止不了。既拯救不了受害者,也惩罚不了作俑者。小说中思琪的朋友怡婷,想要尽可能的为她做些事情,想感受和她一样的痛苦,想要帮助她或者惩罚他,但是却什么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温暖可爱,对世界充满着无尽的好奇的女孩变成只会剥香蕉的人,原本在一条时间线上的两个人被硬生生的掰开了,但是当时的她却一无所知。
但是,我们却又必须做些什么。
我们可以选择去忽略这样的事情,可以选择感受这样的痛苦,也可以选择为这类似的事情发声。发声的意义并不在于真的有希望会影响到司法,而在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重视对性的教育。社会不再对受害人指指点点,不再去轻易评判一个人,不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评判;父母谈起性不再退避三舍,像鸵鸟那样将头埋在沙子里去忽略问题的存在,而是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教育女孩子保护好自己,某些部位不能随便让人触碰,即使受到了侵害也不是她的错,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教育男孩子要有责任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不能做伤害他人的举动学会保护他人。否则,在性教育这门课中,“父母将永久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真的希望有一天,女孩们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安心的在大街上逛街,放心的走进每一个长辈的房间,阳光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